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一张君山的绿色名片:广兴洲大白菜

【爱历史】一张君山的绿色名片:广兴洲大白菜】一张君山绿色名片:广兴洲大白菜
【爱历史】一张君山的绿色名片:广兴洲大白菜
文章图片
【爱历史】一张君山的绿色名片:广兴洲大白菜
文章图片
【爱历史】一张君山的绿色名片:广兴洲大白菜
文章图片
孙美堂
百菜不如白菜香 , 这话不假 , “广兴洲大白菜”更是走遍大江南北 , 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 , 国人有口皆碑 , 并且不径而走 , 冲出国门 , 打入日韩市场 , 名扬海外 。
广兴洲作为白菜之乡决不是徒有虚名 , 应该说是大有来头的 。 早在明代(1368年) , 明朝定都南京 , 修筑城墙需要大量的窑砖 , 且砖的尺寸、质量都有很高讲究 , 经多方考察 , 根据土质和漕运便利等综合因素考察 , 官府择址在岳洲府洞庭湖西岸的横档湖、白浪湖边 。 建官窑108座 , 专门烧制建南京城墙的大砖 , 砖长一尺六寸 , 宽八寸 , 厚四寸 , 块块砖上均镌有提调、总甲、监工、人夫、窑匠的名号 , 看得出当时是有严格的岗位责任和责任追究制的 。 成品砖经洞庭湖入长江水运直抵南京 。 窑群依湖而建 , 星罗棋布 , 规模浩大 , 从窑工至水运船夫不下万众 , 这样庞大的人群生活供应是重中之重 , 故择广兴洲三江口(鱼尾港)一带辟蔬菜基地 , 以保证窑场工地之需 。 广兴洲成为蔬菜基地多种资料均有记载 , 至今已有近700余年历史 。 2016年广兴洲被评为全国一乡一品(蔬菜)示范村镇 。 2017年国家工商总局通过多方考察 , 认定“广兴洲大白菜”原产地地名商标并注册登记 , 为“广兴洲大白菜”确立了品牌地位 。
这一段长江为荆江 , 自北向南呼啸而来 , 至荆江门与洞庭湖拥而不入 , 向左一转朝东迤逦而出 。 长年累月长江与洞庭湖泥沙淤积 , 形成一个呈三角形的大冲积洲平原 。 沙性土壤 , 土质疏松 , 土地肥沃 , 落土成苗 , 且无大山荫蔽 , 日照充足 , 雨量丰沛 , 为蔬菜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 确址以后 , 为了确保工地供应 , 广兴洲多方寻找并筛选品种 , 最后从河南引进黄瓤白 , 经过几年的试种栽培 , 不断优选形成洞庭湖区水土特色的广兴洲大白菜 , 生长季节长 , 耐储存 , 口感好 , 成为既能入宫庭筵席又能走上寻常百姓餐桌的佳肴 。 相传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到过广兴洲 , 游览团湖并品尝团湖黑壳巴巴鲫鱼和广兴洲大菜 , 赞不绝口 。 清时有《竹枝词》:“几日清霜降 , 寒畦摘晚菘;一绳檐下挂 , 暖日晒晴冬” 。 晚菘就是大白菜 , 菘是文人对大白菜的赞美之词 , 喻白菜有着松的高洁品质 , 纵在严冬依然绿意长在 。 清初诗人施愚山作诗曰:“翻滑老米捞作羹 , 雪汁银浆舌底生 , 江东莼脍浑闲事 , 张翰休含归去情 。 ”清宣宗也曾赋有《晚菘诗》:“采摘逢秋末 , 充盘本窑藏 。 根曾润雨露 , 叶久任冰霜 。 举著甘盈齿 , 加餐液润肠 , 谁与知此味 , 清趣惬周郎 。 ”皇上的这首咏白菜的诗 , 不从色形着墨 , 而抓住收获的季节、储藏方式 , 生命力旺盛、食味等特点 , 虽平直道来 , 却也颇接地气 , 最后以试想周瑜吃后的快活神情作结 , 抒发自己对大白菜的赞美和感叹 , 不愧为天子之作 , 留传后世 。 1987年湖南省专门下文确立广兴洲为长沙市、岳阳市二线蔬菜生产基地 , 以确保城市菜篮子供应 , 在蔬菜基地建设和市场价格保护方面都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 为了保证城市节日市场的供应 , 政府会提前一个多月划出一定数量的基地面积为“节供”基地 , 就地储备 , 保价收购 , 并且在肥料、农膜等生产资料上优先供应 , 定点支持 。
市场开放以后 , 各地普及种菜 , 广兴洲失去了特定的保护 , 于是放开手脚开拓市场 , 调结构、调品种、调管理、调市场 , 建立了“中国南方无公害辣椒示范基地 。 结构上从单元化向多元化转变 , 平面种植向立体种养转变 , 变一季生产为多季生产 , 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土地产出率和效益 。 品种上向优质、新品、多项目方面转变 , 既有主打产品又有配套产品 , “一园置办一桌菜”的模式大面积推广 , 以适应中小型市场需求 。 管理上向科学种植转变 , 减少无机肥应用 , 推广无公害化生产 , 改药物治虫为生化治虫 , 提高产品质量 。 扩大市场眼光 , 不但在国内建立了上百个窗口市场 , 与上海市实行“超地”对接直供 , 还扩大到国外市场 , 远销韩国、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