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大夫谈士大夫 士大夫什么意思( 三 )


周初 , 士为奴隶制度下的一种阶级身份 , 在卿大夫之下 , 庶民之上 。
大多为卿大夫的非嫡长子 , 也有周天子与诸侯加封的士大夫 , 是西周最低级的贵族 。
春秋战国群雄割据 , 战乱频繁 。
各国有名有钱的诸侯贵族 , 如春申君、孟尝君等 , 都以“养士”为时尚 , 最多时可达数千人 , 还互相攀比炫耀 。
“毛遂自荐”的典故说明 , 当时的“士”并没有特别的标准 , 甚至是自称有才 , 也可以说服贵族 , 成为“士族”之列 。
提出“士”的理论标准的是孔子 。
《论语·子路》子贡问:“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孔子答曰:“行己有耻 ,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 可谓士矣 。
”这就是说 , 只要严于律己、忠君爱国的人就能称为“士” 。
“士”和“君子”的概念有时基本上是重叠的 , 若细分 , 则“士”的德行修养要比“君子”略低 , 也可以说“士”是有志于成为“君子”的人 。
这种“士”的精神 , 在实践上更多的是“侠士” 。
如刺杀秦王嬴政失败的荆轲 , 在出发前就立下豪言:“风萧萧兮易水寒 ,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种为了君王托付的使命 , 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豪迈气概和高洁品质被作为一种精神典范 。
这和孔子的主张也是一致的 。
也有隐居深山 , 关心朝政但并不插手 , “坐山观虎斗”的“隐士” , 隐士在老百姓眼里是值得尊敬但又是神秘的 。

  • 形成——制度保障
汉代的董仲舒说服当时的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的政策 。
从此 , 孔子及其弟子的儒家学说开始成为以后各代上的主流哲学 。
(注意:儒学在各代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不同)
孔子的学说鼓励知识分子“入世” , 即直接做官参与政治 , 来报效君王和国家 。
汉代的官员选拔制度还不十分完善 , 主要是王室贵族推荐一些品德高尚的人才进入政府 。
比如 , 以“孝”出名 , 被选拔为官员就很常见 。
考试不是必须的 。
魏晋南北朝时期 , 出现了著名的“竹林七贤” 。
他们既有很高的文学、艺术造诣 , 又有高洁的道德操守 , 但一方面又狂放不羁 , 放浪形骸 。
他们中的许多人情愿醉酒而死 , 也不在腐败的朝廷中工作 。
这种精神气质对孔子的“士”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 即如果政治黑暗 , 那么因为不愿同流合污而远离政治 , 醉心于文学艺术 , 也是符合“士”的操守的 , 即“隐” 。
这种精神也可在
老庄哲学中找到母体 。
虽然隋唐时期就有了科举制度 , 但真正称为选拔政府官员的唯一途径还是在宋代以后 。
宋代程朱理学的发展进一步强化、发展了儒家思想 , 占据了哲学的主流地位 。
科举制度的完善 , 使得文化考试成了做官的唯一合法途径 。
“学而优则仕”和“万般皆下品 , 唯有读书高”开始成为读书人信奉的格言 。
反过来说 , 政府官员也必须是饱读儒家诗书经典的文化人 。
这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了“士大夫”群体必然是一个精英知识分子阶层 。
这样 , 哲学精神的传承有了制度上的保障 , “士大夫”这一阶层应该说在宋代正式形成了 。
  • 发展——进退两得
绝大多数“士大夫”都怀有“尽忠竭力报效皇恩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道德使命感 。
因此 , 政治是他们人生的第一要务;但同时 , 他们的文化素养也决定了他们是文学、书法、绘画、篆刻、古董收藏等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创造者 。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文人画” , 由于宋徽宗个人的爱好而大力提倡士大夫投入绘画创作 。
这进一步提高了绘画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性 。
宋代以后 , 一般历代的大诗人、大画家、大书法家 , 绝大多数也都是曾在政府中担任要职的官员 , 如苏轼、米芾、蔡京等等 。
像唐朝的李白那样 , 没有太多政治经历 , 全凭诗文著名的“自由知识分子”几乎绝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