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纪念|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刘修明:为知识分子寻出路

【爱历史】纪念|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刘修明:为知识分子寻出路
文章图片
刘修明先生(1940-2021)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九三学社社员刘修明先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秦汉史和史学理论研究 , 曾任《史林》副主编、《社会科学报》常务副主编、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 , 代表性著作有《儒生与国运》《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汉光武帝刘秀》《从崩溃到中兴》等 , 编著有《话说中国》(主编)、《毛泽东晚年过眼诗文录》等 。 他曾承担“七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儒生与国运——中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道路” , 这一研究在学术界有广泛的影响 。 2021年2月 , 刘修明先生在上海因病逝世 , 享年80岁 。
2022年2月17日 , 刘修明研究员逝世一周年追思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大会议室举行 。 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马军在发言中谈及发起追思会的原因:“刘修明先生自1963年从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后 , 直至2000年退休 , 始终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服务 。 其间 , 他勤奋钻研 , 成果极为丰硕 , 在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 , 尤其是先秦史领域 , 享有很高的声誉 , 是他那一代人中的佼佼者 。 他为人内敛 , 即使离去之后 , 按照其遗愿 , 也没有举行追悼会或告别式 , 而是很快火化 , 不愿给众人添麻烦 。 但是 , 我们这些他昔日的挚友、同事、晚辈和读者 , 总是想着能尽可能多地、尽可能长地把他留住 , 所以便有了今天的追思会 。 对我们历史研究所来说 , 首先不仅同人获奖是非常重要的 , 不仅成果的出版是非常重要的 , 而且老同人的离世也是非常重要的 。 特别是像刘先生那样 , 把一生都献给了历史所的资深学者 , 这更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 , 所以我们要在这里郑重地缅怀他 , 重温他的事迹 。 ”
【爱历史】纪念|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刘修明:为知识分子寻出路】马军研究员为刘修明先生编纂了纪念册 , 并写作《永怀刘修明老师》一文缅怀前辈 。 他表示:“我和刘先生同样都出自工人家庭 , 从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后 , 也长期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服务 , 我和他的人生轨迹确有不少暗合之处 , 尽管在学术业绩上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 我甚至在他的身上也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 从一而终 , 将一生与历史学和历史研究所紧紧地连在一起 。 ……此外 , 刘老师生前对我平易近人 , 毫无他同辈人中某些大学者的架子 , 这一点对我也有很深的影响 。 ”
【爱历史】纪念|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刘修明:为知识分子寻出路
文章图片
部分与会者合影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吴前进在上世纪90年代初曾是刘先生授过课的历史所研究生 。 吴前进回忆道 , 当年她听课时 , 刘修明先生50岁出头 , 对学生特别友善与平和 , 把学生当作朋友来推心置腹 。 她记得刘先生很推崇的学人是历史所同仁王守稼先生 。 “刘先生看淡了个人名和利 , 读书写作是他人生最大的快乐 。 ”
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张剑提到 , 自己初来所工作时刘先生还未退休 , 令他印象较深的是刘先生对传统茶文化深有研究 。 张剑提议为刘先生编一本人物大事记 , 将他在学术活动之外的社会事务(如出版编辑等)事迹也记录下来 。
历史所同人程念祺副研究员与刘修明先生相识较早 , 刘先生后来曾邀请他参加“话说中国”丛书的编写 , 他也积极参加 。 在写作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 , 经常能得到刘先生的指点与鼓励 。 “刘先生话不多 , 但在丛书写作过程中总能点到要害 , 指点迷津 。 刘先生退休后就过起了田园生活 , 他总是到太湖边上长住休养 , 同时也将这些生活点滴写成随笔小文在《新民晚报》等报刊上发表 。 ”
历史所老同人汤仁泽副研究员与刘修明先生结缘也很早 , 其父汤志钧先生与刘先生是老同事 , 刘先生曾带着自己儿子到汤家来做客 。 30多年后 , 自己也与刘先生成为同事 , 在古代史研究室里共事 。 刘先生主编的“话说中国”丛书也曾邀请他参与编写其中的一卷 。 尤为难得的是 , 在2013年上海社科院举办的纪念汤志钧先生学术成就的一次会议上 , 刘先生仗义执言 , 述说往事真相 , 令人感动 。
《解放日报》资深编辑司徒伟智先生则深情回忆了当年与刘修明先生在上海市委写作组共事的若干情景 。 “修明兄具有宽容的品格 , 对人包容 。 ”“徐家汇学员班的青年学员要向他请教问题 , 他都不遗余力 , 亲自给予指导、答疑解惑 。 ”1978年重新投入史学研究工作之后 , 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80年代初期我在《解放日报》理论部工作 , 修明兄常来报社编辑部商讨 。 有一次理论部的负责人赞扬修明兄从来都不浪费时间 , 经常从理论部弃置的旧报纸里搜集有用的学术资料 。 大家一致认为刘先生一心向学 , 分秒必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