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怎么办(低血糖怎么治疗好)( 三 )


(1)婴幼儿低血糖症常表现为哺乳困难、烦躁、哭闹、面色苍白、出冷汗、注意力不集中、做噩梦、遗尿等 。由于症状缺乏特异性,必须仔细观察 。
(2)成人患者低血糖症常有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饥饿、心悸、手抖、出汗、四肢无力等;
(3)老年患者低血糖要么无症状(即“无症状性低血糖”),要么表现出神经精神症状,如言语行为异常、惊厥、偏瘫、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 。,容易误诊为“急性中风”或“癫痫” 。
误区三:只要有饥饿感,就一定是低血糖 。“饥饿”一直被认为是低血糖最可靠的报警信号 。然而这并不准确 。有些患者虽然血糖高,但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葡萄糖无法输送到细胞内供身体使用,也会出现饥饿感 。血糖一旦控制平稳,饥饿感就会减轻或消失 。所以,当患者感到饥饿时,一定要及时监测自己的血糖,判断自己的血糖是高还是低,避免盲目补充食物 。
误区四:只要是低血糖,吃干粮就能迅速缓解 。发生低血糖时,患者往往选择吃饼干、馒头、烧饼等缓解症状 。这不能说错,但也不是更好的选择 。因为没有时间纠正低血糖,所以更好选择那些升糖指数较高的“单糖”食物,如糖果、糖水、果汁、蜂蜜等 。馒头等淀粉类食物是“多糖”[S2/],需要在体内一步步代谢分解成单糖才能被人体吸收,纠正低血糖的速度相对较慢 。此外,服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必须添加单糖(如葡萄糖、蔗糖),因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延缓大分子碳水化合物(如馒头)的吸收,使其无法迅速升高血糖 。
误区五: 低血糖没必要处理“低血糖反应” 。临床上,部分糖尿病患者出现心悸、饥饿等低血糖症状时,随机血糖并不低 。在排除心脏病的前提下,这种现象称为“低血糖反应” 。因为“低血糖反应”也可诱发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原则上也应按低血糖紧急处理 。
误区6 :虽然低血糖在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但并不是糖尿病患者独有的 。临床上,如胰岛β细胞瘤、部分胰外肿瘤(如肺癌)、晚期肝硬化、垂体前叶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以及胃大部切除术后也可导致低血糖 。【/s2/】因此,对于临床上的低血糖患者,不能仅仅满足于缓解低血糖的症状,更要注意找出低血糖背后的原因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低血糖问题 。
误区七: 低血糖、低血糖和低血糖反应是一回事这三个概念是不同的:
(1)“低血糖症”是一个纯生化指标,表示患者的血糖水平符合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但不涉及有无症状 。换句话说,患者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低血糖的症状,这就是所谓的“无症状性低血糖” 。
(2)“低血糖”是指患者血糖水平达到低血糖标准,并伴有低血糖症状;
(3)“低血糖反应”是一个临床概念,指患者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和体征(如心慌、出汗、手抖等 。),但是对他们的血糖水平没有要求 。在大多数情况下,血糖低于正常水平,但也可能正常或略高 。所以“低血糖”和“低血糖”是严格按照血糖水平来判断的,而“低血糖反应”不是 。
误区八: 低血糖比高血糖危害小;与低血糖相比,糖尿病患者往往更重视高血糖 。其实低血糖的危害不亚于高血糖,有时甚至比高血糖更危险 。轻度低血糖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饥饿、头晕、心慌、手抖、面色苍白、出冷汗、乏力等症状 。严重低血糖可引起脑功能障碍,导致恍惚、言行怪异、嗜睡、抽搐甚至昏迷死亡 。不仅如此,低血糖还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此外,慢性低血糖还会导致认知能力下降和老年痴呆症 。
误区九: 各种降糖药引起低血糖的风险差不多;
(1)胰岛素引起低血糖的风险更高;
(2)其次是胰岛素促分泌素(尤其是磺酰脲类胰岛素促分泌素);
(3)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是低血糖风险低的智能降糖药 。
(4)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等 。,没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单独使用时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 。
误区十: 不同年龄段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不完全相同 。
(1)婴幼儿低血糖症常表现为哺乳困难、烦躁、哭闹、面色苍白、出冷汗、注意力不集中、做噩梦、遗尿等 。由于症状缺乏特异性,必须仔细观察 。
(2)成人患者低血糖症常有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饥饿、心悸、手抖、出汗、四肢无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