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网』医生刘凯却说:不会因此与患者更亲密,落日余晖下的照片刷屏

摘要:在武汉的病房里 , 小提琴家王欣手捧曲谱 , 轻轻哼唱起来 。 又是一个晴朗的傍晚 , 夕阳就像照片中一样明艳 。
网红凯哥
日渐西斜 , 阳光为万物勾勒出金边 。 在20病区办公室里 , 医生刘凯正查看患者CT影像 。 一名保安从办公室门前掠过 , 又倒转回来 , 问:“你是那个拍照片的医生吗?”
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以下简称东院) , “照片”不是泛指 , 它有特定意义 , 就是指那张照片——中山医院医生刘凯和87岁的患者、小提琴家王欣一起看夕阳的照片 。
和保安同行的东院本地护士也挤到门前 , 问:“谁是凯哥?”刘凯27岁 , 在医生群体里算是最年轻的 , 可是现在却被身边同事(不论老少)称为“凯哥” , 一半是玩笑 , 一半是尊重 。
『解放网』医生刘凯却说:不会因此与患者更亲密,落日余晖下的照片刷屏
文章图片
中山医院医生刘凯(右)、姚雨濛(中)、黄浙勇(左) 。 受访者供图
刘凯有些不好意思 , 闭口不答 。 保安又问:“你就是那个拍照的医生吧?”
“你怎么知道?”刘凯问 。
“看着好像 。 在电视上看过 。 ”保安说 。
“特殊的胖是吗?”刘凯问 。 他微微发福 , 下意识觉得别人会注意到他的体型 。 到了这时 , 他只得承认自己就是那个拍照片的医生 , 就像是明星乔装打扮后还是被“粉丝”认了出来 。
保安得意于自己的眼光 , 而护士则是“哦”个不住 。
3月5日拍了那张照片后 , 刘凯成了网红 。 他说 , 那天自从本报采访人员第一个电话找到他 , 直到次日凌晨1点多 , 微信、电话没有停过 , 都是各家报纸的采访人员要求采访 , 同样的话他讲了一遍又一遍 , 以至于连晚饭都没空吃 。
十多天后的一个下午 , 他在微信通讯录里输入“报”字 , 一下子跳出满屏报纸名:中青报、新京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南方都市报、楚天都市报、成都商报……好多报名他都是第一次听说 。
报纸采访潮过后 , 是电视 。 拍照次日 , 本是休息 , 他还是应邀来到医院接受现场采访 。 这一天 , 光是央视就接待了三四波 。
常常有采访人员问刘凯:“会不会因为这张照片和王欣老先生关系更加亲密?”
刘凯总是回答“不会” 。 他说 , 他对每个病人都不错 , 今后跟王老先生顶多也就多说几句话 , 没必要为了一张照片而改变什么 。 医学是由理性支配的 , 过多牵涉情感 , 会影响职业判断 。 “医生还是医生 , 病人还是病人 , 干脆一点 。 ”刘凯说 。 他的冷静和众多见惯了生死的医生一样 。
暂别小提琴的小提琴家
此时 , 照片里的另一位主角——87岁的患者、小提琴家王欣正斜倚在19号病床上 , 和刘凯医生的办公室隔着5道门 , 2个污染缓冲区 。
又是傍晚 , 阳光透过窗户 , 洒在床边 , 和照片上一样明媚 。 有小提琴家的地方 , 本该有音乐的 , 但此刻却安安静静 , 静得听得见床头一次性吸氧管里液体咕噜咕噜翻腾的声响 。
『解放网』医生刘凯却说:不会因此与患者更亲密,落日余晖下的照片刷屏
文章图片
王欣在隔离病房 。 赖鑫琳摄
王欣身形瘦削 , 白发齐耳 , 很像人们想象中的老艺术家形象 。 此刻 , 他端着一部智能手机 , 时而翻翻微信 , 时而看看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闻 。 他对自己会用智能手机这件事很自豪:“前两年 , 女儿说要给我买个新手机 , 我说‘行 , 买吧’ 。 你看 , 我有好几个微信群 , 老年大学的、乐团的、亲戚的 。 我们小区里 , 好多人比我小十几岁 , 却老态龙钟 , 看着挺困难似的 。 ”
他说话声音响亮 , 全然不像肺炎患者 , 这一半是因为一辈子都在和音乐打交道 , 另一半则是因为耳背(他女儿说 , 他听不清别人说话 , 就以为别人也听不清他 , 所以说话像在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