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妈妈」男护士(中国战“疫”·报告文学)( 二 )


他不动声色的渗透工作刚刚开始 , “集结号”骤然吹响 。
大年初一值夜班的时候 , 医院通知说 , 省里将组织医疗队支援武汉 , 自愿报名 。
虽然已有打算 , 还是心底犹豫 。 妻子是石家庄市儿童医院的一名护士 , 即将休完产假返岗 , 此时如果自己离家远行 , 又情况未明 , 想想襁褓中的儿子 , 实在于心不忍 。
旋即 , 他又骂自己懦弱 。 于是 , 连夜写下了“请战书” 。
早晨下班回家 , 妻子得知此事 , 沉默不语 , 眼中泪花晶莹 。
中午 , 医院通知:下午两点半 , 集结出发!
放下电话 , 默默地看看妻子 。 这个瘦弱的女人 , 泪流满面 , 却已开始为他收拾行装……
在“战场”
大年初三凌晨4点 , 河北省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 。
硕大的武昌火车站广场上 , 空无一人 , 只有迎接医疗队的公交车孤寂地趴在一旁 , 上面贴着一张写有“武汉加油”字样的白纸 。
医疗队未及休整 , 由国家卫健委专家亲自授课的培训便开始了 。
培训内容除了介绍新型冠状病毒的凶险和防护要诀 , 专家还着重宣讲了医护人员的紧急自救措施 。 比如防护服意外破损怎么办?为患者穿刺时扎伤自己怎么办?等等 。
张明轩边听边记 , 却又有些不以为然:身为医护人员 , 如果为患者穿刺时出现扎伤自己的脑残级失误 , 岂不让人笑喷?还是专业护士?
第二天早晨8点 , 张明轩在武汉市第七医院重症病房正式上岗 。
病房里原有6张床位 , 随即增至12张 , 而后15张 。 其中14名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 , 而且有10名需要俯卧位通气 , 还有3台血滤机24小时紧张运行……
每位护士分管2到3名危重病人 。 工作强度让人望而生畏 , 而困难 , 更是超乎想象!
进入病房不久 , 护目镜镜片悄然起雾 , 像冬天里结雾的车玻璃 , 两眼朦胧 。
为患者输液或采血穿刺 , 眼睛看不清楚 , 用手触摸又没有感觉 , 而患者重度昏迷 , 也不可能配合 。
张明轩摸摸索索 , 试试探探 。 正要进针 , 不放心 , 再次用手探摸 , 进针位置竟然是自己的左手 。
天啊 , 他不由地倒吸一口凉气 。
培训课上专家所言 , 绝非玩笑!
万般无奈之际 , 他发现护目镜镜片上的水珠 , 正亮晶晶地映射着灯光 。
水珠不是会产生凸透镜的效果吗?把目光集中到一个较大的水珠上 , 说不定还能把聚焦点放大 , 看得更清楚呢 。
他立即俯身 。 然而 , 水珠太小了 , 光线散射 , 眼前只是麻麻乱乱的一团 。
身体前倾 , 护目镜几乎贴在了患者的手腕上 。
奇迹出现了 , 一个芝麻大小的暗青色斑点 , 映现在了水珠上 。 他屏气凝神 , 小心试探 , 慢慢进针……
竟然一次穿刺成功!
分享新发明
夜晚下班后回到驻地 , 张明轩想想白天的操作 , 不禁后怕 。
患者多多 , 每天输液、抽血、抽血气 , 一遍遍穿刺 , 不会总是这样幸运吧?
他立即用手机上网 , 搜索护目镜防雾办法 。 佩戴护目镜之前 , 在镜片内侧涂抹皂液 , 简便可行 。
第二天进行实验 , 效果差强人意 。 后来他又试用沐浴液、洗发水、洗手液 , 也不理想 。 这时 , 他忽然想到了剃须泡沫 。 随后如法炮制 , 效果明显 。 可是 , 两三个小时之后 , 热汗蒸腾 , 仍然失效 。
年轻人总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呢 。 护目镜镜片再次结雾后 , 他把脑袋伸到紫外线消毒机的风口下 , 模拟冬季汽车玻璃除雾法 。
石破天惊 , 竟然奇效!
从此以后 , 病房里经常会看到这样怪异的场面:医护人员把头伸到消毒机前给护目镜除雾 。
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 , 肺部插管后痰液和其他分泌物增多 , 会引发呛咳 , 产生大量的气溶胶和气沫 , 从而导致病毒扩散 。
必须定时为患者吸痰 。 吸痰后要对痰液进行采样 , 留置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