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陈文史』灭人欲”,传统儒学是如何演变的?,“九世之仇可复”到“存天理( 三 )
理学 , 亦称道学 。 宋明儒家哲学思想 , 宋儒治经多以阐释义理 , 兼谈性命为主 , 故有此称 。 它具有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 , 揉合佛、道而形成三教归一的新特点 。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儒学新主张:“存天理 , 灭人欲”
西汉时 , 立《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于官学 , 称为“五经” , 它们都是经过孔子册定、整理的古代文献 。
文章图片
“五经”难度大 , 一般人毕生只能通一经 , 能通两种以上的很少见 。 这也就促使了朱熹对其做出简化 , 著出《四书集注》 。
为写作《四书集注》 , 朱熹倾注了毕生精力 。 以其中《论语集注》而言 , 前后写作历时四十余年 , 反复修订删改 , 日益精密 。
元明清近代600年间 , “四书”一直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 “四书”成为士人们读书做官的敲门砖 , 可说是家读户诵 。
不仅如此 , “四书”的影响还超出国界 , 远及日本、韩国、东南亚、欧洲等地 , 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
而“四书五经”中的思想就构成了理学的基本内核 。
理学 , 按朱熹的说法 , 最先是以周敦颐、张载、二程、邵雍和司马光为代表 , 他们以道统自任 , 体察践行 , 阐精发微 , 授徒论道 , 终建立起理学的思想体系 。
这是跟当时的环境和形势相联系的 , 纵观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等的著作 , 无论在阐述儒学为治国之本 , 还是在阐述为君之道 , 为臣之道的过程中 , 都坚持以儒家学说作为理论基础 , 坚持从现实出发 , 为现实服务的指导思想 。
文章图片
以当时的社会、政治现实为出发点 , 表达自己的治国理念 , 奠定了闽学作为儒家学说“正学”基础 , 使理学塑造了具有较强的现实性、批判性的学术性格 。
中国的儒学在其发生之初主要是政治学和伦理学 , 在哲学方面显得十分薄弱 。 是故 , 佛教传入后 , 很快在哲学界占据主导地位 。 后世的学者常常感叹:“自秦汉以来 , 儒学道统失传 。 黄老、玄学、佛学相继占领思想领域 , 这种状况 , 一直延续到五代 。 宋代理学崛起的核心是儒学哲学的再兴 。 ”
理学大量吸收佛教哲学中有益的养分 , 并对其进行改造 , 从而提出了一系列儒教色彩的哲学命题 。 可以说 , 自从理学兴起 , 中国才有与其文明史相称的哲学 。 结语
不论是汉朝的公羊儒学 , 还是魏晋玄学以及宋明理学 , 在当时社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 但是他们都有其局限性 。 在研究儒学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中 , 要取其精华 , 去其糟粕 , 把其中优秀的、有涵养的东西挖掘出来 , 播扬开去 。
参考文献:
《春秋公羊传》
《春秋公羊传笺》
《公羊义疏》
《公羊学引论》
《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
- 西芹文史是怎样于乱世中存活,撰写史书取得颇高成就,一代文学家班彪
- 镜楼文史这盆污水怎么泼到他的身上了?,龚自珍儿子引洋人进圆明园
- 文史星空还会失去荆州吗?说出来别不信,若关羽同意江东联姻
- 文史星空但刘备不识货,不然刘备早就一统天下了,三国一位大才想投靠刘备
- 纵横文史败也萧何”,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兴废,“成也萧何
- 文史救生圈为什么后期武将凋零?文鸯都能排第一,三国前期名将数不胜数
- 文史星空武功高强战功赫赫,确是薄情寡义之人,梁山排名第七的好汉
- 古风文史略论西汉时期的黄河水患与荒政
- 书香文史论宋朝经筵制度
- 天天文史能决定天子废立,西周时的“国人”究竟是什么人?真正的战斗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