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NAND Flash跨入128层时代


日前 , 美光发布第二季度财报 , 其在电话会议中美光透露 , 即将开始批量生产其基于公司新的RG(replacement gate)架构的第四代3D NAND存储设备 。 至此 , 美光 , 东芝 , SK海力士和三星都已正式挺进128层 , 甚至更高层级 , 存储大厂们已经为3D NAND的堆叠层数而疯狂 。
市场需求无疑是最大的驱动力 , 随着5G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 数据正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 , 由此对于存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
从2D到3D
此前的闪存多属于平面闪存 (Planar NAND) , 我们一般称之为“2D NAND” 。 巨大需求推动下的2D NAND 工艺不断发展 , 向1znm(12-15nm)逼近 ,平面微缩工艺的难度越来越大 , 接近物理极限 , 但尽管如此 , 存储密度也很难突破128GB容量 。 并且带来的成本优势开始减弱 , 有资料指出 , 16nm制程后 , 继续采用2D 微缩工艺的难度和成本已超过3D技术 , 因此各存储大厂都在积极推出3D NAND 。
Flash@NAND Flash跨入128层时代
本文插图
来源:互联网
3D NAND , 简单来说 , 就是通过die堆叠技术 , 加大单位面积内晶体管数量的增长 。 有资料称 , 3D NAND比2D NAND具有更高的存储容量 , 若采用48层TLC 堆叠技术 , 存储密度可提升至256GB , 轻松突破了平面2D NAND 128GB 的存储密度极限值 。
同时还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 NAND闪存一直有着电荷之间电场干扰问题,导致需要flash control芯片透过复杂的算法来防止和纠正这么干扰带来的错误,最后拖累了资料的传输速度 。 透过3D堆叠技术 , 单位储存空间变大 , 电荷间的电场干扰降低 , 大幅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 , 也因资料错误降低 , 不仅提升了资料的传输速率 , 更因简化了纠错算法 , 进而降低了功耗 , 一举数得 。 进一步凸显了成本效益 。
Flash@NAND Flash跨入128层时代
本文插图
来源:三星
在主要的NAND厂商中 , 三星于2013年8月就已经宣布进入3D NAND量产阶段 , 2014 年第 1 季正式于西安工厂投产 。 其他几家公司在3D NAND闪存量产上要落后三星至少2年时间 。
东芝、美光、SK海力士2015年正式推出3D NAND闪存 。 Intel 2016年4月初才发布了首款3D NAND闪存的SSD , 不过主要是面向企业级市场的 。 在这些存储大厂的推动下 , NAND Flash正在快速由2D NAND向3D NAND普及 。
Flash@NAND Flash跨入128层时代
本文插图
来源:中国闪存市场
2019年Q3度全球NAND闪存市场明显复苏 , 三星、铠侠(原东芝存储)、美光等主要存储厂商的出货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 据DRAMeXchange数据显示 , 2019年Q4季度全球NAND闪存市场营收125.46亿美元 , 环比增长8.5% , 位元出货量增长10%左右 , 合约价也由跌转涨 。
技术升级一向是存储芯片公司间竞争的主要策略 。 随着存储市场由弱转强 , 处于新旧转换的节点 , 各大厂商纷纷加大新技术工艺的推进力度 , 加快从64层3D NAND向96层3D NAND过渡 , 同时推进下一代128层3D NAND技术发展进程 , 以期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
如前文所言 , 3D NAND主要依靠die堆叠 ,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使得每颗芯片的储存容量可以显著增加 , 而不必增加芯片面积或者缩小单元 , 使用3D NAND可以实现更大的结构和单元间隙 , 这有利于增加产品的耐用性 。 因此想要增加存储空间就需要不断的增加堆叠层数 , 这也就是为什么先进存储厂商一直想要追求更多堆叠层数的原因 。
在发展3D NAND的过程中 , 这些厂商通常采用两种不同的存储技术:电荷撷取技术(CTF, Charge Trap Flash)和浮栅(FG, Floating Gate)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