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我从小就有个科普梦,这次疫情让我更加坚定!,当“主播”只为帮患者( 二 )
“很多人觉得奇怪 , 我一名外科医生为啥要直播《口罩的故事》 , ”贺大林笑着解释道 , 这主要是因为他发现身边太多人对疫情很恐慌 , 口罩成为一个缩影:家人担心他被感染 , “嫌”他出门诊时戴的口罩不够厚;公园空无一人 , 也戴着N95口罩;有人虽然戴了口罩却方法不对……口罩在传染病的防控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 于是贺大林查文献、做PPT , 跟数千名网友分享口罩从何而来、背后有哪些故事、如何正确佩戴等 。
“其实 , 我一直都有一个科普梦 , 这次疫情让我更加坚定 。 ”贺大林告诉采访人员 , 公众如果医学知识不足 , 面对疫情就容易恐慌 。 这背后更深层的原因 , 就是公众对传染病知识了解不够 。
贺大林的科普梦 , 早在儿时看《十万个为什么》时就种下了 。 这本书让他对科学产生了崇拜 , 科学探索的欲望被勾起来了 。 等到他考上大学学医时 , 解剖学、生理学等生命科学又打开了另一扇门 , 让他知道生命是怎么来的 。 但当他兴高采烈地跟身边非学医的人谈论这些时才发现 , 周围人根本不懂 , 没法交流 。
而更令他深有感触的 , 是自己二十六七岁在内科轮转时遇到的一位病人 。 这位病人是铁路系统的高级工程师 , 国家知名科学家 。 他有高血压 , 但一点不重视 , 血压高了就吃降压药 , 不高就不吃 。 贺大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 就苦口婆心地跟他聊 , 告诉高血压如果不好好控制 , 很可能要了他的命 , 对方才似乎慢慢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
“这位科学家刺激了我 , 一个人不管地位多高 , 不管会造火箭还是航空母舰 , 但在医学方面都可能约等于‘文盲’ , ”贺大林说 , 当时他就意识应该想方设法让老百姓尽量不得病、少得病 。
本文插图
工作中的贺大林教授
1998年 , 38岁的贺大林刚从美国学成回来不久 , 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科普书《前列腺疾病110问》 , 这也是他的第一本书 。 “现在回过头看 , 这本书还是太专业了 , 有很多医学术语老百姓看不懂 , 没有前辈们《十万个为什么》写得好 。 ”贺大林笑着说道 。
“实际上 , 一名医生科普做得好 , 临床沟通能力、医学人文能力一般也不会太差 , 因为他们会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去沟通 。 ”贺大林表示 。
学术直播、远程会诊 , 对基层医生有利的事一件没少
疫情期间 , 除了科普 , 泌尿专科人才的培养 , 是他重点关注和思考的第二件事 , 也是贺大林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
本文插图
贺大林教授所在科室中 , 被派往前线的医生李旭东副教授与谢娜、荔缘两位护士
“抗疫时 , 大家都憋在家里 , 很少见面 。 我们会发现 , 不出门也能买菜买油买衣服 , 生活品的采购互联网发达 , 但医疗领域整体上相对偏弱 , ”贺大林告诉采访人员 , 意识到这点 , 他比较早地就开始做免费的学术直播、远程会诊 。
一方面 , 针对患者无法及时就医 , 比较焦虑的心态 , 贺大林做了前列腺癌、膀胱癌、女性泌尿等健康科普讲座并在线答疑 , 反响强烈 。 另一方面 , 他还通过互联网发起学术讲座、病例讨论、泌尿肿瘤远程MDT等学术活动 。
“疫情未过 , 疑难病人诊治不能耽误 , ”贺大林说 。
“泌尿肿瘤远程MDT”为例 , 这是联合咸阳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和宝鸡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一起进行的 , 贺大林牵头邀请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肿瘤科、病理科、影像科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参与 。 会诊结束后 , 咸阳市中心医院的同行反馈:“真的是醍醐灌顶 , 病例分析的太好了 , 帮助太大了!”
疫情时期暴露出的海量患者需求、基层医生需求 , 让贺大林深刻地意识到 , 互联网医疗的重要性 , 此次疫情必然对此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 但他认为 , 医疗是有其内在逻辑的 , 互联网远程诊疗要做好 , 必须遵守这个逻辑才行 。
- 「传染病」张文宏:疫情期间如果发烧了,有两件事情特别重要
- 传染病@以公开透明让“隐形人”现身
- 『传染病』科普在线 | 预防春夏常见六大传染病,这些措施要做好!
- 『传染病』实时|全球确诊超百万 美确诊236339例全球最多 意累计治愈人数平稳增加
- 【静脉曲张】5天时间血管从小腿堵到大腿根,你身上有没有这条“蚯蚓”?一般25岁后出现,40岁开始高发
- 『传染病』4月1日:新增境外输入35例、无症状感染者55例
- [传染病]官方紧急提醒!最近出门,建议带上这三个“码”!
- 【传染病】抗疫利器 金旅推出“康达”智能防疫工作站
- 【传染病】儿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近视预防指引
- 传染病@新冠检测试剂强势“出海”我国21家生产企业紧急驰援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