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有些成语,无论其文字、结构还是意义,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变化。如出自《诗经》的「桃之夭夭」,明朝时就以谐音方式变为「逃之夭夭」,意思全变了;又如出自《庄子》的「每下愈况」,早在宋朝时其结构就错序为「每况愈下」,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害群之马」从语源上说也源出《庄子》,但原来却是写作「害马者」的,其结构形式和意义也都有所变化。
「害马者」出自《庄子.徐无鬼》。黄帝等七个高人去具茨山寻访一个叫大隗的至人,迷路了,找不到问路之人,只遇见一个牧马小童,就试着向他问路。不料小童不但知道具茨山,还知道至人在哪里。黄帝很是惊讶,进而向他请教「为天下」的大问题。小童遂以「牧马」喻之:「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认为治理天下和牧马是一个道理,只要除去那些危害马的东西就可以了。文章说:「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他从小童的话里似领悟了「为天下」的真谛,于是不再去找至人,而对牧童恭敬地再拜稽首,称之为「天师」就回去了。
文章插图
徐悲鸿画马
牧马小童或可视为庄子的化身,所说的「害马者」,就是成语「害群之马」的语源。
晋郭象注「害马者」为「马以过分为害」(意谓牧马如若超过了马的自然本性就是有害的),唐成玄英疏为「谓分外之事也。夫治身莫先守分,故牧马之术,可以养民」(所谓害马者就是指马自然本性之外的东西。治身的首要是守住人的自然本性,所以牧马的方法可以用来养民)。这是道家所主张的「无事」「无为」思想,意谓养民的要旨,在不过多地生事与扰民。这便是「害马者」的意思—超过马的自然本性的东西对马是有危害的。而「害群之马」却是专指对马群造成危害的某一匹马,这就与「害马者」所要传达的意思完全不同了。北周王褒〈太傅燕文公于谨碑铭〉中有「国无害马之伦」(《艺文类聚》四六826 )的说法,这个「害马之伦」的意思与「害马者」倒是比较接近,只是这个说法后来没有被沿用下来。
文章插图
「害马者」被改写为「害群之马」,始见于北宋刘安世〈应诏言事〉:「盖此等行为巇崄 ,若小得志,则复结朋党,恣其毁誉,如害群之马,岂宜轻议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引刘氏《尽言集》)刘安世改写了庄子原文,很明显是借马来说人事,是一种比喻手法,说的并不是马。
文章插图
据牧民所说,马虽有优劣,但无论烈马还是驽马,就其对整个马群而言,是不会造成什么危害的,所以不会有什么「害群之马」。其实不但是马,其他动物,如牛羊,也一样,也不会有什么「害群之牛」或「害群之羊」。唯有人,才会对人类或人群造成程度不等的各种危害,所以刘氏借说马以喻人事,就把「害马者」改写成了「害群之马」。就字面义而言,此诚为误改,因为如牧民所说是没有「害群之马」的。但虽说是误改,如今却早已约定俗成,只是要明白,这只是一种借喻,其字面义在义理常识上是不能成立的。
如今一些辞书和成语词典,有释「害群之马」的字面义为「危害马群的劣马」或「危害马群的马」的。此类释义其实可以不必,因为如前所说,这不合实情,马并不会对马群造成什么危害。人们使用这个成语,用的也一直只是它的比喻义,如茅盾《子夜》第五章所说的「我在厂里好比是一家之主,我不能容忍那种害群之马」,杨沫《青春之歌》的「赶走害群之马的走狗」等,都是用来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之人的。鲁迅也曾在《两地书》中戏称许广平为「你这一匹『害群之马』」(二四),或省称「害马」(三四),或单称「马」(四一),指的也都不是马,而是人。
【【汉字里的中国】害群之马,其实与马无关?】所以,「害群之马」是一条只用其比喻义的成语,与马是无关的。所谓「害群之马」,其实就是「害群之人」。
- 好做|晒武汉3口之家午餐,好吃又好做,花钱不多家人吃得香从不点外卖
- 俞军|俞见|咏春
- 营养均衡|冬瓜丸子汤
- 初评|武汉48人入围!这项工艺美术活动初评名单公示
- 新德里|印度新德里壁画艺术丰富民众生活
- 蒜片|西芹炒白干
- 培根|海鲜意大利面
- 爱儿|油豆腐配川味腊肠
- 桃胶|桃胶银耳羹
- 童话公主|糯米粑粑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