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陪孩子不越界,看风靡全球50年的父母培训教科书上怎么说( 二 )


危害:它们向孩子传达这样的信息 , 父母不相信孩子自己的判断力和能力 。
2、警告责备威胁
父母行为:以警告、责备或威胁的语气告诉孩子如果他做了某件事情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
危害:它们传达的意思是父母不尊重孩子的需要和愿望 。
3、说教规劝教训
父母行为:强制告诉孩子他应该如何做
危害:这些信息是要让孩子承受外界施加的权威、职责或义务 。 它们可能引起孩子的内疚感——他是个“坏孩子” 。 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需要思考 , 只要听父母的就行了 。
4、提供解决方案
父母行为:向孩子提出自己的主张或提供父母解决的方法 。
危害:暗示孩子不具备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阻碍孩子自己去面对问题 , 想出解决方法并且采取实际的行动;会使孩子产生依赖心或反抗心 。 ?
5、争论辩驳
父母行为:用事实、道理说服 , 用反驳手段、逻辑知识或父母自己的意见去影响孩子 。
危害:竭力教导的做法常常使孩子感到你在贬低他 , 使他显得低人一等 , 显得没有能耐 。 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不好的、错误的、失去自信 。
6、贴标签、评判、责备
父母行为:对孩子进行负面评价 。
危害:这些信息最可能使孩子觉得自己无能、愚蠢、没用、拙劣 。 孩子的自我看法是由父母对他的评判和评价形成的 。 暗示孩子是能力差的人 , 是笨蛋 。 因为怕得到否定的判断 , 孩子会拒绝和你沟通 , 心理上远离你 。
7、赞美赞同
父母行为:对孩子进行正面评价 , 附和孩子
危害:孩子常常会认为父母赞扬自己是为了操纵自己 , 是要引诱他做父母喜欢的事 。
暗示孩子父母有较高的期望 , 并要孩子达到父母的目的 , 让孩子服从 。 让孩子觉得父母在施恩图报 , 极不情愿的被父母操纵 。 当孩子的感觉和父母的称赞不相符时 , 孩子会感到焦虑 。
8、侮骂、嘲弄、讽刺
父母行为:辱骂、嘲讽、讽刺孩子
危害:使孩子人格和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 孩子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 没有人会喜欢自己 , 包括父母;
9、分析、诊断
父母行为:告诉孩子他的动机是什么 , 给他的行为分类 , 找原因 , 下定义 , 或者分析他为什么那样做、那样说 , 让孩子感到你在给他筹划、帮他分析 。
危害:这样的信息告诉孩子 , 父母对他了如指掌 , 知道他的动机是什么 , 或者为什么他有那样的行为 。 父母的这种心理分析会给孩子带来威胁和挫败感 。
10、保证、同情、安慰、支持
父母行为:不关心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 , 只是一味的劝慰孩子 , 想尽办法让孩子感觉好受一点 。 或者说 , 父母总是劝说、安慰孩子 , 想让他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 。
危害:这样的信息告诉孩子 , 你想要他抑制那样的情绪 。 轻视孩子的问题或是同情孩子 , 常常会中断与孩子的进一步交流 , 因为孩子觉得你想要他抑制自己的感情 。
11、调查、询问
父母行为:努力去找理由、动机和原因 , 获得更多的信息帮助你解决问题 。
危害:孩子常常感到询问是对他们的威胁 , 尤其是他们不明白为什么父母要质问他们 。
如果你对正在和你商议问题的孩子进行询问 , 他可能会以为你是在搜集资料为他解决问题 , 而不是让他自己寻找解决办法 。
12、退缩、逃避、迁就
父母行为:努力使孩子从问题中解脱出来 。 你自己也避开问题 , 分散孩子对问题的注意力 , 引导孩子摆脱问题 , 把问题搁置一旁 。
危害:孩子和大人一样需要别人的尊重、倾听和理解 。 若是父母对他们视而不见 , 他们很快就会把问题拿到别的地方解决 。
父母拥有问题
在某个事件中 , 父母有情绪或者需求上未满足的烦恼 , 而孩子没有 。 此时就叫做“父母拥有问题” 。
情境一:孩子把地板踩的很脏 , 但孩子玩的很开心 。
越界做法:批评指责孩子搞脏地板、发泄情绪责骂孩子等等 。
不越界做法--我看到地板上很多黑乎乎的脏东西 , 觉得好烦躁啊 , 我又要花时间花力气来拖地
情境二、孩子跟小朋友在沙发上跳来跳去玩的很开心
越界做法:批评指责孩子搞破坏、各种说教、责骂孩子等等
不越界做法:我看到你在沙发上跳来跳去的 , 我真的好心疼 , 我的沙发会坏 , 那样我得花好多钱再买新的了
情境三、孩子晚饭前吃了很多零食 , 导致晚饭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