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会]自救中的唯品会出路在何方?

 
[唯品会]自救中的唯品会出路在何方?
文章图片
纯电商平台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线上用户红利将要吃尽、流量成本高、新用户获取难、运营成本也逐渐上升,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纯电商平台未来发展难以避开的坎。
8月15日,唯品会公布了最新的财报,净利润为6.816亿元人民币,这是唯品会连续实现23个季度连续盈利。唯品会在电商平台的竞争中能持续盈利也实属不易,但这净利润规模跟阿里、京东的一比就相差太大了。随着拼多多的快速发展,它已经跻身电商第一梯队,远远的把唯品会甩开一大截,第三位置被抢的唯品会是否也要有所行动?
唯品会董事长兼CEO沈亚不久前在年中战略会上宣布唯品会将回归特卖这一最初定位,将发展重点继续放在特卖领域。电商平台的竞争愈发激烈,唯品会回到起点还能否刮起特卖旋风呢?唯品会面临的对手威胁越来越大,它还能在垂直领域守住江山吗?未来唯品会的出路会在何方呢?唯品会各种转型尝试效果平平,迫于无奈只能再次回归特卖
曾经唯品会市值最高值达到近200亿美金,现在不过短短三年时间,市值缩水近四分之三,目前市值都只有四十多亿美金。唯品会曾经被誉为电商妖股,可它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再是股市的宠儿,外界对它的发展也不再如当初看好了。唯品会出现这么大的股价波动,还是因为投资者对于它未来的预期期待值不高,当预期改变的时候,自然就会影响波动。
唯品会现在尴尬的处境是虽然一直在盈利,但是增速却在放缓,同时又拿不出新的东西证明自己的盈利能力可以维持下去。为了增加业务上的盈利,扩大用户群体,唯品会之前也在积极尝试扩品类、由垂直电商拓展至平台型电商,这基本上是垂直电商发展的通用法则。看似是一条万能的准则,只是可惜的是唯品会在这条道路上走的并不如意。
一是其它竞争对手阿里、京东牢牢占据的地位难以撼动;二是唯品会自身的定位仍是特卖,其它产品并没有特别大的优势吸引用户。唯品会原有的客户群体为女性用户,主业务也是以服饰产品为主。为了拓展品类产品,唯品会也积极也推出了母婴、鞋包、化妆品、运动装和体育用品、家居以及其他产品等等。虽说平台上的产品扩充了,但对于唯品会来说这似乎没有起到增强羽翼的效应,它在电商全品类的竞争中仍然未有大的突破。
根据研究公司eMarketer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国内电商平台的市场份额来看,最新数据显示阿里巴巴集团以58%的市场份额继续统治中国网购市场,京东占据了16.3%,其中唯品会只占据了1.8%的份额。唯品会跟电商巨头阿里、京东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如果继续在全品类加大投入,也许只是增加支出成本,并不能拉近跟阿里、京东的差距。
除了转型之路并不顺利之外,其实唯品会在主业务的优势也在渐渐被削弱。唯品会也深知与其将更多精力放在不擅长的领域并非明智之举,于是才会有回归特卖的初衷。面对股价的持续下滑,唯品会需要找到一个让股东认可的发展方向,回归特卖也许是唯品会的就此一搏,只是这一举措真的能挽救它吗?唯品会回归特卖也许并不能自救 ,特卖领域已经不复当年
想当年唯品会以特卖的定位确实独树一帜,成功吸引到不少的女性用户,这一精准定位也让它成为了电商垂直领域的佼佼者,帮助它顺利上市。只是唯品会后来为了增加业务收入,从不同领域做了各种尝试,但并没有太大效果。
为了在电商领域还能有一席之地,唯品会将战略发展重点作出调整,回归“特卖”战略,聚焦“买手制好货”,同时还会在线下开设实体店专注卖特卖服饰。再次将业务重点回归特卖,也许并不能挽救它现在的发展局面。唯品会特卖领域的业务护城河不高,阿里京东有类似唯品会的模式
电商平台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它已经在各领域变得越来越细分了,就算是特卖这一领域也衍生出了很多的类型平台。比如有聚美优品、折800、楚楚街、聚划算等,它们也在抢夺特卖领域的市场份额。虽说近年来,唯品会也与更多服装品牌展开了合作,进一步增加了在特卖上的产品类型,但京东、阿里巨头提供了类似唯品会的模式,在服装鞋帽品类持续发力,削弱了垂直电商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