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双重警钟”敲响,关注无症状感染者重点在哪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工作进入“下半场” , 无症状感染者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
新冠肺炎上海专家治疗组高级专家组组长张文宏提出 , 当前最大风险是无症状感染者 。 这类患者有较强的免疫能力 , 可以在感染病毒后14天内不发病 , 病毒在其体内存在时间超过三周 , 具有传染的可能性 。 同样 , 3月2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及美国方面的专家进行视频连线时特别强调 , 要特别关注确诊患者的无症状密切接触者 。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双重警钟”敲响,关注无症状感染者重点在哪
本文插图
▲3月26日 , 在武汉北高速收费站交通卡点 , 工作人员对乘车人员进行测温
如果说张文宏日前所提的无症状感染者“具有传染的可能性”还有些保守的话 , 过去和现在已经有很多科学的证据说明 , 无症状感染者的确有传染性 , 而且无症状感染者与确诊病人的传染力不相上下 。
无症状感染者指无临床症状、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者 。 过去有人认为 , 这类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者只是说明病毒进入了人体 , 是否感染和破坏人体细胞 , 以及传染性是否强还有待研究证实 。
现在 , 一项新的研究已证实 , 无症状感染者与确诊病人的感染性大致相当 。 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所陈奕等人刚刚发表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年第41卷的论文研究结果显示 , 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为6.3% , 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为4.11% 。 同时 , 在密切接触者中 , 以朋友感染率最高(22.31%) , 其次是家庭成员(18.01%) 。 医务人员密切接触者未发生感染 。 除去“超级传播者”事件相关发病数据后 , 朋友的感染率降至为15.69% , 低于家人的感染率(17.54%) , 感染率居第二位 。
此外 , 各类密切接触人群被感染的方式不同 。 家人主要通过共同居住(18.07%)和聚餐(11.75%)感染;亲戚(4.73%)主要通过聚餐感染;朋友(包括邻居)之间的接触感染方式主要是户外对话(20.00%)、聚餐/会客/娱乐(12.50%)和乘坐同一交通工具(4.55%)感染;一般人群的接触感染方式主要是与病例同处一个诊疗大厅(1.94%)、同一个超市、市场购物等(0.56%)感染 。
这说明 , 家人、亲戚、朋友是感染的高危人群 。 并且在不同接触方式中 , 与无症状感染者或病人共同居住、共同生活感染率最高 。
由于无症状感染者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和警觉 , 也让人们疏于防范 , 因此防控工作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和难以发力的地方 。 那么 , 对无症状感染者的重视和防止其感染更多的人 , 重点应放在哪里?
首先 , 查出和发现无症状感染者至关重要 。 现在 , 发现无症状者主要有四种途径:对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主动检测;聚集性疫情调查中开展的主动检测;新冠肺炎病例的传染源追踪过程中对暴露人群的主动检测;对部分有新冠肺炎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和居住史人员的主动检测 。 因此 , 下半场的防控工作也要在这四个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技术 。
其次 , 钟南山院士的话也提供了一个重点关注无症状感染者的途径 , 也就是从倒查的方式去寻找可能受到感染的人 , 特别关注确诊患者的无症状密切接触者 。 这个意思是 , 一旦有人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人 , 就得以确诊病人为线索追查密切接触者 , 重点要放在查询确诊病人没有出现症状之前 , 接触过哪些人 , 然后顺藤摸瓜 , 对病人无症状以及有症状后的所有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 , 才能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 。 这个工作要求的是细心、细致和严格 。 只要确诊病人能回忆到的无症状时所接触的人 , 都应成为追查和隔离观察的对象 。
另一方面 , 防止无症状感染者传染他人 , 还需在多个方面主动多做工作 , 例如 , 减少近距离谈话 , 对公共交通工具定期消杀 , 避免在诊疗中多人共聚一个诊疗房间和大厅 , 对超市、市场等进行人员限流和进行消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