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宝宝起中文名的方法

经典的外国人的中国姓名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外籍人士起中文名字的例子,因为他们的优秀,以至他们的名字和他们的事迹在中国广为流传,他们的本名倒很少有人知道了 。例如:
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原叫周月宾,出生于四川成都,母亲是比利时人 。周月宾27岁那年在英国伦敦皇家医学院毕业后,迫于当年海外对华人的歧视,她加入了美国籍 。为了表示自己是炎黄子孙,她在发表文章时就取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笔名叫“汉属英”,谐音为“韩素音” 。
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费正清的西文名字是约翰·金,20世纪40年代他被美国政府两度派到中国,结交了许多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费正清”这个中文名字,就是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为他取的 。“费正清”,既与西名谐音,又含“正直清白”的意思 。费氏认为作为历史学者,品格上“正直清白”十分贴切 。
1890年生于越南义安省南坛县的阮必成,早年当过教师、海员和杂役,他参加革命活动后起名阮爱国,20世纪40年代初同中国革命者亲密交往,又起名胡志明 。1953年以前,地位仅次于胡志明的长征,原来叫“邓春辍”(译音),他由于钦佩中国的万里长征,而把自己的姓名改为“长征” 。
著名科学史家约瑟夫·尼达姆,早年立志要把中国古代科学成就介绍给全世界,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巨著 。因为他十分赞赏中国古代道家创始人李耳对科学文化的贡献,就让自己姓了“李”,起名“李约翰” 。
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1925年来中国游历,西岸印社赠其两方石印,一方刻“泰戈尔”,一方刻“竺震旦” 。“竺震旦”是梁启超替他取的中国名字 。意为“印度光辉的太阳” 。
抗日战争时期荷兰驻华外交官,作家罗伯特·汉斯,凡·古立克,取的中国名字叫“高罗佩”,他用英文撰写了侦探小说《狄公案》,约150万字 。
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女作家布克夫人的中国名字叫“赛珍珠”,她将《水浒传》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是《水游传》众多外译本中的最佳译本 。
他们都是取中文名字的优秀代表,他们的中文名字,也都是费尽心机的结晶 。
改革开放后,外国人取中文名之风从各国驻华使节开始 。如中美建交之后美国的第二任驻华大使就有了中文名“恒安石”,包括后来的芮效俭、李洁明还有去年由奥巴马提名、精通中文的洪培博 。在日渐频繁的国际交往中,这样的风气很快蔓延到其他国家和岗位,如现任法国驻华大使苏和、意大利驻华大使谢飒;各国大使馆的旅游参赞或旅游局驻华首席代表们也多有中文名,像菲律宾的柯茉莉、泰国的郑璧文……
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市场地位越发重要,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袖包括跨国公司的全球总裁,也开始取中文名面对中国媒体和公众 。比如北约前秘书长Jaap de Hoop Scheffer,就拥有一个古雅的中文名“夏侯雅伯” 。百事可乐的印度籍女总裁,中文名叫“卢英德” 。不久前辞职的通用汽车CEO Fritz Henderson,不再译成“亨德森”,而是叫“韩德胜” 。伦敦证券交易所主席Chris Gibson-Smith也不再叫“吉布森”,而是“高博深” 。他每隔几年来中国一次,游说企业在英上市,去年中国创业板开启,他曾再次现身北京 。
几乎所有跨国公司中国区总裁现在也都有自己的中文名 。如麦当劳的前任总裁施乐生、GE的罗邦民、路虎的狄思豪 。合资企业中录华纳的总裁Tony Vaughan,中文名没有音译为“范东尼”,而是有个更中国化、意味悠长的名字“方东林”,他说,希望公司业务如东方的树林,愈发茂盛 。有人分析,“入乡随俗”在中国生意经中属于有拓展性的条款, CEO的小小中文译名里蕴含着丰富的“本土化”想像空间 。
拥有中文名的还有海外的汉学家群体,比如史景迁、孔飞力和马悦然 。当然更多的还是在华留学和就业的普通外国人,采访人员就见过一位西班牙的摄影师金浩(Jorge Ramirez)、法国女孩叫施静怡(Stephanie),还有在北京的一家NGO工作的美国人何乐(Hush Johnson) 。
经常看新闻的人,可能会知道陆克文、洪博培和彭定康都是外国人的名字,分别是澳大利亚总理Kevin Rudd、美国驻华大使Jon Huntsman和香港最后一任英国总督Chris Patten 。可是郝睿强、高平、江森海这些名字,如果是在报纸上第一次看到,你未必能分辨出他们仍然不是中国人:他们是德国西门子公司中国区总裁Richard Hausmann、加拿大旅游局驻京代表处的首席代表Derek Galpin和南锣鼓巷创可贴创意店的英国主人Dominic Johnson-Hi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