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家争鸣#为什么没能演变成类似英日的内阁制度,明朝出现了内阁首辅和廷推
明朝其实是有丞相的 , 也是最后一个有丞相的朝代 , 胡惟庸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 。 明朝的内阁就是伴随丞相制度而出现的 , 大家都知道 ,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 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 朱元璋早年乞丐 , 和尚的经历开阔了他的视野 , 但也同时让他多疑 , 控制欲强 。
文章图片
朱元璋的控制欲属于报复性的控制欲 , 大概因为他早年艰苦的经历让他对到手的权力舍不得放手 , 多疑让朱元璋无法做到像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那样用杯酒释兵权对待下属 , 朱元璋废黜丞相这个职位也是控制欲在作祟 , 丞相或者宰相这个职位是百官之首 , 很多时候都是丞相带领百官跟皇帝做对 。
朱元璋登基以后 , 仿照宋朝的政治制度设立了中书省和六部 , 中书省下设置丞相 , 从明朝建立到丞相制度被废除 , 大明仅有四个丞相 , 分别是李善长、徐达、胡惟庸、汪广洋 , 除徐达外 , 另外三位都被处死 。
明朝的丞相绝对是一个高危职业 , 最后一任丞相是胡惟庸 , 胡惟庸权力熏心 , 有些政务自己处理而不是上报朱元璋 , 导致朱元璋很生气 , 后果很严重 , 胡惟庸案爆发 , 胡惟庸被处死 , 宰相制度被废 。
不得不说 , 朱元璋是一个精力超级旺盛的人 , 宰相制度废除以后 , 也就没有中书省 , 六部都向皇帝直接负责 , 奏折也就全部由皇帝来处理了 , 朱元璋一开始还能应付 , 但是王朝初步建立 , 百废待兴 , 事情也多 , 而且明朝仿照的是宋朝的政治制度 , 政务就更加千头万绪了 , 朱元璋也有处理不了的时候 。
其实宰相很大程度上跟秘书类似 , 可以帮皇帝处理很多事情 , 所以没了宰相 , 虽然朱元璋享受了独揽大权的快感 , 但面对这么多政务也是吃不消 , 于是在洪武十五年 , 朱元璋仿照宋朝制度 , 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 , 其中礼部尚书邵质、检讨吴伯宗、翰林学士宋讷、典籍吴沉分别为四处大学士 , 这其实就是朱元璋的四个秘书 , 也就是四辅 。
而到了朱允炆 , 大概是因为没有宰相帮他拿主意吧 , 而且昏招迭出 , 最后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翻盘了 , 朱棣成为了第三个皇帝 , 朱棣虽也是有着旺盛的精力 , 但还是比不上朱元璋 , 而且朱棣喜欢御驾亲征 , 所以更加对政务无法顾及 , 于是朱棣就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 , 参与机务 , 称为内阁 。 内阁制度至此建立 。
文章图片
不过这个时候的内阁真的是一个秘书机构 , 宰相是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 , 而内阁只有议政权 , 行政权在六部 , 这就是贯穿明朝始终的制衡 , 内阁的权力也是随着一个朝代一个朝代发展而壮大的 , 到了成化年、弘治之际 , 内阁在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 , 内阁权力的扩大 , 要感谢朱棣和朱高炽 。
朱棣时期 , 让内阁兼管六部 , 朱高炽虽然在位时间短 , 但是却让内阁大学士兼有尚书职位 , 这就进一步提高了内阁的地位 , 到了明宣宗时期 , 由于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辅政 , 形成了更为完善的政务流程: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 , 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 , 都由通政使司汇总 , 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 , 再交到内阁 , 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 , 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 , 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 。
文章图片
前面说到过 , 内阁有议政的权力 , 这个议政怎么回事呢 , 就是奏折呈上来之后先交给皇帝过目 , 然后皇帝让太监搬到内阁 , 由内阁大学士讨论处理方法 , “用小票墨书” , 即把批阅建议写在纸上夹在奏章里给皇帝过目 , 这大大减轻了皇帝的负担 。
本来批复的意见应该由皇帝亲自来 , 但是朱棣的子孙都比较懒 , 连抄奏章都不愿意 , 于是朱瞻基想到一个办法 , 教太监读书 , 让太监读给皇帝听 , 再由太监在奏章上批复 , 这就是所谓的批红 。
- 小天说历史■但这一点远远比不上刘备,诸葛亮论能力是当之无愧的蜀汉第一,
- 「历史朝代说」儿媳一纸诉状将公公告到衙门,县令立马准了,公公不准儿媳改嫁
- 东东谈历史@三国中死得最冤的应该是仓官王垕,大家认为呢?,话说四大名著
- [历史皇太后]缴获武器不上交还和上级讨价还价—英雄夏伯阳,堪称苏联版李云龙
- 「东东谈历史」武功高的也很多,领兵打仗谁最厉害呢?,曹操手下战将很多
- 「孤寡老人讲历史」太监受贿导致公主婚姻不幸,清朝驸马婚前“试婚”的规矩源自明朝
- 历史神秘事:力排众人实行变法,结果却是不如人意,宋朝宰相王安石
- 「咕叽说历史」战国时代:齐魏大战·围魏救赵
- 「中国青年网」医学历史上不曾有过,张文宏:能在2-4个月把疫情控制住
- 「鲸鲸说历史」两战干死刘备关羽,被一皇帝比作姜子牙,三国最厉害的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