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人■想要和孩子好好说话,父母试试“我向信息”法,教育孩子总没效果
一个初三学生在放学后打电玩花光了一个月的零花钱 , 回家后被父母严厉批评了两个小时之后患上了惊恐障碍 , 经常出现心跳加速、气短、头晕目眩、手脚发冷、视线模糊的症状 。 经过心理医生的干预治疗 , 情况才有所好转 。
对此心理医生表示 , 此学生的父母对孩子的过分责罚 , 加上孩子本身内向 , 与外界沟通少 , 没有宣泄输出渠道 , 从而引发了孩子的心理问题 。
我们都知道沟通的重要性 , 面对同事朋友我们都尽量做到彬彬有礼 , 以求睦相处 。 但是我们在面对“弱势”的孩子 , 耐心就没有那么好了 , 也不自律要求自己成为一个沟通的好对象了 , 孩子一点点小事没有做好都有可能引发我们心里积郁已久的风暴 。
文章图片
就像刚才说到的这个学生 , 只是玩掉了一个月的零花钱 , 父母就有能耐数落两个小时 。 有那么多的精力放在时候惩罚孩子上 , 为什么之前没有花精力想想预防措施或者用数落孩子的时间来跟孩子好好沟通 , 商量一下防止以后出现同样问题的解决办法呢?
有些父母可能要开始诉苦了 , 孩子长大了倔强、叛逆 , 无法沟通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哪个孩子从小就是叛逆不服管教的呢?只是父母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没有用对方法罢了 。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在《PET父母效能训练》中提出了一种让亲子沟通简单有效的沟通技巧:“我向信息”法 。
文章图片
什么是“我向信息”?
就是父母在与孩子的沟通中用“说出我的感受”来替代“你为什么要这样”的责问 。
心理学家将这两种沟通方式称为“我向信息”和“你向信息” 。 美国青少年研究学会主席劳伦斯·斯坦伯格博士给出了这样的定义:
“我向信息”:指不带评判地陈述我们对某一特定行为或情况的看法 。
“你向信息”:指对他人的动机、态度或性格的评价 。
他还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我向信息”公式:
当你(不带偏见地描述某种行为)时 , 我感觉(表达你的感受) , 因为(阐明这种行为对你造成的影响) 。
简言之 , “我向信息”=行为+感受+影响
文章图片
我们可以通过情景对比来看看“我向信息”和“你向信息”的区别:
情景:母亲刚打扫完卫生 , 孩子就把玩具撒了一地 。
你向信息:你怎么只会捣乱?你不会好好玩你的玩具吗?整天只会惹我生气!
我向信息:你把玩具全部撒在地上 , 这让我不开心(感受) , 因为我总是在收拾这些 , 我很累(结果) 。
同一件事 , 表述方式的不同导致听者接收到的信息也截然不同 , 你向信息让接收人感受到的更多的是负面的情绪 , 这也是亲子沟通时候最忌讳的沟通障碍 , 不正确的沟通方式阻碍了亲子间的顺畅交流 。
罗伯特博尔顿博士提出父母们单方面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 , 切断孩子表达自己感受的现象称为“路障” 。
文章图片
“路障”的具体表现有批评和嘲笑、命令和说教、轻视孩子的问题 。
1.批评和嘲笑
比如刚说到的情景 , 孩子撒玩具这件事其实没必要引起我们这么严厉的批评 , 但是一些父母容易习惯性地跳过就事论事直接扩大事态 , 把问题严重化并上升到数落孩子的缺点 , 甚至贬低孩子 , 骂孩子笨 , 只长个子不长脑子等 , 这类嘲笑的表达简直是沟通杀手 。
换位思考一下 , 如果身为父母的我们在职场上因为一点点失误就招来上司的这类嘲笑 , 我们会不会心理压力很大?在同事面前无地自容?恨不得立马辞职不干了?孩子也会有自己的自尊的 , 这样的批评教育不但不能让孩子改正缺点反正会让孩子厌恶父母的管教 , 亲子间沟通起来当然困难重重了 。
- 育妈记■“墨守成规”不懂变通,多半陷入了“功能固着”,孩子做事一根筋
- 娟儿妈妈▲是高智商的表现,很多家长却认为是坏毛病,孩子身上的5个特征
- 甜橘妈妈■这种情况被称作“过渡性客体”,要重视,孩子出现“恋物情结”
- 「凝妈物语」这三个物品别随便放,不利于孩子的发育,宝宝的房间里
- 南方孩子的北方妈妈:越能培养出自理能力强的孩子,为什么越“懒”的妈妈
- 宝宝树儿说■家长需要教会孩子这些!,别让“老好人”的思维毁了孩子
- #欣妈咪谈育儿#直接影响孩子性格!教你有效控制情绪,李玫瑾:家长控制不住情绪
- 【吖吖育儿】家长自行对照,你家孩子达标了吗?,0-6岁儿童身高标准出炉
- 育妈记▲做事蛮横无理?孩子自控能力的第一道保险是父母,自控力低
- 「清昕育儿说」对胎儿不好,原以为是迷信,其实是有依据的,孕妇不能抱别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