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从40吨到峰值247吨 武汉新冠肺炎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的80天


***武汉3月30日消息(采访人员肖源 左艾甫)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 ,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下 , 武汉这个核心“战场”上 , 数十家定点医院、十多家方舱医院里 , 昼夜不停地产生着带有强感染性、容易引发二次污染的医疗废物 。
「武汉」从40吨到峰值247吨 武汉新冠肺炎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的80天
本文插图
1月15日-3月22日武汉市医疗废物日产出量柱状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采访人员 傅博凡 制作)
武汉市医疗废物的产出量 , 从日常的每天40吨左右 , 陡增到峰值的247吨 , 一度靠全市仅有的一家医疗废物处置企业支撑 。 这些确定含有新冠病毒的医疗废物 , 一旦得不到及时、安全有效的处置 , 病毒就可能会随着物品流入公共空间 , 危及不特定人群的健康安全 。
为防止医疗废物传播疾病 , 生态环境部门举全系统之力增援武汉 , 迅速、安全、有效地破解了武汉医废的处置困局 。 武汉市垃圾处置能力的这场大考 , 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中的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带来哪些启示?
从污染区到处理厂 一件防护服要“洗澡”十多次
推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区重症病区的门 , 护士李想(化名)轻柔地翻卷着褪下防护服 , 保证接触外环境的一面被包裹在内 。 她用脚踩下黄色垃圾桶踏板 , 桶盖张开 , 防护服被投入垃圾袋中 。 一旁的感控科的同事 , 用酒精对袋内喷淋 。 这是从病房里出来的防护服“洗”的头一次澡 。
“袋子不能挤压 , 不管袋里有多少空气 。 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造成专用垃圾袋的破损 , 病毒就会‘跑’出来 。 ”感控科的工作人员拿起黄色的医废专用垃圾袋 , 熟练地捏起袋口 , 拧了几圈 , 扎成“鹅颈结” , 用酒精喷淋 。 安全起见 , 工作人员还需要再套一层医废袋 , 同样的动作再重复一遍 。 “穿”了两层“衣服”的防护服 , 被码在污染区内的角落 。
保洁人员拖着带轮子的黄色医废垃圾桶 , 将污染区内的垃圾袋收集起来 。 120升的垃圾桶 , 只能装两三袋 。 再次酒精喷淋后拖出污染区 , 运往医院临时搭建的新冠肺炎专用医废暂存间 。
武汉汉氏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的医废转运车拉着消过毒的空桶开进医院 , 它是武汉全市唯一一家有医疗废物处理资质的企业 。 两条生产线 , 50吨/天的处置能力 , 平时基本上能满足全市的医疗废物处理需求 。
驾驶员陈小芬兼着搬运工的工作 , 从车上把48个空桶搬下车 , 摆放在医院暂存间的一边 , 再与医院的保洁人员一起 , 将装满医废的垃圾桶搬上车 , 全程一直有人对垃圾桶喷洒消毒 。
「武汉」从40吨到峰值247吨 武汉新冠肺炎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的80天
本文插图
【「武汉」从40吨到峰值247吨 武汉新冠肺炎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的80天】汉氏公司的驾驶员陈小芬 , 兼着搬运工 , 每天往返于各家医院与公司之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采访人员 肖源 摄)
只要与公共环境有接触就得消毒
与普通医疗废物相比 , 包括一次性医疗用品器械 , 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废弃被服 , 以及隔离治疗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在内的新冠肺炎相关医疗废物具有更强的感染性 , 必须得到及时、有序、高效的无害化处置 。 而至关重要的 , 就是在收集、贮存、转运和处置的每个环节 , 工作人员都要做足个人防护 , 对医疗废物进行最严格的消杀 。
「武汉」从40吨到峰值247吨 武汉新冠肺炎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的80天
本文插图
进出处置厂 , 每一次与外环境接触 , 都要严格消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采访人员 肖源 摄)
背着喷雾机的保洁员张鸣放在汉氏公司作业楼前“拦下”陈小芬车上的医废桶 , 张鸣放说 , 喷雾机能装45斤消毒液 , 20分钟左右就能喷完 。 不管前期做了多少道消毒手续 , 在他这里 , 还得消杀 。 “这是对自己负责 , 也对大家负责 , 不能危害公共事物的安全 。 ”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