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 二 )


“天地之性”超出了人的眼界,将万民视为“吾同胞”,将万物视为“吾与” 。而“气质之性”则是从个体的角度出发,会受到私欲的干扰 。“天地之性”像水,“气质之性”像冰,从同一的角度看,它们都是性;但从差异的角度看,“天地之性”像水一样清通无碍、流动自如,“气质之性”则像冰一样,凝结不动、滞于形体 。所以张载才说“天性在人,正犹水性质在冰” 。

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

文章插图
张载用“气质之性”来调和孟子与荀子的对立
“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从张载的论述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他的天人合一思想 。张载认为天不仅决定了人的“体”,还决定了人的“性”,人就是天的产物,天人一体 。他说:
“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 。”
“太虚”就是气本,用气本论来说明天道,此所谓“阴阳气也,而谓天”;“气化”,是用气化论来说明地道,此所谓“刚柔质也,而谓地”;“合虚与气”就是合气本与气化,用来说明人体和人性,其中人性之本在于德,此所谓“仁义德也,而谓之人” 。
对于人来说,他具备感知外物的能力,也就是知觉 。张载把知觉分为两种,一种是依赖于感官的见闻之知,另一种是基于人性的德性之知 。见闻之知的对象是事物,它需要等待事物来与自己相感才能产生,往往会执着于物我之分,从而看不到天人合一的关系 。见闻会把“我”视为与外物不同的东西,彼此间绝对对立起来 。然而,张载认为天地是我的父母,万民是我的同胞,万物是我的伙伴,执着于见闻的对立便是“下愚” 。如果我们反过来穷理尽性,思考性与天道的关系,便可领悟到我的“性”是天道所赋予的,我跟万物一样,都是气化而生,所以它们的“理”跟我的“性”都是同一的 。
【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只有上升到“德性之知”,才能超出物我之分,越过见闻的狭隘视界,知道天人合一的道理 。因此,张载说:
“今盈天地之间者皆物也,如之据己之闻见,所接几何,安能尽天下之物?”
“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 。”
“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 。”
这里其实已经隐含着朱熹与陆九渊的对立了,陆九渊诘难朱熹“支离”,也就是说他执着于见闻,要格尽天下万物之理;朱熹则说陆九渊近禅,只知道尽心知性,但缺了道问学的功夫 。
在张载的体系中,理学与心学的对立体现在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的对立 。张载认为德性之知比见闻之知更深刻,见闻之知是世人都能达到的——大家都可以通过学习来多闻广见,但只有圣人才能返回内心去存心尽性,领悟天人合一,所谓“知性知天,则阴阳、鬼神皆吾分内 。”知在修行中地位甚为关键,“知包着心性识,知者一如心性之关辖然也 。”只有通过知,才能够守住心性 。
张载虽然强调德性之知,但他并不像心学家那样绝对的否定见闻之知,他说:
“闻见不足以尽物,然又须要他 。耳目不得是木石,要他便合内外之道,若不闻不见又何验 。”
“穷理亦当有渐,见物多,穷理多,如此可尽物之性 。”
德性之知虽然不依赖于闻见,但耳目闻见可以连接内在的心性与外在的事物,可以“合内外之德” 。但闻见毕竟狭隘,如果执着于它,便会“拘管局杀心”,阻碍人穷理尽性,领会不到天人合一的道理 。
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

文章插图
张载认为只有德性之知才能领会天人合一
张载想要为天地立的是什么“心”?我们发现,张载的体系是一个从天道到人性,又从人性返回天道的结构 。他以天道为逻辑起点,然后论述气是如何生化成为万物与人体,接着从人体进入到心性领域中,指出人具有纯粹至善的“天地之性”和成形后的“气质之性”,人需要变化气质,以回归至善 。而变化气质的核心在于“知” 。知分为“德性之知”和“见闻之知”,前者能够穷理尽性,领悟天人合一,从而促使人去变化气质,恢复“天地之性”;后者执着于见闻,难以穷尽万物之理,但也能“合内外之德” 。因此,既要尊德性,也要道问学 。
在张载的天道体系里,人其实是很渺小的,因为他们只是无穷宇宙中的一粒 。但张载并不像宗教一样,贬低人的价值,他也强调“道不远人” 。如果离开了人去谈天论地、说玄说幻,这并不是真正的大道 。大道要以人为本,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