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数学传统最悠久的国家吗?

小编来今天给同学们带来的趣味数学故事是:你知道数学传统最悠久的国家吗? 。
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 。
故事适合年级:小学【你知道数学传统最悠久的国家吗?】趣味小故事:数学在人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息息相关 。下面是求学网数学网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数学传统最悠久的国家,供大家参考!
中国数学一开始便注重实际应用,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完全是自己独创的方式和方法 。形数结合,以算为主,使用算器,建立一套算法体系是中国数学的显著特色;“寓理于算”和理论的高度精炼,是中国数学理论的重要特征 。
10进位位值制、甲子纪年法、规矩作图等有强大的生命力,经历三四千年沿用至今,充分说明了中国是数学传统最悠久的国家 。
在中国数学的形成时期的第二阶段,中国与印度有着文化交流,中国古代的算术和代数学对印度数学有很大的影响 。后者也偏重于量与数的计算方法,通过阿拉伯传到欧洲后,放出异常的光彩 。西洋数学史家一般认为近代数学的产生应归功于印度数学的贡献,实际上中国古代数学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
在原始社会后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建立了10进制,至迟到春秋战国之际,在计算中又普遍使用了算筹 。在数学上,仅就发明完善的10进位位值制这一记数法来说,中国对人类文化已经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可以与“四大发明”相媲美 。马克思称10进位位值记数法为“最妙的发明之一”,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奇怪的是,忠实于表意原则而不使用字母的文化,反而发展了现代人类普遍使用的10进位的最早形式,如果没有这种10进位制,就几乎不可能出现我们现在这个统一化的世界了” 。
有史可考的确凿证据是,公元前14世纪的殷代甲骨文卜辞中的很多记数的文字 。大于10的自然数都用10进位制,没有例外 。殷人向后世人一样,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13个单字记10万以内的任何自然数 。例如记2656作“二千六百五十六”,只是记数文字的形体和后世的文字有所不同 。也用合文,但字形同甲骨文不一样 。
用算筹来记数和作四则运算,很可能在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已经开始了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劳动人民创造了便于计算的工具 。算筹是为了进行繁杂的数字计算工作而创造出来的,它不可能是原始公社时期里(例如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的产物 。
算筹一般是由竹制成的签子 。秦以前算筹的粗细、长短因史科缺乏,现在无法考证 。公元1世纪时,汉代的算筹长合13.8厘米,径合0.69厘米;公元7世纪时,隋代的算筹长约合8.85厘米,广约合0.59厘米 。可见计算用的算筹渐渐改得短小,运用起来比较方便 。
古代算筹的功用大致和后世的算盘珠相仿 。5以下的数目,用几根筹表示几;6、7、8、9四个数目,用一根筹放在上面表示五,余下来的数,每一根筹表示一 。表示数目的算筹有纵横两种方式,表示一个多位数就象现在用数码记数一样,把各位的数目从左到右横列,但各位数目的等式须要纵横相间 。个位数用纵式表示,十位数用横式表示,百位、万位用纵式,千位、十万位用横式 。算筹记数的纵横相间制传到宋元时期没有改变 。
算筹记数确实能够实行位值制记数法,为加、减、乘、除等的运算建立起良好的条件 。优越的10进位位值制记数法和当时较为先进的筹算制,使中国数学在计算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秦汉时)的分数四则运算,比例算法,开平方与开立方,盈不足术,“方程”解法,正负数运算法则;5世纪的孙子剩余定理,祖冲之圆周率的测算;7世纪的3次方程数值解法,7~8世纪的内插法;11~14世纪的高次方程数值解法,贾宪三角,高次方程组的解法,大衍求一术,高阶等差级数求和;13世纪以后的珠算,等等 。
中国古代数学称为“算术”,其原始意义是运用算筹的技术 。这个名称恰当地概括了中国数学的传统 。筹算不只限于简单的数值计算,后来方程所列筹式描述了比例问题和线性问题;天元、四元所列筹式刻画了高次方程问题 。等式本身就具有代数符号的性质 。
对于中国数学中的程序化计算,最近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学的兴趣和注意 。有人形象地把算筹比喻为计算机的硬件,而表示算法的“术文”则是软件 。可见中国数学传统活力源远流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