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本社】咖啡与手机,都只能算是一个金融产品,瑞幸与锤子( 四 )


中国实体产业确实不如欧美国家成熟 , 在大多数行业 , 都存在体验、服务、管理、资本等诸多问题 。 互联网创业者就抓住实体产业的弱点 , 然后凭借庞大的金融资本 , 对实体企业形成降维打击 。 假如实体企业一年只能开30家店 , 但互联网创业者可以开出3000家 。 实体企业追求盈利 , 互联网创业者大规模补贴图谋抢占市场 。
美国、日本的实体企业为什么不会被补贴降维打击?美国、日本的实体商店体验服务做得很好 , 金融模式如果不深挖产品和服务质量 , 仅依靠门店扩张很难将其击败 。
在中国 , 为什么体验做到极致的星巴克还被瑞幸降维打击?最重要的原因是欧美国家的股市和实体产业的制度非常健全 。 自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 , 美国各个行业基本上都形成了规范健全的制度体系 。 具体来说 , 瑞幸绝对不敢在美国这样疯狂扩张 , 因为如果咖啡质量没有控制好 , 一旦出现卫生安全事故 , 瑞幸将遭到重罚 。
又如 , 美国有着严格的汽车召回制度 。 中国的互联网造车企业在美国很难生存 , 他们造出来的车并非一卖了之 , 还得对后续的安全及召回负责 。
如此一来 , 美国的互联网创业者、实体企业创业者 , 都必须关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本身 , 而不是意味着追求市场规模和上市退出 。 虽然他们也采取金融模式 , 也上市套现 , 但是他们对产品质量 , 尤其是涉及到安全、健康的产品绝对不敢掉以轻心 。
另外一个制度就是股票制度 。 美国的金融监管、退市机制及惩罚制度都非常严格 , 上市公司一般会比较珍惜上市的机会 , 即使退市不少也是选择主动回购 。 实体产业和股票市场的完善制度 , 降低了美国资本的荒蛮程度 , 逼迫创业者更加关注产品和技术 , 将资本与产品、市场与技术相对有效地结合起来 。 如此 , 金融才能真正服务于实体 。
倘若股票制度和产业制度不完善 , 互联网金融资本假以服务实体之名 , 行收割实体经济之实 。 金融资本席卷实体产业 , 正常的产业经营被冲击 , 大量门店被挤压 , 市场供给失衡 , 商品价格扭曲 , 甚至连租房价格都被哄抬 , 一些实体制造商因误判而盲目扩张 。
资本收割之后 , 留下的是实体产业的断壁残垣 , 以及被践踏的行业信誉 。 共享单车的狂欢 , 冲击了单车制造商 , 大量应收账款成为坏账 , 严重打击了实体制造 。
三、假以自由之名 , 行垄断特权之实
互联网大佬还是小弟的年代 , 互联网企业备受质疑 , 创业者除了以技术攻城略地之外 , 也不忘实时带上一锅“鸡汤” , 到处喂养实体企业 。 鸡汤的味道二十年未变 , 无外乎是自由、开放、共享、平等、协作、专注、极致 。
在互联网攻占权力堡垒的年代 , 互联网企业化身为白马骑士 , 而当互联网坐拥十亿网民时 , 互联网企业开始放弃了“不作恶”的主张 , 垄断特权“黄袍加身” 。 中国互联网企业最大的优势 , 不是技术 , 也不是运营 , 而是中国的人口红利 。 微信、支付宝、京东都享受了极致的人口红利 。 曾经以为淘宝是中国网民红利的极限 , 当50、60后用上智能手机之后 , 拼多多、抖音再次刷新人们对互联网产品的认知 。
享受着庞大人口红利的互联网公司重运营 , 而轻技术 。 中国没有互联网公司愿意砸钱开发浏览器、操作系统 。 当然 , 开发这种产品存在重复造车之嫌 , 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深度也非常有限 。 投行及创业者会选择短平快项目 , 回避需要技术沉淀的领域 。 一个浏览器的研发费用过百亿;有百亿资金 , 投行会选择再造一个美团、拼多多、滴滴打车或其它 。
与实体企业相比 , 互联网企业享受着各种假以资本服务于实体、支持技术创新的特权 。 以共享单车为例 , 实体租车店以及任何商贩 , 如果将车辆或摊位随意摆放 , 都将遭受罚款 。 为什么共享单车可以例外?政府理应对共享单车征收道路占用费 , 以及对满大街丢弃的单车予以罚款 。 如此共享单车还能如此疯狂收割实体租车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