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气象站」探寻OpenAI“拯救世界”背后的真相,混乱?商业化?记者深入总部


「产业气象站」探寻OpenAI“拯救世界”背后的真相,混乱?商业化?记者深入总部
文章图片
用“出道即巅峰”来形容OpenAI一点也不为过 。
2015年10月 , 硅谷“钢铁侠”ElonMush和传奇投资人SamAltman揽入10亿巨资 , 挥手成立了这个AI梦工厂 。
除了众星云集的投资人团队 , OpenAI还吸引来了一批技术界的大牛 。 硅谷知名fintech创业公司Strip的前首席技术官GregBrockman , 师从人工智能教父GeoffreyHinton的IlyaSutskever , 来自多个顶尖大学的研究员等等 , 都成为了OpenAI的第一批造梦师 。
“成为第一个实现‘通用人工智能’ , 并确保这一科技能造福全世界 。 ”OpenAI来势汹汹 。
独立、超前、透明、忠于全人类——这是这家非盈利机构的最初定位 。
2017年8月 , OpenAI开发的Dota人工智能首次在1v1对战中打败顶级人类玩家 。
2019年4月 , OpenAI以2:0击败了Dota2世界冠军OG 。
这还只是OpenAI成就的一小部分 。 从成立到现在 , OpenAI成果颇丰 , 似乎正在稳健地向实现“通用人工智能”这一目标前行 。
而在另一边 , 2019年2月 , ElonMusk宣布 , 由于在公司发展方向上存在分歧 , 他将与公司分道扬镳 。
2019年3月 , SamAltman辞去了创业加速器YC总裁一职 , 成为OpenAI的首席执行官 。 同月 , OpenAI通过设立“封顶利润”部门 , 摆脱了非营利组织的地位 。
2019年7月 , OpenAI宣布将接受微软的10亿注资 , 正适成立合作关系 。
OpenAI似乎正在一步步向商业化边缘 。
我们不经要问 , 在这短短4年多时间 , OpenAI究竟经历了什么?
「产业气象站」探寻OpenAI“拯救世界”背后的真相,混乱?商业化?记者深入总部
文章图片
而更重要的是 , 在一个个另外界惊叹的研究成果背后 , OpenAI又到底离“通用人工智能”还有多远呢?
深挖OpenAI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 问题的答案神秘而有趣 。
尽他们所能 , 做最好的事情OpenAI位于旧金山第18街和福尔松街的交叉口 , 平平武无奇的建筑很难让人联想到背后的庞大野心 。
很少有人进入过OpenAI的办公楼 。 MIT科技评论采访人员KarenHao是得以一度庐山真面的幸运儿之一 。
KarenHao在今年年初来到OpenAI , 对这些科技狂人men进行了一次专访 。
“在室内 , 空间光线充足 , 通风良好 。 一楼有几个公共空间和两个会议室 , 其中一个用于大型会议 , 叫做‘太空漫游’;另一个 , 更像是一个装修好的电话亭 , 叫做‘无尽的玩笑’ 。 这是我访问期间被限制的地方 。 “Karen如此描述这一次特殊的采访 。
在首席技术官GregBrockman和Karen的访谈中 , 这位科技狂人如此回忆他当时决定加入OpenAI的原因 。
“马斯克当时和我说 , ‘我想清楚了 。 通用人工智能可能很遥远 , 但如果事实不是这样呢?如果通用人工智能可能在未来五到十年内实现呢?即使这种几率只有1%或0.1% , 我们不应该仔细考虑一下吗?’他的这席话引起了我的共鸣 。 ”
「产业气象站」探寻OpenAI“拯救世界”背后的真相,混乱?商业化?记者深入总部
文章图片
起初 , OpenAI研究院们的探索可谓天马行空 , 公司的扁平化结构更是进一步促成了这样的局面 。
然而 , 这样的随性探究也导致了大方向的模糊 。
2016年5月 , 在一位Google研究员访问完OpenAI后表示 , 没人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 其实OpenAI团队自己也不太清楚 。 他们的目标是 , “尽他们所能 , 做最好的事情” 。 实在有些模糊 。
”到2017年3月 , 也就是15个月后 , 领导层意识到是时候更加集中目标了 。 因此 , Brockman和其他一些核心成员开始起草内部文件 , 为通向通用通用人工智能铺平道路 。
“但是 , 该过程很快暴露出致命的缺陷 。 当团队研究该领域的趋势时 , 他们意识到维持非营利性在财务上是站不住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