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财经WB」将炸飞几千亿动力电池产业投资,王传福扔下“原子弹”( 五 )


纵向一体化的比亚迪显然控制了高速叠片机这样的制造设备 。
2.恐怖的产能改造 。
哪怕宁德时代们经过一段时间 , 突破了高速叠片机以及分切设备的研发和供应问题 , 还将会涉及到庞大的产能改造问题 。
首先 , 叠片机和分切设备的更换 , 将会让宁德时代额外支出一笔高额的设备购置成本 , 大概会占到整体设备费用的25% 。
比亚迪重庆璧山工厂1GWh的产能建设成本为5亿元 。
使用卷绕工艺的宁德时代 , 转向叠片工艺时 , 其成本和比亚迪相比 , 将会只高不低 。
到2020年底 ,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总体产能将达到100GWh , 可感受一下这个产能改造的成本 , 估计会在100亿-150亿元之间 。
即使不考虑改造成本 , 将卷绕工艺切换到叠片工艺 , 工程改造的时间也将会非常吓人 。
此前 , 宁德时代把三元622的产能升级为三元811的产能 , 因为只涉及材料体系的变化 , 制造设备几乎不用动 , 环境和工艺上做一些调整 , 大概一个月时间就够 。
但是 , 卷绕设备和叠片设备完全不一样 , 占地面积也不一样 。 这样的改造 , 涉及到厂房的重新改造 , 生产线的重新安装 , 是要大兴土木的 。
这样的工作 , 如果能够在6个月之内完成 , 恐怕都是一个奇迹 。
3.工艺挑战 。
叠片工艺和卷绕工艺 , 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工艺 , 机器设备到位之后 , 与对应的工艺进行磨合 , 也需要很长的时间 。
动力电池的生产线 , 是一条流水线 , 由很多设备组成 , 这些设备需要负责匀浆、涂布、辊压、分切、叠片、装配、封装、注液、化成、老化、分容、质检等一系列流程 。
流水线生产要求确保每一个环节的操作时间是相同的 , 且不能出现任何质量上的瑕疵 , 任何一个工艺出现问题都将会促使整条线的停机 。
这就需要把所有的机器根据自己的工艺融入到整个生产流程 , 与每一个工位的工序配合起来 , 一条全自动化的生产线 , 几百个工序 , 在时间上需要严丝合缝地匹配起来 , 按照相同的节拍工作 , 且在精度上达到极高的标准 , 绝不是容易的事情 。
一条高效的产线最后要达到成为“一个人”的这种状态 。
在国内 , 此前不少动力电池制造商 , 购买了设备之后但难以完成产线的调试 , 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 。
当然了 , 上述假设需要有一个前提 , 就是“宁德时代版”刀片电池的产品研发和工艺研发已经搞定了 。
鉴于上述种种原因 , 对于三元体系的动力电池制造商而言 , 跟进磷酸铁锂刀片电池 , 在短期之内并不是一个靠谱的可选项 。
王传福憋了两年的大招 , 不是那么容易攻破的 。
三元的黑暗时光
大量的汽车品牌已经涌向了比亚迪 , 据王传福透露 , 第一款搭载了刀片电池的车型——比亚迪汉将会在2020年6月份上市 。
「起点财经WB」将炸飞几千亿动力电池产业投资,王传福扔下“原子弹”
文章图片
对于三元锂电体系的企业而言 , 系统性的威胁迫在眉睫 。
对于三元锂电体系的动力电池制造商而言 , 注定将迎来一段“黑暗的时光” 。
扑面而来的问题包括:
1.如何破解最尖锐的问题 , 即“针刺试验” 。
目前看起来 , 三元体系解决针刺试验的可能性非常低 , 但无论如此 , NCMA几乎已是必然的选择 。
这个工作 , 可以将三元811的热失控温度提升到230℃ , 达到此前三元622的水平 , 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消费者的“恐慌” 。
然而 , 这并不足以解决“针刺试验”的问题 。
此外 , 比亚迪以及蜂巢所主导叠片工艺 , 是另外一个不得不加以考虑的方向 , 而刀片电池这种产品 , 也值得模仿 。
在工艺和结构上进行迭代 ,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热失控的概率 。
事实上 , 动力电池装配工艺从卷绕向叠片演进 , 几乎已经取得了共识 。 但是 , 如前所述 , 由于工艺上的改造涉及的方面太多 , 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解决掉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