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财经」我所了解的瑞幸咖啡,5位员工讲述:造假风暴中( 四 )


除此之外 , 我们每天从开店到闭店 , 大到数据盘点 , 小到卫生打扫 , 都特别求精细度 。 结果公司自曝数据造假 , 员工心里肯定会觉得不可思议 , 对外还要装作没事 , 感觉违背自己良心 。
曾发现销售数据被卖给外部 , 但很难查到是谁
科科瑞幸咖啡员工
那天公司自曝财务作假之后 , 微博热搜都到第三了 , 肯定所有员工都会关注 。 尽管对我们业务没有任何影响 , 但是上下游的相关供应商这几天都在热议 , 我们内部员工在私下也会单独讨论 。 但我没有办法透露任何内部消息 , 关于这件事的最终解释 , 一切听从公司官方口径 。
刘剑之前是总部的副总裁 , 后来做了COO , 他管理的部门负责所有与收支相关的业务 。 按道理来说 , 负责广告业务的市场部门和负责数据的运营部门都和他没有关系 , 但实际上 , 他也有一定的控制权 。 我们如果新开一个门店 , 也需要经过刘剑所管理部门的审批 。
【「燃财经」我所了解的瑞幸咖啡,5位员工讲述:造假风暴中】关于浑水做空的那份报告 , 我认为关于跳单那部分的指控不太可信 。 据我了解 , 那些证据不太能够证明公司在这方面做了手脚 。 瑞幸咖啡小票上的单号都是随机的 , 而且小票号并不代表卖出的实际杯量 , 很多人一单就会买很多杯 。
浑水那份报告里截图的微信群确实是我们内部群 , 技术人员会通知店长调整单号 。 但给出的单号没有任何规律 , 每家门店也都不太一样 。 比如 , 一家门店 , 早上第一杯单号是200号 , 但到了中午本来到400号了 , 但也有可能被调回到200号 。
我们和星巴克的消费模式不一样 , 星巴克的模式是前台点单 , 所以他们的小票号上会有实际购买产品的金额 , 以及开发票的信息 。 但瑞幸是APP下单 , 实际发生金额只在用户的APP里体现 , 小票只显示取餐号和购买的产品信息 , 不涉及金额 。 当天的实际销售数量、自提和外送占比 , 都会在系统OA里面体现 。
之所以采取这种跳单号的方式 , 是因为从2019年开始总有人通过数单号、询问店员的方式对我们进行调研 。 实际上从2018年开始 , 有竞争对手就在调研瑞幸 , 他们也用了类似数单量的方式 , 但应该没有用摄像头 。
去年浑水调研的时候 , 我们确实发现很可能有一些店长私下卖数据给外部 。 但这也是业内潜规则 , 公司虽然会严查 , 但很难查得出来是谁卖出去的 。 因为在运营部门内部 , 销售数据都是公开的 , 店长、运营经理、运营部门主管、总部运营部门都可以实时查到这些数据 。 他们日常会根据销售数据来调整产品配送比例 。
瑞幸的运营部门是按区域划分的 , 每个城市大概分了二十个区域 , 每个区域都会配备一名区域运营经理 , 每个区域运营经理手里管理10-15家门店 , 每个区域都会有一个专属微信群 , 每天的各个门店的销售数据都会在群里汇报 。 运营部门总监级别以上的领导能看到全部区域的销售量 , 而区域经理只能看到属于自己运营区域的单量 , 门店店长则只能看到自己门店的单量 。
事实上 , 整个运营部门只负责统计单量和客户投诉量 。 店长的绩效也只和这二者挂钩 , 瑞幸的大多数用户都是通过充值打折券的方式消费的 , 关于现金流部分只有总部才能看到 。 店长是没有权限的 , 所以门店无法算现金流流水 。 目前 , 每个店面现在的要求是尽量可以卖到400杯以上 。
事发后有甲方提出质疑 , 我担心开店会受影响
张林瑞幸咖啡门店拓展经理
我是2018年入的职 , 现在还在职 。 我们团队目前有30多人 , 高峰时团队人数能翻倍 。
我刚入职的时候 , 瑞幸正在疯狂开店 , 后来逐步慢慢压缩 。 在这个过程中 , 我们部门换了3个领导 , 2018年年底和2019年年底各换过一次 , 每个领导的情况都不一样 。
比如说2018年 , 开店的条件相对比较松 , 想在国贸或者望京开个店 , 很容易 。 但换了领导后 , 2019年公司开始考虑得比较多 , 变得比较严 , 比如不能再选一些租金比较贵的店铺、区域的选择更谨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