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垃圾养育的微生物,能帮我们吃掉塑料垃圾吗?

塑料污染的问题日益严峻 。 除了减少浪费、循环利用等耳熟能详的措施之外 , 科学家还为我们找到了一个得力的盟友——微生物 。 有些微生物已经演化出了“吃掉”一些塑料的能力 , 或许很快就能协助我们减少塑料垃圾 , 建设更加绿色的循环经济 。
环顾四周 , 从你正在使用的手机、电脑 , 到身上穿的衣服、鞋子 , 再到房间里的食品包装、生活用品、家电……它们大多含有塑料 。 这种有机高分子材料早已成为了绝大多数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 。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 , 全球塑料产量几乎每年都在增加 , 在2020年达到了3.67亿吨之巨 。 但是 , 大部分塑料在完成使命之后 , 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 。 研究估计 , 从1950年到2015年 , 人类已经生产了83亿吨塑料 , 其中63亿吨变成了垃圾 , 而在这其中只有约6亿吨(9%)被回收使用 , 其余小部分被焚烧 , 大部分都被填埋或进入了自然环境 。
焚烧塑料垃圾会产生有毒的污染物 , 而暴露在自然风化条件下的塑料很难像其它垃圾一样降解——从聚合物变成单体 。 遍布全球的塑料垃圾杀死了大量的鸟类、鱼类和其它多种动物等 , 它们还持续释放着添加剂 , 并变成微塑料飘散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
由于塑料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 我们不能一刀切地禁止塑料的生产 。 例如 , 塑料瓶比玻璃瓶轻得多 , 所以运输塑料瓶需要的能量更少 , 释放的温室气体也更少 。 但是 , 我们需要对处理塑料垃圾的方式进行一场革命 , 而微生物或许可以帮我们一个大忙 。
盛宴招徕的食客
2016年 , 日本京都工艺纤维大学(KyotoInstituteofTechnology)微生物学家织田小平(KoheiOda)的研究团队报告了一个突破性的发现 。 他们考察了大阪府堺市的一家塑料瓶回收站 , 在被PET塑料污染的沉积物和废水样本中 , 发现了一种新的可以以PET作为主要营养来源的细菌——大阪堺菌(Ideonellasakaiensis201-F6) 。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饮料瓶和合成纤维的常用材料 , 由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聚合而成的长链分子 。 由于这种物质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 , 绝大部分微生物也就不具备分解这类塑料的能力 。 在自然环境下 , 这种化合物的降解可能需要上百年之久 。
而大阪堺菌之所以能把PET“大卸八块” , 得益于它能产生2种独特的酶 。 PET酶将长链的PET分子分解成更小的单羟乙基对苯二甲酸酯(MHET) , MHET酶能将MHET分子进一步分解为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 。 也就是说 , 大阪堺菌可以完全逆转PET的形成过程 。
塑料垃圾养育的微生物,能帮我们吃掉塑料垃圾吗?
文章图片
大阪堺菌降解PET塑料的过程 。 (图片来源:G.Mannaerts/Wikipedia)
其实 , 最晚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有了关于微生物降解塑料的发现 。 这些发现可能没有那么引人关注 , 因为这些微生物只能“吃”化学结构不那么坚固的塑料 。 但到了2000年 , 科学家发现了可以对付更硬塑料的酶 。 到2015年前后 , 科学家发现了大量的塑料降解酶 。
那么 , 大阪堺菌的发现为什么引起了轰动呢?英国朴茨茅斯大学的结构生物学教授约翰·麦吉汉(JohnMcGeehan)说:“这种微生物的独特之处在于 , 它可以把塑料作为唯一的食物来源 。 这实际上相当令人意外 , 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演化压力的作用 。 如果你是垃圾堆中第一个对塑料产生兴趣的细菌 , 那么你一下子就有了无限的食物来源 。 ”
换句话说 , 那些之前发现的酶并不是为降解塑料演化的 , 它们只是演化出了可以分解生物体中坚固的长链分子的能力 , 降解塑料是一种附带功能而已 。 相比之下 , 大阪堺菌的酶是专门针对降解塑料而演化的 。
塑料垃圾养育的微生物,能帮我们吃掉塑料垃圾吗?
文章图片
大阪堺菌(左)和其降解后的的塑料残留物(右) 。 (图片来源:KyotoInstituteofTechnology)
有证据表明 , 世界各地的微生物正在演化出降解塑料的能力 。 一项发表于2020年的研究发现了一种土壤细菌 , 它能够以对大部分细菌有毒的聚氨酯为食 。 202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 , 在塑料污染严重的地区 , 微生物更有可能含有具有降解塑料能力的酶 。
塑料的循环经济
2018年 , 麦吉汉和同事们针对大阪堺菌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 他们描述了大阪堺菌形成的PET酶的三维结构 , 以揭示它的工作原理 。 为了解这种酶的演化过程 , 他们对其结构进行微调 。 意外的是 , 这竟然使它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显然 , 这种酶还有改进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