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路事件后的军队恢复和修筑铁路计划

中原大战中的蒋张结盟(三)
在1929年的中东路事件中 , 东北军遭受了重创 , 精锐主力部队损失了两个半国防旅 。 但和待士兵普通草芥的普通军阀不同的是 , 张学良很关注于士兵的死伤抚恤 。 当时少帅花费了上干万元的巨资 , 对所有的伤亡官兵全部发放了抚恤 , 还给伤残士兵安置了出路 。 这种种善举稳定了军心 , 让东北的形势迅速稳定了下来 。
中东路事件后的军队恢复和修筑铁路计划
文章图片
而这高额的抚恤金和安置费用 , 也给东北财政增加了负担 。 就在与此同时 , 少帅还进行了重建部队、大造军火和修建铁路港口等耗资巨大的工程 。 在流水一样的巨额开支之下 , 东北财政很快就陷入了危机 。
一、投入巨资生产武器重整部队
中东路事件之后 , 东北军痛定思痛 , 做了如下几件事情:
1.重建受损部队
在中东路事件之后 , 东北军高层所做的第一件事 , 就是重建被全灭的两个半旅 。 当时为了迅速恢复战斗力 , 除了补足被重创的第9旅之外 , 还把辽宁的第14旅一拆两半 , 重建了原属于黑龙江第15和第17旅 。
这样不仅能够最快地重建军队 , 而且等于直接裁撤了黑省的两个国防旅 , 变相地给少帅直属的辽宁增加了一个旅 , 实属变相“削藩”、是个一石二鸟的好计 。 当然了 , 当时执掌黑龙江的副帅万福麟 , 这心里肯定不怎么舒服了——这仗是你小六子要打的 , 结果削番号的是我的部队 , 反而你的实力有所增长 。 你这大侄子做事 , 有点不地道啊 。
2.储备轻武器准备扩编
中东路事件后的军队恢复和修筑铁路计划
文章图片
而除了重建部队之外 , 东北军还吸取了当年储备武器不足、缺乏快速扩军能力的教训 , 随后制定了庞大的武器生产计划 。 当时沈阳厂在1930.1931两年之中的生产计划是:
辽13式步枪共80000支、辽17式6.5轻机枪400挺、辽13式重机枪120挺、79子弹1.2亿发 。 除此之外 , 东北军还分批进口了当时世界上最新式的捷克ZB26式轻机枪4000多挺 , 法国哈奇开斯轻机枪数百挺 。
以上的这些轻武器 , 约可武装16个国防旅 。 也就是说将来一旦有事 , 东北军可以在短时间内使用这些库存武器 , 直接把现有的步兵部队增加一半 , 整个东北军将快速扩编成50万大军!有了这个数量的轻步兵 , 那是足以应付国内外的大规模战事了 。
3.大造火炮
中东路事件后的军队恢复和修筑铁路计划
文章图片
中东路之战后 , 这东北军检讨失败原因时 , 是把“炮兵火力不足”列为最重要因素的 。 当年苏联红军那黑压压的重炮群 , 天崩地裂一样的炽热炮火 , 让参战部队上下都为之胆寒 。 从那以后 , 东北军就得了“重炮恐惧症” , 成为有名的“不耐炮击”的部队 。 而这个特点也被日军所观察到 , 在九一八事变时 , 日军专门调集了240和150重榴弹炮 , 以重炮轰击打垮了东北军的抵抗决心 。
中东路事件后的军队恢复和修筑铁路计划
文章图片
而害怕什么就要拥有什么 , 当时的东北军制定了庞大的火炮计划 , 要生产如下火炮:
75骑炮40门、
辽14式75山炮40门、
辽19式75山炮41门、
辽14式77野炮20门、
辽14式100轻榴弹炮80门、
辽19式150重型榴弹炮22门、
辽14式105加农炮4门、
辽19式105加农炮4门、
辽16式75高射炮25门、
辽19式105高射炮11门
辽19式240超重型榴弹炮2门 。
这个火炮生产计划非常惊人 , 合计要在两年之内 , 生产各种口径的火炮289门 , 可以装备8个新式炮兵团:一个混编重炮团、一个高射炮团、两个山炮团、一个骑炮团、一个野炮团、两个轻榴弹炮团 。 如果该计划能够顺利建成 , 那再加上已有的10个炮兵团 , 东北军将拥有国内最强大的炮兵部队 。
通过以上的种种措施 , 东北军迅速重建了战斗力 。 而一旦武器生产计划全部完成 , 那东北军的战斗力将形成飞跃 。 而随之而来的 , 那就是银子如同泼水一样洒了出去 。 别的不说 , 仅这数量庞大的武器弹药 , 起码就价值5000万元以上 , 虽然是分两年完成 , 每年也需要花费2500万银圆!
二、制造汽车和控制燃料生产
中东路事件后的军队恢复和修筑铁路计划
文章图片
而拥有如此多的重型火炮 , 全靠骡马牵引是不可能的 , 为此东北军开始进行炮兵部队的摩托化工作 。 为此少帅专门组建了东北经济委员会” , 派人出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 并拨款了70万元 , 在辽宁迫击炮厂中附设民生工厂 , 准备生产汽车和拖拉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