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故事:和时间赛跑的丁肇中

??

科学家的故事:和时间赛跑的丁肇中

文章插图
?
适合年龄:6岁以上难易程度:中级丁肇中,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的第三人,被称赞为“最具有实验能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 。
【科学家的故事:和时间赛跑的丁肇中】丁肇中的祖籍是山东日照 。父亲丁观海、母亲王隽英皆任教于大学 。丁肇中出生不久,日本帝国主义便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争 。幼小的丁肇中跟着父母开始了流浪的生活 。他童年时期的学习也因此时断时续,很不稳定 。由于父母都是大学教授,经常有许多学者到家中聚会,讨论问题 。每当这个时候,他都坐在大人旁边,睁大眼睛认真地听,从小就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
受家庭的影响,丁肇中对学习一丝不苟 。读书专心致志,遇到疑难问题,便找遍书本,一定要得到答案才肯罢休 。课堂上他聚精会神地听课,不论对自己的答案有没有把握,他总是第一个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 。他的课余时间大部分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很少与同学一起打球、看电影 。他认为“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 。
中学毕业后,丁肇中被保送台湾成功大学,在大学里他学习更加勤奋、更加踏实 。大学第一个暑假,丁肇中开始反复思索着自己的前程,开始不安心于学机械工程,物理学的广阔天地令他心驰神往,他决定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物理学 。
丁肇中的父亲深知,机械工程学好学坏都有饭吃,物理学却需要上等人才,要有极好的天赋,才能立足于世界 。但当他看到儿子的坚毅自信时,便毅然表示支持 。母亲也鼓励他:“你要记住一点,不管你学哪一行,你一定要成为那一行的佼佼者 。”父母的大力支持,为他转修物理学增加了动力 。
不久,父亲在密歇根大学的师友-密歇安大学工院院长布朗教授到台湾访问,答应为丁肇中去美国念书提供条件 。丁肇中听了,高兴万分,尽管前途渺茫,但他深信:”只要把稳舵,海阔天空任我遨游的日子是会来临的 。”
不久,丁肇中赴美国学习 。在异国的城市,除了上课、做实验,课下他还要挣钱维持生活 。经过三年的努力,丁肇中获得了数学和物理学硕士学位 。后来,丁肇中又在密歇根大学物理研究所攻读了两年,提前获得博士学位 。进研究所的第一个夏天,有两位教授正在进行一项暑期实验工作,缺少一名助手,丁肇中应邀参加了实验 。从此,他与实验物理结下了不解之缘 。博士毕业后,他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尼文斯实验室 。在努力钻研两年以后,他发现了重氢分离子,第一次获得自己的实验成果 。随后,丁肇中前往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与可可尼教授共事 。可可尼教授分析问题清晰简明的方式和选择研究课题的缴锐洞察力使丁肇中深受启发 。一年后,他又回到哥伦比亚大学 。他珍惜时间,虚心好学,善于从别人的经验和成果中吸取营养,加上他敢于质疑,善于分析,敢于革新创造,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风格 。他参加了一流物理学家李昂·黎德曼主持的实验组,发现了“抗氢同位素”,在物理学界初露锋芒 。当时,剑桥大学的一次意外实验,似乎揭示了违反量子电动力学的反常现象,引起了各方的瞩目 。丁肇中决定研究这个明显的反常现象 。他仔细制订了计划,准备详细地加以复查 。丁肇中以惊人的毅力,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就证实了量子电动力学的正确无误,澄清了从前未能澄清的问题 。厂肇中因而在国际实验物理学界取得了一席之地 。
为了寻找与光子类似的各种长寿粒子,丁肇中采用了高能光子冲击核子的方法,同时亲自设计了一个具有极精细的质量分辨能力的探测器进行实验 。他夜以继日地用一部300亿电子伏特质子加速器寻找新的粒子,一踏进实验室常常忘记了时间 。终于,在高能加速器的质子碰撞实验中,他发现了一个新的粒子,即”J”粒子 。“J”粒子是原子核中已发现的几百种粒子中重量最大、寿命最长的一种,“它的寿命比其他粒子长一万倍” 。为了慎重起见,他又经过两个月的无数次实验,反复核实,最后证实确凿无误,才向全世界宣布这一伟大的发现 。
“J”粒子的发现,轰动了沉寂十多年的高能物理学界 。这是近数十年来高能物理学界最重大的发现,为人类开拓了字宙未知的领域 。1976年,丁肇中和里希特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
丁肇中在荣誉面前没有止步,而是更勤奋地继续攀登新的科学高峰 。他说:“我完全靠工作来激发充沛的精力,工作就是我的兴趣,兴趣使我不会疲倦 。”1977年丁肇中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这是美国科学家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