「」口罩进化史:让外国人戴口罩咋就这么难?( 二 )
本文插图
经过比对研究 , 莱德奇在医生的唾液中发现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 他认为正是这些细菌让病人的病情恶化 。 为了终止这一情况 , 他突发奇想 , 让医生和护士在进行手术和护理过程中 , 戴上一种用最简单的用纱布制成的口罩 , 主要为了挡住医生口鼻的口罩 。
这一措施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 医院出现相关情况的病人大大减少 。 而这种用纱布制成、目的是防止病人不被医生唾液感染的口罩 , 成了近代医生史上第一款医用口罩 。
为了不让辛苦治好的病人 , 因为后期护理而感染其他细菌 , 西方的医学界在19世纪末已经形成对于“无菌医学”的共识 , 在当时 , 所有手术器械、手术服、手术帽、橡胶手套都必须严格消毒后才能使用 。
本文插图
东方:一场鼠疫让中国人戴上口罩
启发了 “鸟嘴”口罩出现的 , 还是古老的东方智慧 。
对西方人口罩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 , 就是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历中国后写的那本《马可波罗游记》 。 当时游历到中国的马可波罗正值中国的元代 , 在这本书里详细记载了在中国第一次见到“口罩”的经历 。
“在元朝宫殿里 , 献食的人 , 皆用绢布蒙口鼻 , 俾其气息 , 不触饮食之物 。 ”
这段话里的“绢布”是中国有记录以来第一次出现的口罩雏形 。 但是 , 这种绢布却不是寻常百姓可以消受得起的东西 , 对当时的平民来说一辈子可能都用不上绢布一次 , 因为它要用蚕丝和黄金线织成 。 这种口罩在当时 , 是皇家才能使用的东西 , 目的是避免侍从们的唾沫星子与气息“污染”了帝王的食物 。
本文插图
1910年鼠疫
而在中国 , 第一次现代口罩的应用要追溯1910年 , 让中国人戴上口罩的依旧是一次疫情 。
1910年 , 一场鼠疫席卷中国 。 和欧洲的黑死病一样 , 1910年的鼠疫也不是来自于本地 , 而是来自于俄罗斯的贝加尔地区 , 沿着中东铁路 , 鼠疫在中国蔓延 , 到达了东北的大城市哈尔滨 。 这次鼠疫在中国蔓延迅速 , 在4个月的时间里入侵了中国5省6市 , 死亡人数多达6万 。
时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的剑桥大学博士伍连德 , 临危受命 , 扮演了今天钟南山的角色 , 成为了1910年鼠疫的“首席科学家”和“专家组”的领队 。
本文插图
伍连德
伍连德到了东北后 , 用了他在剑桥学得的西方现代传染病学的知识 , 开展了第一次在中国出现的流行病学研究 。 他“冒天下之大不韪”地解剖了一具尸体 , 这在“死者为大”的古代中国是无论如何不被接受的 , 伍连德只能秘密地进行 。 最终 , 他认定这次的瘟疫实际上是“肺鼠疫” , 它比普通的鼠疫要严重得多 。
伍连德第一次将“隔离”的观念用在了中国瘟疫的处理上 , 因为哈尔滨地处多条铁路的枢纽位置 , 他下令封锁多条铁路 , 劝说人们不要出门、居家隔离 , 这在强调宗族观念的儒家文化中是很难被接受的 , 他不知道费了多少功夫才让这种观念被接受 。
曾经在剑桥学习过传染病学的伍连德深知 , 鼠疫的传染途径之一就是飞沫传播 。 为了真正控制“肺鼠疫” , 他发明了一种由两层纱布制作的口罩 , 这种被称为“伍式口罩”的口罩制作简单 , 材料很容易就可以拿到 , 成本只要当时的两分半 , 平常百姓安全可以承受 。
就这样 , 在当时的哈尔滨 , 口罩才第一次走到了平常人的手里 , 不再只是医生的专业防护设备 , 而而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应该佩戴的防护用品 。
- 口罩戴口罩练瑜伽,这样有风险吗?
- 「满洲里」中国最“怪”的城市:外国人以为回了家,中国人却怀疑出了国
- 【哮喘】控制哮喘,了解“风箱”的“进化史”——你的肺到底经历了什么?
- 「药葫芦娃」“风箱”的“进化史”,你的肺,到底经历了什么?
- 跑步@防疫利器变“杀手”,跑步戴口罩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 #美食天下做饭食谱家常菜做法大全#它是我国最受“欢迎”的下酒菜,外国人不能接受,中国网友:真香
- #塞瓶世界官方#外国人疑惑:你们还在用“明火炒菜”?国外早就开始用电了
- 老林聊美食:让外国人大惊失色的一道特色菜,放凉了更可怕
- 林栋:30岁广东小伙,带1亿美金倒卖口罩,月入千万却被狠骂在发国难财?
- 泰安美食客@原创 外国人给“差评”的中国美食,看到吃法,吃货怒了:不会吃别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