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剩余定理的应用实例——韩信点兵

小编来今天给同学们带来的趣味数学故事是:中国剩余定理的应用实例——韩信点兵 。
【中国剩余定理的应用实例——韩信点兵】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 , 开发智力 , 培养探索能力 , 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 。
故事适合年级:小学【中国剩余定理的应用实例——韩信点兵】趣味小故事: 物不知其数问题出自一千六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 。原题为:"今有物不知其数 , 三三数之二 , 五五数之三 , 七七数之二 , 问物几何?"
这道题的意思是:有一批物品 , 不知道有几件 。如果三件三件地数 , 就会剩下两件;如果五件五件地数 , 就会剩下三件;如果七件七件地数 , 也会剩下两件 。问:这批物品共有多少件?
变成一个纯粹的数学问题就是:有一个数 , 用3除余2 , 用5除余3 , 用7除余2.求这个数 。
这个问题很简单:用3除余2 , 用7除也余2 , 所以用3与7的最小公倍数21除也余2 , 而用21除余2的数我们首先就会想到23;23恰好被5除余3 , 所以23就是本题的一个答案 。
这个问题之所以简单 , 是由于有被3除和被7除余数相同这个特殊性 。如果没有这个特殊性 , 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 , 也更有趣儿得多 。
我们换一个例子;韩信点一队士兵的人数 , 三人一组余两人 , 五人一组余三人 , 七人一组余四人 。问:这队士兵至少有多少人?
这个题目是要求出一个正数 , 使之用3除余2 , 用5除余3 , 用7除余4 , 而且希望所求出的数尽可能地小 。
如果一位同学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类问题 , 也能利用试验加分析的办法一步一步地增加条件推出答案 。
例如我们从用3除余2这个条件开始 。满足这个条件的数是3n+2 , 其中n是非负整数 。
要使3n+2还能满足用5除余3的条件 , 可以把n分别用1 , 2 , 3 , …代入来试 。当n=1时 , 3n+2=5 , 5除以5不用余3 , 不合题意;当n=2时 , 3n+2=8 , 8除以5正好余3 , 可见8这个数同时满足用3除余2和用5除余3这两个条件 。
最后一个条件是用7除余4.8不满足这个条件 。我们要在8的基础上得到一个数 , 使之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
为此 , 我们想到 , 可以使新数等于8与3和5的一个倍数的和 。因为8加上3与5的任何整数倍所得之和除以3仍然余2 , 除以5仍然余3.于是我们让新数为8+15m , 分别把m=1 , 2 , …代进去试验 。当试到m=3时 , 得到8+15m=53 , 53除以7恰好余4 , 因而53合乎题目要求 。
我国古代学者早就研究过这个问题 。例如我国明朝数学家程大位在他著的《算法统宗》(1593年)中就用四句很通俗的口诀暗示了此题的解法:
三人同行七十稀 , 
五树梅花甘一枝 , 
七子团圆正半月 , 
除百零五便得知 。
"正半月"暗指15."除百零五"的原意是 , 当所得的数比105大时 , 就105、105地往下减 , 使之小于105;这相当于用105去除 , 求出余数 。
这四句口诀暗示的意思是:当除数分别是3、5、7时 , 用70乘以用3除的余数 , 用21乘以用5除的余数 , 用15乘以用7除的余数 , 然后把这三个乘积相加 。加得的结果如果比105大 , 就除以105 , 所得的余数就是满足题目要求的最小正整数解 。
按这四句口诀暗示的方法计算韩信点的这队士兵的人数可得:
70×2+21×3+15×4=263 , 
263=2×105+53 , 
所以 , 这队士兵至少有53人 。
在这种方法里 , 我们看到:70、21、15这三个数很重要 , 稍加研究 , 可以发现它们的特点是:
70是5与7的倍数 , 而用3除余1;
21是3与7的倍数 , 而用5除余1;
15是3与5的倍数 , 而用7除余1.
因而
70×2是5与7的倍数 , 用3除余2;
21×3是3与7的倍数 , 用5除余3;
15×4是3与5的倍数 , 用7除余4.
如果一个数以a余数为b , 那么给这个数加上a的一个倍数以后再除以a , 余数仍然是b.所以 , 把70×2、21×3与15×4都加起来所得的结果能同时满足"3除余2、用5除余3、用7除余4"的要求 。一般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