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领域者]第一大谋士荀彧是何原因决定辅助曹操又是何原因决裂?( 二 )
公子不解 。 他辅佐明公 , 已有二十载 。 明公金戈铁马 , 逐鹿中原 , 他便于背后为他出谋献策 , 指点江山 。 那日许都 , 他曾想过 , 若明公兵败身亡 , 那么自己 , 或许寻遍天下亦再难有此明主 。
可面前的曹丞相 , 还是曾经的明公吗?
依稀记起 , 初迎献帝那夜 , 皓月当空 , 曹孟德与他同饮 , 举杯立誓:
“此心中正 , 共匡汉室 。 ”
可叹 , 少年意气不再有 , 一腔热血化白首 。
曹操决定加九锡 , 称魏公的那一日 , 公子终于明白了 , 曾经掀桌怒吼 , 力讨汉贼的明公 , 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
于是 , 他在朝堂上公然出列 , 扬声否决 , 视死如归 。
可惜路走到这一步 , 已经没有回转的余地了 , 曹丞相 , 终究是称了魏公 。
那日 , 消息传来 , 公子将香室内的一应物什砸得粉碎 。 香飘雾袅 , 尘粉飘摇之间 , 他又看见了那个明公 , 那个他所熟悉的 , 与他对酒当歌 , 指点江山 , 誓要共匡汉室的明公 。 只可惜 , 后来的丞相 , 魏公 , 魏王乃至更高的名位 , 都不是他当年认识的那个人了 。
“太祖馈彧食 , 发之乃空器也 , 於是饮药而卒 。 咸熙二年 , 赠彧太尉 。 ”[3]
这位公子 , 自然是荀彧 , 王佐之才荀令君 。
建安十七年 , 曹操派荀彧去谯县劳兵 , 实则是放空他的权利 , 令他不可再问朝政 。
令君坐于案前 , 看着几上的空食盒 , 笑出了眼泪 , 大梦方醒 。
我荀彧扶汉二十余载 , 今日竟终无汉禄可食!
一杯鸩酒 , 仰头饮下 , 此身作罢 , 断简徒留 。
他忆起离开许都那天 , 曹操怒吼:“天命已断 , 孤不自欺欺人 , 文若何苦自欺!”
“臣此心中正 , 惟愿扶汉 , 不敢自欺 , 不愿认命 。 ”
恍惚间 , 那个他熟悉的明公仍在面前 , 誓要星火燎原 。
陈寿讽他未有先识 , 致君臣易位;裴松之又叹其扶王道于微 , 任重而道远 。
可惜 , 无论后人如何评说 , 他都听不到了 , 世间再无荀令君 。
[1]参考文献:《三国志》(裴注版 , 含《荀氏家传》、《魏氏春秋》、《献帝春秋》、《英雄志》)
[2]根据《三国志··武帝传》“建安元年春正月 , 太祖君临武平……太祖将迎天子”段推算 , 时间未必准确 。
[3]荀彧死因后世众说纷纭 , 本文引《魏氏春秋》 。
#新作者扶持计划第二期##青云计划#
- 西芹文史是怎样于乱世中存活,撰写史书取得颇高成就,一代文学家班彪
- 镜楼文史这盆污水怎么泼到他的身上了?,龚自珍儿子引洋人进圆明园
- 文史星空还会失去荆州吗?说出来别不信,若关羽同意江东联姻
- 文史星空但刘备不识货,不然刘备早就一统天下了,三国一位大才想投靠刘备
- 纵横文史败也萧何”,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兴废,“成也萧何
- 文史救生圈为什么后期武将凋零?文鸯都能排第一,三国前期名将数不胜数
- 文史星空武功高强战功赫赫,确是薄情寡义之人,梁山排名第七的好汉
- 古风文史略论西汉时期的黄河水患与荒政
- 书香文史论宋朝经筵制度
- 天天文史能决定天子废立,西周时的“国人”究竟是什么人?真正的战斗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