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龙城飞将在 但使龙城飞将在的下一句

内容导航:

  • "但使龙城飞将在
  • 但使龙城飞将在后面一句是什么

一、"但使龙城飞将在王昌龄的《出塞》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的大作,借汉朝来比喻唐朝,而这样的现象在唐诗中很常见 。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开篇就有:"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
"但使龙城飞将在 但使龙城飞将在的下一句

文章插图
大汉王朝是封建王朝中实力很强的朝代,对后世影响颇深,所以汉代的帝王将相、后宫妃嫔、文学大牛、艺术等,都作为征引的对象出现在唐代诗人的诗歌中 。这是唐代的诗人用"以汉喻唐"的方式曲线议国,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认同感,或用委婉的方法来批判统治阶级,既是以大唐比之大汉的文化自信,也是延续自大汉的民族自豪 。
"但使龙城飞将在 但使龙城飞将在的下一句

文章插图
"以汉喻唐 "现象出现的原因"以汉喻唐"是唐代诗人使用典故的一种习惯,究其原因,首先是一种民族自豪感的体现 。汉代我国历史上国力异常强盛的朝代,在疆域上实现了大一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同时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如此大的盛世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抹亮色 。因为汉朝的强盛青史留名,所以唐人才喜欢拿自己生活的唐朝来和大汉做比较,而这种现象在边塞诗中出现的较多 。
"但使龙城飞将在 但使龙城飞将在的下一句

文章插图
唐代统治者的崇汉心理,引发民族自豪感
首先,这和唐代统治者对于强汉的向往以及对汉民族的认同有关 。上文已经提到,汉朝是我国封建历史上的一抹亮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这让大汉名留青史 。所以,在李渊起兵之时,就有人拿汉高祖刘邦与之相较,而李渊也乐得接受 。所以,唐代的统治者在建国之初就有了比拟强汉的意识 。连《全唐诗》中唐代帝王祭祀宗庙时的祭词都有对汉朝的歌颂,比如《仪坤庙乐章 · 昭升》中有:"尧坛凤下,汉室龙兴 ",《汉宗庙乐舞辞 ·灵长舞》中有:"天降祥,汉祚昌",都是对汉朝国事的歌颂 。而祭祀宗庙之词写成这样,是对统治者的最高传达 。
"但使龙城飞将在 但使龙城飞将在的下一句

文章插图
此外,唐朝等善于纳谏的君主,善于反思历史、喜欢汉代文学,也为唐诗中出现"以汉喻唐"的现象提供了助力 。因为,中国古代是君主专制的社会,君主的个人意识对国家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巨大的,还体现在了文学艺术方面 。唐代官方对汉朝的推崇,对唐代文人创作的概念有很大的影响,使得他们也秉持着对汉代的激赏、承继于大汉的民族骄傲感进行文学创作 。比如,王维的《使至塞上》:"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所用的虽然是汉代大将窦宪大败匈奴的事迹,但是其目的却是借此来夸奖崔希逸大败吐蕃的战功 。
"但使龙城飞将在 但使龙城飞将在的下一句

文章插图
唐代士人阶层对汉代文学的激赏,与唐代统治阶层的崇汉心理相一致
再者,"以汉喻唐"出现的原因,也和唐代士人阶层对汉代文学的激赏与唐代统治阶层的崇汉心理相一致有关 。唐代国力强盛,所以唐代的文人也有傲骨,虽有对汉朝的崇拜,但是也致力于证明唐代和汉代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 。比如,王勃有"唐承汉统说":"自黄帝至汉,并是五运真主,五行己遍,土运复归,唐德承之,宣矣 。"意思是说唐代的国运承继于大汉 。
"但使龙城飞将在 但使龙城飞将在的下一句

文章插图
而且,唐代诗人也丝毫不吝啬表达读汉代文人、文学的喜爱,还常以汉人自喻 。比如,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和白居易所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其中的"新"就是相较于汉代乐府而言的;而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其中的"古文"指的就是汉代的文章 。而且很多耳熟能详的大汉人物,都出现在了唐诗中 。比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军李广" 。
"但使龙城飞将在 但使龙城飞将在的下一句

文章插图
唐代诗歌文学的发展自魏晋南北朝以来,诗歌文学开始了自觉的觉醒
同时,唐代时候诗歌文学的发展,自魏晋南北朝以来,诗歌文学开始了自觉的觉醒 。诗歌艺术的发展,自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的创作观点后,指出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观点和精神,受作者本人品质、气性的影响,中国的诗歌就开始了文学的自觉,开始变为逐渐塑造自身的审美,而唐代的文学发展也受此影响 。大唐的诗人们开始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都借由诗歌这一载体,而表现出来,所以当时的"崇汉心理",也在唐代诗人的诗歌中表现了出来,于是"以汉喻唐"的用典形式大量出现在唐诗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