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络脉”诊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舌下络脉

舌下络脉(“舌下络脉”诊断法的临床应用)
舌下络脉的诊断是舌诊的重要组成部分 。
多年来,我在临床上仔细观察了一些病证,体会到“舌下络脉”可以补充和扩大舌诊的应用范围,特别是对于血瘀证的辨证,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为应用活血化瘀法提供有力的客观依据 。
1.“舌下络脉”的临床应用
络脏
经过多年的临床诊治,我致力于观察和研究舌下络脉的颜色和形态变化 。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就提出了舌下络脉诊法(简称舌下脉诊,下同) 。
认为该诊断 可以补充和扩大舌诊的应用范围,对血瘀证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肺源性心脏病、肝病、脾胃病的严重程度、预后判断和辨证分型具有较高的价值 。
本文仅从血瘀证的相关方面进行论述 。
我认为全身的络脉都是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到的,而最浅表、最暴露、最能反映内脏的就是舌下络脉 。所以脏腑的疾病,尤其是血液疾病,一目了然 。
因此,舌下络脉分布于舌体之下,以金金、俞晔穴为起点,通过经络与脏腑气血直接相连,是人体上部的苗 。

舌为心之苗,手少阴心经系于舌,足厥阴肝经系于舌,足太阴脾经系于舌而散于舌下,手少阴肺经系于舌 。虽然没有经络,但是手太阴的肺经是扎在喉咙上,和舌头相连的 。因为脏腑相通,气血贯通 。
因此,只要脏腑气血出现寒热虚实之病,必然会在人体上部的“妙窍”中反映出来 。
舌下脉诊是脏腑气血在舌的直接络,脏腑寒热,气血虚实 。之一,舌下络脉呈现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尤其是血瘀证 。
2.“舌下络脉”的临床应用
从知识到知识的转变
要了解舌下脉诊的具体应用,首先要了解正常舌下络脉的颜色和形状 。
在多年的实践中,我观察到正常人舌下络脉主要有三条,即一枝、二枝或三枝 。
分支侧枝有几个小分支 。
长度分为全舌纵向两段,超过1/2的长度较长,小于1/2的长度较短 。
主血管约2 mm,比那粗,比那细,正常脉形未见粗、长、散或细的紧束 。
暗红色是主脉的正常颜色,蓝色、淡紫色、紫红色、浅红色是异常脉色 。分支多为淡红色网状密集侧枝,正常的不外露 。
有瘀血时,舌下络脉的颜色、形状、长度都会出现异常 。
常见的有青紫色、淡紫色粗而长、束紧细而短,甚至鼓包弯曲有许多小颗粒 。
3.“舌下络脉”的临床应用
通过颜 分形式和现实
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我提出舌下络脉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可以衡量脏腑的寒热和气血的虚实,特别是对于血瘀证 。
提出舌下络脉的形色变化可概括为:虚则淡红,小而短,瘀则青紫,寒则紫而紧,热则紫而厚而长,其中与心、肝、脾的病理变化关系更为密切 。
简而言之,舌下络脉颜色变化,血瘀为暗,虚证为轻 。
形态变化,粗而长怒而紧张,多因气滞血瘀或气虚血瘀,血液循环不畅所致;束短而紧,多因寒凝或阳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 。
具体的观察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舌下络脉青紫色,脉形粗长,气或细,短而紧,小络脉青紫色,暗红弯曲,或有小颗粒,为气滞血瘀之证,或痰瘀互结 。
常见症状有:症状、腹胀、真性心痛、心肺痰阻血瘀引起的哮喘:咯血、便血、脾胃郁结引起的腹痛、妇科血瘀引起的痛经、闭经、痰饮等 。
二、舌下络脉淡紫色,脉形粗长,鼓或细,短而紧 。小脉紫、暗、红、曲或有小颗粒,为寒凝或阳虚、血液循环不畅、气虚血瘀之证 。
常见症状有胸痛、中风偏瘫、四肢麻木、浮肿、腹胀、脾胃虚寒腹痛、妇科寒凝痛经、宫寒不孕、闭经等症 。
第三,如果舌下络脉为紫红色,脉象为粗、长、鼓或细长弯曲 。小络脉中有暗红、深蓝、弯曲或细小颗粒者,为热郁血瘀或湿郁血瘀之证 。
常见疾病如湿热入血、外科痈肿瘀、湿热黄疸、湿瘀互阻所致的水肿腹胀、脾胃热瘀所致的腹胀疼痛、热瘀头痛、湿热痹痛、妇科热瘀所致的痛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 。
四、舌下络脉淡红或淡蓝,脉形小而短,小络多无变化,属气血两虚、阴阳两虚、瘀血阻滞之证,脉形必紧或曲 。
常见疾病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气血不足、虚劳、糖尿病、慢性腹泻、痢疾、脾胃虚弱腹痛、妇科冲任不足不孕、流产、经行腹痛、血虚闭经、气虚崩漏等 。
舌下络脉在动脉硬化诊断中的意义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观察舌下络脉的 在诊断动脉硬化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这里就其临床特征和诊断意义简要介绍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