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搭上内阁这条线,升迁有多容易?明朝名臣彭时给我们答案

在封建君主专制时代 , 君臣关系的状况往往决定着朝臣的政治命运 , 而朝臣权力的运用一般都处于与其他各种朝臣的协作和矛盾中 , 他们个人与其他朝廷重臣的关系 , 往往会影响官员的口碑 , 甚至成为影响官员升迁的关键 。 彭时是明代中期的贤臣和重臣 , 先后在英宗、代宗、宪宗三朝担任要职 , 做过十几年的阁臣 , 对当时的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 而他与朝中重臣的关系 , 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他的仕途 。
一、彭时与内阁首辅的关系
彭时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之初似乎很有运气 ,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从翰林院修撰成为阁臣参预机务 。 这种“好运” , 首先源于彭时本人的学识及能力 , 以及当时动荡的时局急需用人的机遇 , 但另一方面与当朝重臣的器重和提携脱不了干系 。
其中对彭时仕途初期的平坦起到重要作用的便是内阁首辅陈循 。 陈循 , 字遵德 , 号方洲 , 江西泰和人 , 永乐十三年(1415年)进士第一 。 正统十四年(1449年)至天顺元年(1457年)任内阁首辅 , 他的一生有过辉煌 , 也有坎坷 。
【爱历史】搭上内阁这条线,升迁有多容易?明朝名臣彭时给我们答案
文章图片
陈循一贯看重乡谊之情 , 成为内阁首辅不久后 , 便举荐同乡彭时入阁参预机务 , 而与彭时一同入阁的商辂是在入翰林院三年后才被擢入内阁 。 景泰年间 , 彭时因忤旨而失去了景帝的信任与重视 , 后不再入阁参预机务 , 在此期间 , 陈循仍曾多次提携彭时 , 如景泰六年(1455年) , 陈循推举彭时任《寰宇通志》编纂 , 虽然没能使彭时重新入阁 , 但为彭时日后在朝的声望打下了基础 。
而同朝重臣之间的融洽、和谐或矛盾、冲突关系的形成 , 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其所处的明代前中期政治环境与条件的影响 , 如为官者既忌讳官员私自结交 , 但实际中又常有官员不得不借此以求固位或升迁 。 另一方面 , 更主要的则在于重臣们彼此间的个性特点(包括性格和思想意识倾向)及为政风格的影响 。
【爱历史】搭上内阁这条线,升迁有多容易?明朝名臣彭时给我们答案
文章图片
再次入阁后 , 与彭时关系较亲密的阁臣主要是李贤与商辂 。 李贤(1408-1466) , 字原德 , 河南邓州人 , 宣德八年(1433年)登进士 , 授吏部封验主事 。 他比彭时年长8岁 , 但其入仕较彭时早15年 。 李贤仕宦经历丰富 , 正统至景泰年间 , 先后在吏部、兵部、户部担任要职 , 这个时期的李贤敢言实事 , 通达有为 。 且丰富的仕宦经历为他日后处理各种关系 , 韬光养韬 , 融达圆通 , 却又不失原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夺门之变”后 , 因时望以吏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直文渊阁 , 不久升任吏部尚书 , 徐有贞被罢免后 , 他继任内阁首辅 , 终天顺之世 , 除期间一个多月被诬去职 , 都担任内阁重要辅臣 。 李贤气度端凝 , 奏对皆切中时弊 , 深受英宗赞赏和倚任 , 在职期间 , 政绩卓著 , 《明史》称其“自三杨以来 , 得君无如贤者” 。 天顺初 , 彭时复入内阁后 , 作为李贤的得力助手 , 两人相处融洽 , 共商政事 , 形成了少见的相协性内阁组合 , 这十分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内阁气氛 。
【爱历史】搭上内阁这条线,升迁有多容易?明朝名臣彭时给我们答案
文章图片
成化二年秋彭时回乡省亲 , 李贤写下《送兵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彭先生省亲诗序》为彭时送行 , 赞其忠孝两全 , 并谓“予与纯道相知尤稔 , 宜为序以道其情” 。 在彭时的请求下 , 李贤还为其叔父彭琉撰写墓表 , 并在表中写道“贤与时同官久 , 知其博雅 , 君子所状必非过 , 其实者 , 故繁其词 , 而不杀云” 。 成化二年(1466年) , 李贤去世 , 彭时在《李贤神道碑铭》中写道 , “予(彭时)与公(李贤)同寅 , 久相知 , 深著其功行”
这说明两人在同朝为官期间建立下的深厚友谊 。 但事实上 , 李贤对江西商人持有一种憎恶之情 , 李贤认为江西商人诡谲善贾 , 而其乡之民众朴钝少虑 , 善农而不善贾 , 易被江西商人利用 , 致其乡难以产生千石之富者 。 基于此 , 李贤对江西籍官员也带有一种偏见 。 而终天顺之朝 , 李贤却能与彭时形成和谐融洽的协作关系 , 共同致力于挽救扭转天顺政局 。
【爱历史】搭上内阁这条线,升迁有多容易?明朝名臣彭时给我们答案
文章图片
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方面 , 李贤与彭时意气相投 , 都有着以道事君、为政兴治的共同理想 , 且李贤十分欣赏彭时严谨但仁厚的个性以及守职持正的为政风尚;另一方面 , 当时英宗也十分赞赏作为南人的彭时 , 在封建君主专制时代 , 人主的喜好往往会影响人臣的喜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