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演绎]中国作家稿酬揭秘

为什么说作家的收入已经不是秘密?是因为他们的报酬我们可以用统一的公式来计算 。 现在出版社与作家签约时 , 实行的都是版税制 , 版税及书价一旦确定 , 作家拿多少钱就取决于印数 , 而印数取决于作家的知名度和作品本身的价值 。 贾平凹《怀念狼》的起印数是15万 , 王朔《美人赠我蒙汗药》是20万 , 余秋雨作品的起印数也相当高 。 其中的惟一不知虚实 , 就是作家拿多少版税的问题 。 国家规定版税在8%-10%之间 。 看上去白纸黑字 , 明文规定 , 但实际操作起来 , 却会出现很多问题 。 版税一般由作者和出版社共同商定 。 作家会选择什么出版社?会对出版社提出什么要求?读者只看到了摆在书架上散发着墨香的书 , 却很少了解其中内幕 。 按出版社的常理抢手的作者一般版税都不会低于10% 。 作家的收入等于定价乘版税率乘发行册数 。 以余秋雨的《霜冷长河》一书为例 , 该书现已发行了50万册 , 书价是20多元 , 即使按10%的版税来算 , 就已经超过了100万元 。 而华艺出版社出版的王塑小说《看上去很美》 , 至今已发行了40万册 , 23元一本的定价 , 乘以出版社给王朔12%的版税 , 王朔写作该书的总收入 , 怎么算也超过了100万 , 当然 , 作者拿的钱当中 , 还应该扣掉个人调节税 。 曾有传言 , 说赵忠祥靠《岁月随想》和《岁月情缘》两本书赚了200多万 , 有采访人员向他核实时 , 赵忠祥回答:《岁月随想》赚的钱不到100万 , 还要上税;《岁月情缘》的钱也不是一下子就拿的 , 依照版税是卖掉多少 , 出版社给结算多少 。
【[音乐演绎]中国作家稿酬揭秘】拿版税是作家们很看重的 , 但更能刺激作家的神经的就是"触电" , "触电"就可以高价卖版权 , 出版社和作家都有利 , 还可以亲手改编为影视剧本 , 这种稿酬的丰厚 , 又绝非文学杂志可比 。 近年来长篇小说长热不衰 , 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其创利远远超过中短篇 。 很多名作家写的长篇小说后来都改编为电视剧本 , 如二月河的《雍正皇帝》 , 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剧本后有几十集 。 按照一般的行情 , 每集2万元左右 , 二月河的《雍正皇帝》就远不是这个数了 。 所以评论家朱向前说到"长篇长热"时分析说:"长篇小说出了 , 他可以拿出去报职称 , 电视剧播了 , 他又可以打知名度 , 同时有了大量的钱 , 这个是很刺激作家的 。 "
作家变富是改革后的事情 , 改革前作家包括出版社对钱的观念还是"只爱真理不爱钱"的 。 本来卖书也不应该作家自己去卖去吆喝 , 这是出版社的份内工作 , 可那时出版社一个个装得比什么都正经 , 羞羞答答 , 好像他们印书从来都不跟读者收钱 , 做的是慈善事业 。 记得那时去跟出版社谈版税 , 越是大社越假正经 , 闻"钱"色变 , 似乎我不但玷污了自己玷污了作家的称号也同时玷污了他们玷污了编辑工作的神圣 , 他们那个样子也许不该叫假正经 , 是真正经 。
其实当代文坛经济状况的转变 , 是随一些作家文人对钱的观念的改变而改变的 。 在众多作家中最直截了当的表白 , 莫过于女作家张洁的《不再清高》一文了:"最近有朋友对我说 , 一些同行视我为斤斤计较的庸俗之辈 , 根据是:一 , 我单刀直入地向邀稿人询问稿酬;二 , 我曾向《十月》杂志预支稿费;三 , 对不及时付给稿费甚至不付稿费的报刊 , 要求实行一手交稿 , 一手交稿费的办法等等……"有人甚至鄙夷地说:"我不相信张洁就穷到要预支稿费的地步!"对此张洁愤怒地宣告"……从没见过你为中国作家稿费之低说过半句公道话 , 反过来却指责穷嗖嗖的作家不该发出这一丝微弱的、保护自己权益的声音 , 这是为什么?""总而言之 , 从今以后我决心不再清高 , 请别再高抬我 , 也别再指望我将那知识分子的美德发扬光大 。 "
有人说:提高作家的稿费后 , 就会有作家纯粹为稿酬而著文 , 矫枉过正了 。 其实这是一种杞人忧天的想法 。 从最根本的地方讲 , 羊毛出在羊身上 , 作家的经济收入来源于他的读者 , 他的文化生命更是来自他的读者 。 对他而言纯粹为稿酬而不顾文章的优劣的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 。 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 如果不改善作家的经济收入 , 让为文者羞于谈论稿酬 , 让那把"禁锁"锁住他们的喉咙 , 我想读者们是不会答应的 , 穷嗖嗖的作家们也不会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