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爆发 安史之乱的故事

唐朝天宝十五年,这一年对于已经72岁的唐玄宗来说无疑是震撼的 。
【安史之乱爆发 安史之乱的故事】对于安禄山来说,唐明皇李隆基出逃,自己遥领两京之地,可以说成为了实实在在的燕国皇帝 。读这段历史的时候,最让人扼腕叹息的莫过于潼关失守,长安沦陷,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更加激发了人们对盛世大唐的一丝丝悲情 。
这年春天,安禄山还在洛阳城内舒舒服服的当着自己的大燕皇帝,可以眼前的处境却更为让他苦恼 。洛阳西面的潼关迟迟无法攻破,洛阳东面的河北战区又被郭子仪、李光弼强行切割 。如果安禄山的范阳大本营被迫,自己仍然被拒潼关之外的话,那么对于已经兴兵反叛的安禄山来说,给他可选择的道路无疑只有死路一条 。
安禄山为了能够打破这种僵局,命令驻守陕郡的前锋将领崔乾佑疯狂的进攻潼关,可是一连几个月的时间,崔乾佑的部队就是拿不下潼关,还损失了不少兵马 。镇守潼关的哥舒翰就是想让安禄山的前锋部队被挡潼关之外,兵马弹尽粮绝,无功而返 。
可是,这一年上天似乎格外照顾兴兵反叛的安禄山 。
因为,正当哥舒翰镇守潼关的时候,唐王朝的内部再一次出现了争斗 。宰相杨国忠深深的明白,安禄山反叛的口号是“诛杀奸臣”,虽然这只是安禄山反叛的一个幌子,可是如今长安城几乎所有的部队几乎全部屯集在了潼关,万一哥舒翰变节了怎么办?
手握二十万重兵的哥舒翰这个时候成了杨国忠最为担心的一个人,因为安禄山还在潼关之外,可是手握二十万大军的哥舒翰可是在潼关之内,这些兵马拿下长安城简直就是不在话下,更何况哥舒翰会不会因此用自己的人头来换取大唐王朝的太平?
这一切的一切都使杨国忠不得不挑起一场内斗,一时间,杨国忠在玄宗皇帝的身边吹起了耳边风,玄宗皇帝听了之后,内心也真的一颤,如果哥舒翰真的挥军长安,谁来抵挡?
为了能够防备这种突发情况,玄宗皇帝下令让杨国忠去加强在长安城外的防守,杨国忠便派遣了自己的心腹将领杜乾运临时招募了一万的将领驻守在了灞上,以此来防止哥舒翰反扑长安 。

安史之乱爆发 安史之乱的故事

文章插图
哥舒翰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深谙朝堂规则他自然知道这是杨国忠给了摆了一道,驻守在灞上的士兵不是为了防御安禄山大军的,就是杨国忠派来提防自己的 。尽心竭力镇守潼关的哥舒翰大怒,他上奏玄宗皇帝为了能够保持战线统一,希望能够将灞上的军队指挥权也交给自己,玄宗皇帝欣然允许 。
因为玄宗皇帝此时并不知道杨国忠正在和哥舒翰进行内斗 。
拥有了长安城附近所有统兵之权的哥舒翰,立马让驻军灞上的杜乾运前往潼关议事,杜乾运刚刚抵达潼关,就被哥舒翰下令斩杀,哥舒翰此举没有给宰相杨国忠留下一点面子 。
在盛世王朝的危亡之际,这两个文臣武将居然还有时间内斗,他们俩的内斗无疑让已经岌岌可危的大唐王朝陷入了万死之地 。
与此同时,玄宗皇帝听到了一个消息,安禄山派往陕郡的前锋将领崔乾佑目前只有不到五千的人马,玄宗皇帝亲自下令让驻守潼关的哥舒翰出兵抢夺陕郡,没有人知道玄宗皇帝从哪里得到的这个消息,也没有人知道这次主动出击是好还是坏 。
大家只是知道:君命难违 。
只有哥舒翰心里明白,这一切一定是杨国忠在背后捣鬼 。不仅如此,几天之内玄宗皇帝接连下发了十几道诏书,玄宗皇帝的疯狂举动就是想让哥舒翰出兵 。
无奈之下的哥舒翰在愤怒、郁闷中带领着将近二十万的大军从潼关出征,带兵攻打陕郡 。可是这一次的哥舒翰也许都不会想到,自己正在朝着地狱之门一步一步的迈进,而这地狱之门还一口将长安城瞬间吞噬 。
安史之乱爆发 安史之乱的故事

文章插图
为了能够合理规避风险,哥舒翰在潼关留守了少量兵马,带领了十八万大军前往陕郡,当哥舒翰到达灵宝的时候,停下了行军的脚步,看着眼前的高山峻岭,哥舒翰心里面不止一次的质问自己,这一次一定有埋伏 。
于是,在大军抵达灵宝之后,哥舒翰下令将十八万大军分成了三队:
第一队:哥舒翰带领三万大军亲自北上渡过黄河,占据黄河北岸高地,负责警戒
第二队:王思礼带领五万大军作为前锋部队,沿着嘉峪关小道进军
第三队:庞忠带领十万主力大军,作为后续军团,徐徐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