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独家版权即将到期,网易阿里抖音强敌环伺,腾讯音乐要往哪里走( 四 )


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 , 腾讯音乐频频在外部寻求突破 , 先后与快手、B站和抖音等平台达成版权合作 。
不过 , 在这些商业模式的探索中 , 腾讯音乐都需要在“腾讯”的身份标签下做出谨慎选择 。
内部各自为战
音乐产品的用户有一定特殊性 , 他们一旦喜欢某款产品 , 除了喜欢功能之外 , 还会喜欢产品调性和社群氛围 。 这就意味着 , 音乐集团进行内部产品整合时 , 会面临更大阻力 。
最明显的例子是阿里巴巴 。 2013年收购虾米音乐之后 , 阿里成立音乐事业部 , 正式进军音乐产业 。 随后阿里收购天天动听 , 并于2015年成立阿里音乐子公司 , 高晓松出任董事长 。 拥有虾米音乐和天天动听这两款优秀产品 , 阿里音乐本来有着不错的市场和竞争基础 。
2016年阿里音乐改版天天动听 , 将其变为囊括音乐播放器、粉丝社交、直播等功能的“阿里星球” , 不但功能复杂化 , 而且产品调性全改 , 收获大量用户差评 , 最终没有坚持几年就黯然离场 。 在这个过程中 , 阿里损失的不只是一款优秀产品 , 还有大量转投其他平台的用户 。
有阿里的教训在前 , 腾讯明显谨慎了很多 。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组建后 , QQ音乐、酷狗音乐和酷我音乐这三款产品依然保持着运营独立性 , 没有随意改头换面 , 也没有整合成一款产品 。
不过随之而来的是 , 在腾讯音乐内部一直存在着各自为战的局面 , 几块重要业务部门独立性很高 , “音乐 , 秀场 , 版权和产品 , 各玩各的 。 ”前述QQ音乐离职员工告诉《中国企业家》 , 直到2019年下半年 , 这种情况才有所好转 。
借由并购产生的公司 , 内部整合是必然结果 , 进展速度关乎公司运营效率、业务调整和营收数据 , 过于强调独立性 , 会带来负面结果 。
当腾讯进入开源节流周期之后 , 连花钱大户腾讯视频的亏损都在大幅收窄 。 腾讯音乐作为重要的成本支出中心 , 应该在内部整合、降本增效上显示出更明显进步 。
如何说服用户付费
去年四季度 , 腾讯在线音乐服务的移动MAU(月活跃用户数)为6.44亿 , 与2018年同期持平 , 社交娱乐服务的移动MAU为2.22亿 , 同比下滑2.6% 。
腾讯音乐是国内市场的领导者 , 这两项数据的变化 , 体现了整个行业的大趋势 。 免费用户市场已经面临增长瓶颈 , 在获取新用户层面有重大突破之前 , 提升付费用户转化率和单一用户付费金额 , 是腾讯音乐的核心任务 。
实际上 , 这也是腾讯音乐当下的战略重点 。
新一季财报发布后 , 彭迦信表示“集团向付费流媒体模式的战略转型初见成效” 。 2019年下半年腾讯音乐付费用户数增速加快 , 四季度付费用户3990万人 , 同比增长47.8% , 为公司上市以来的新高 。
尽管付费用户同比有所增长 , 但是付费转化率依然很低 。 2019年四季度腾讯在线音乐付费率只有6.2% 。 与之对比的是 , 腾讯音乐的股东Spotify , 目前拥有超过1亿付费用户 , 用户付费率超过46% , 来自付费用户的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的近90% 。
所以腾讯音乐在如何说服用户花钱这件事上 ,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单纯依靠大手笔购买版权 , 效果已经很难大幅提升 , 培养国内原创音乐是一条成本更低的路径 。
从2014年QQ音乐与华纳的合作开始 , 腾讯就强调这类合作不是简单的版权分发业务 , 而是共同探索数字音乐的新业务模式 。
汤道生当时给QQ音乐的定位是开放性平台 , 通过版权采买的方式连接唱片公司、艺人、音乐从业者和用户 , 依靠用户的付费试听和下载 , 弥补传统唱片销售衰退的损失 , 支持原创音乐创作和音乐产品制作 。
2017年7月 , 腾讯音乐推出音乐人计划时 , 彭迦信说未来3年的目标是为中国原创音乐人创造5个亿收入 , 最终建立规范良性的商业机制 。
按照这个进度 , 今年应该是音乐人项目收获成果的年份 。 但截至最新一期财报 , 腾讯并未公布音乐人计划的详细收入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