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高中教育应涵盖学生发展指导内容

2019年高考落幕,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持续推进,选课走班、生涯发展规划日渐被很多学校所重视,“学生发展指导”这个术语也随之走进了教育者的视野。在海淀教科院院长吴颖惠看来,当下,需要清晰定位并丰富学生发展指导内容,来帮助学生规划在新高考背景下选课、选择升学和就业的路径、选择大学专业以及实现人生职业规划等。高中教育在管理之外应含有学生指导的内涵,学生指导工作是高中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
从管理向指导转变
“目前学校管理还是以学生管理为主,未来我们需要在学生管理基础上建立起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吴颖惠谈道。指导具有人本化,是对学生在方法和方向上给出一些建议和帮助,蕴含对学生主体人格、个性发展的尊重;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激发内在的潜能,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让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这是管理与指导的不同。
据了解,学生发展指导已经从职业规划指导走向学业、心理、生活、就业等的全方位指导。吴颖惠介绍,除了品行和心理方面的指导,包括课业、专业和升学等方面的学业指导要顺应新课改背景。
“生涯指导方面,需要根据学生个人的志趣、爱好、学识、特长,系统考虑自己未来的职业和人生方向。”吴颖惠表示。学生生涯指导工作需要给学生介绍各种职业,让他们更多了解各种社会分工,以便更好地培养职业指向、选择专业或职业方向,为未来升学就业做好准备。
“这个时候的职业指导更多的应该是专业指导,需要在新高考的背景下,指导学生走进大学、提前了解大学专业的设置,了解与大学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吴颖惠强调。
重新定位组织机构职能
在吴颖惠看来,海淀区正在探索学生发展指导实施的“海淀路径”。在内容上,重点实施生涯、学业、生活、心理指导四个方面。其中学业指导除了常规学科学习指导以外,增加选课指导、专业定向指导等内容,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涯、人生指导的内容,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兴趣和天赋的学校课程。否则无法适应核心素养要求下的新课改、新高考的发展需要。
从组织架构上,吴颖惠倡导学校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对于一个机构而言,首先遇到的就是职能定位与制度建设问题。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与原来高中学校里的教务处、德育处、课程处、评价处等都存在职能交叉问题。教务处涉及学生选课指导、志愿填报等工作,德育处涉及学生心理、生活指导等工作,课程处涉及选课指导、升学指导等工作,评价处涉及学生思想品德、交往能力、审美能力等工作。
因此,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需要重建学校内部的组织机构,需要对学校内部组织机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重新厘清,也需要与学校原有的各个部门进行整合、重组。
制度重建待探索
据悉,海淀区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目前已在区内6所学校开展,其中3所学校已经有两年的研究时间。
“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处在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不断明确、落实和研究。”吴颖惠谈道。首先就是如何有效从学生管理走向学生指导。学生指导工作不是单纯的心理工作,它需要一个学校管理制度的设计和重建,面临着教育思想深刻变革问题。海淀区试点学校在学校内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方面都进行了一些创新,但是全面的制度设计和重建是一个漫长过程,现有的学校和教学管理制度已经持续五六十年的时间,所以新的发展指导制度制定必是一个探索研究的过程。
其次是如何建立起职能清晰、运行有效的学生发展指导职能部门。现在的部门设置目前还存在职能交叉、分工模糊等问题,造成一些资源重复和浪费。同时,也还在探索如何建立起与学校教育和管理并行的指导体系。像心理、生涯指导等活动大多数还附属于教育教学之外。不得不面对的还有专业化人员缺乏的问题。学生发展指导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既能进行理论研究又能进行实践操作的学生发展指导队伍,这还需要认真研究并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