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建材,辅材供应链,好材,小胖熊,全材▲重采购轻仓配,家居辅材供应链陷入三大发展误区( 二 )


这家企业在获得融资前已经亏损了大几千万人民币,而新获得的近千万美元融资实际上少于媒体报道中描述的情况,据称只有800万美元,只能分期到账。
类似的亏损情况也并不少见。据亿欧家居目前聊过的5?6家辅材供应链企业的情况来看,有个别创始人说单个城市是盈利的,但所有企业无一例外地均未实现整体盈利。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建材市场的电商化本身是一条有机会突破的路径。在一二线城市,二手房正逐步成为市场主流,新的商机随之浮出水面。如果让主材商、装修公司、经销商来做这件事情,会在与自身有关的利益问题上出现偏差,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这也就为第三方企业整合供应链提供了非常大的机会。
然而,在整合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在押注的时候可能押错了方向。
在现阶段辅材供应链市场玩家中,很多企业打造的其实是“纯互联网玩法”的辅材电商,它们的特点在于以“交易”为目的,其玩法可以概括为“交易互联网”。
但是,这种模式其实是将线下购货场景搬到了线上,其本质与传统建材商的业态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因此也不具备过多的发展性。
有行业人士向亿欧分析了三点原因:
1)以“交易”为主的辅材电商很难形成真正的互联网思维,信息化的普及程度远远不够;
2)无论是参与者或用户,普遍来说这个行业的受教育程度不算高;
3)多数团队没有明显或清晰的人才培养概念及路径。
这几点恰恰曝露出了交易互联网玩法的劣根性,既很难形成用户黏性(价格取胜),又没有太强的互联网思维,这两点基础都很难形成,更别提耗资长期建立后台管理系统和app整体前端体系的打通了。这三点中哪一点没做好,企业都不会有太大的发展空间。
换句话说,很多人现阶段在做“采买”的生意,他们想解决线上交易的问题,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去想解决完交易环节后,家居辅材供应链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03
事实上真正在做“仓储配送”的企业很少,
大多数企业只有交易没有“交付”
在上一个误区中,我在最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家居辅材供应链的未来。其实,未来已来,突破这一点的关键其实在于“仓储配送”,而仓配对应的是全国性辅材交付系统的建设。
现有的辅材企业大多数都谈到了“仓储配送”,大家普遍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仓配能力将是辅材供应链企业最为关键的能力,但大多数企业仍然在做区域化仓配的建设。
在上海和北京,基本上没有拥有3个仓库或以上的辅材供应链企业。据亿欧家居了解,掌上辅材在北京有两个仓,小胖熊在上海有一个自己的仓,另外一个仓不是自营而是合作的,材包包称自己在上海有两个仓……
也就是说,他们目前在区域化方面都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市场占有率。而巨大的租赁成本、高昂的物流成本似乎都在告诉我们,辅材供应链这门生意并不够“性感”。
但是,撇开辅材供应链企业充满着“价格战”的区域化竞争不谈,一旦企业实现了区域化目标,就能够做好这个生意吗?答案是否定的。
辅材供应链企业要实现长期交易的核心在于仓配体系的建设,这是行业整体交付体系的一环。而仓配能力的提升是打造全国交付体系的基础,从这一点来看,现有的大多数企业都仅仅实现了“交易”环节,而远远没有做好“交付”。这也是为什么说很多企业事实上都没有在做“仓配”的根本原因。
同样,正因为企业没有能力或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布局全国性的交付网络,他们也很难直接跟稳定的厂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就算建立了合作关系,也很难长期以较低的价格同时跟多个厂家进货。
有从业者告诉亿欧,很多企业仍然主要从代理商那里进货,一方面要承担更多的进货成本,另一方面还要增大获客渠道,将潜在客户转化为交易客户。这样一来,企业的长期发展也将受到限制,这正是目前不少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亿欧家居在上一篇文章《家居辅材供应链行业竞争白热化:他们在红海中找寻蓝海》中提到,这个行业正在竞争的红海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蓝海。虽然整个行业仍然处于发展的前期阶段,但前期曝露出来的这些误区也是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必然要踩过的一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