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衣胜雪▲苜蓿好吃且自珍,舌尖上的春天:苜蓿堆盘莫笑贫

“苜蓿堆盘莫笑贫 ,
家园瓜瓠渐轮囷 。
但令烂熟如蒸鸭 ,
不著盐醯也自珍 。 ”宋朝陆游《书怀》
初衣胜雪▲苜蓿好吃且自珍,舌尖上的春天:苜蓿堆盘莫笑贫
文章图片
初衣解诗:当代都市的人是不知道“苜蓿”是什么的 。 但是设若你居住的地方是湿地 , 有河流 , 或者有开阔的平原 , 其中就有一种你时常看见 , 但说不上名字的野草 , 在三月雨水充足的土地上蓬勃生长 。
比如初衣所在的江边 , 自冬至起 , 就有这种贴地生长 , 青萌萌的三叶草 。 但现在是晚春 , 雨水更加的滋润 , 三叶草一丛丛一蓬蓬绿得清新而繁茂 , 总有一二尺之深 。 它翠茸茸的绿色 , 常让人想起水草丰美的草原 。 这自然不是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早春 。 我常常有躺下去的欲望 , 就让着清新浓重的绿色 , 将自己包裹 。 设若躺下去 , 只怕远一点的人也看不到我吧 。
风吹草低现牛羊 , 忽然苜蓿没有那么的高 , 但这深翠如烟的绿 , 会衬托白羊如朵朵白云 , 隐约在绿草之间吧 。 会显得羊是那么的白 , 而苜蓿是如此的碧 。
初衣胜雪▲苜蓿好吃且自珍,舌尖上的春天:苜蓿堆盘莫笑贫
文章图片
“苜蓿青深烦雪兔 。 ”那洁白的小兔子 , 在苜蓿的绿色的 , 它会迷失方向 , 而养兔子的姑娘 , 只怕和兔子一样焦急 。 她们互相找着 , 白裙子 , 白兔子 , 却构成了春深最森系的童话画面 。
这是宋朝毛滂写得一首带着道教神话色彩的诗词 , 说的是春深的景色是仙人上天的化工 。 但令人觉得印象深的就是“苜蓿青深烦雪兔” 。 绝妙的绿绝妙的白绝妙的晚春 。
那么苜蓿是什么?虽然陆续在中国有两种说法 , 一种是草原上的紫花苜蓿 , 一种是开黄花的三叶苜蓿 。 但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古诗词中的苜蓿 , 就是三叶黄花的苜蓿 。
汉朝的张骞出使西域 , 看见西域的马肥彪悍 , 他留了心 , 将大宛马所爱吃的苜蓿牧草带回了汉朝 。 在养马的地方广泛种植 , 这不 , 汉朝的马 , 也养得格外的膘肥体壮 。 而我们知道汉民族是对蔬菜有着天性好感的族群 , 鲜嫩而蓬勃的苜蓿 , 以其清新的色彩 , 秀色可餐 , 尝鲜的结果可想而知 , 那就是能吃 , 而且清香美味 。
而且这种草不需要太多的人工管理 , 它只要有水 , 就连绵不断的生长 。 结果用不了多长时间 , 它就已经遍布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
初衣胜雪▲苜蓿好吃且自珍,舌尖上的春天:苜蓿堆盘莫笑贫
文章图片
在唐朝之后 , 春天吃苜蓿成为挑野菜的一个必备项目 。 别看它长得细碎而小 , 一篮子一篮子收回来 , 那可是意外的春天的美味 。 而且苜蓿比荠菜还耐寒 。 荠菜没出芽的时节 , 苜蓿已经一丛丛绿了 , 荠菜花开老了的时候 , 你仍旧可以吃苜蓿 。
许多人会问 , 那么苜蓿为什么不作为蔬菜种植?第一个它不需要像蔬菜一样进行田间管理 。 第2个它虽然鲜美 , 但是枝叶极其的小 , 并不适合作为大规模的经济种植 。 第3个它对水土的要求和依赖性比较高 , 这是鲜嫩的苜蓿 , 一定需要滋润的湿地半湿地环境里 , 否则它很容易老 , 只能作为牛羊的饲料 。
但是就不能妨碍人们喜欢和吃它的热情 。
在唐朝的开元年间 , 太子的老师写下一首诗:
“朝旭上团团 , 照见先生盘 。 盘中何所有 , 苜蓿长阑干 。 ”
足以可以证明在唐朝 , 苜蓿就是作为一种菜肴 。 但就该怎么理解呢?一种理解是东宫到了春天来的时候 , 特意用野菜来犒劳老师 。 但第2种说法却广为接受 , 就是说太子的老师也非常的清贫 , 靠吃苜蓿生活 。 当然作为美德清廉寒苦 , 苜蓿盘就特指那些薪水微薄的官僚 。 仿佛现在说的俺只能吃土了 。
初衣胜雪▲苜蓿好吃且自珍,舌尖上的春天:苜蓿堆盘莫笑贫
文章图片
但是陆游的这首诗就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