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中网」而不是被“共享”?,被疫情改变的雇佣:你为什么被“优化”

“逐渐复工后 , 准确地说在2月3日后 , 我们有些一线员工以及司机在老家 , 回城困难 。 所以我们紧急在外部招聘 , 也试图做共享员工 , 通过劳务派遣机构等各渠道联系‘闲置’公司车队、大货车 , 跟他们谈能不能为我们提供相应的人员 , 包括到仓库里进行加工作业的 。 ”美菜网首席人力资源官刘军说 。
他告诉投中网在疫情期间 , 美菜的家庭业务量急剧增大 , 但缺人手拣货和派送 。 彼时 , “共享员工”盛行 , 美菜顺势也加入其中 , 通过劳务派谴机构向各个城市寻求“闲置”且可通行的健康司机、餐厅员工等服务 。
2月初 , 盒马发起了“共享员工” , 与诸如西贝有2万员工“闲置”在宿舍 , 形成了鲜明对比 。 前者利用灵活用工的模式解决人力不足 , 后者则线下门店有大量长期雇佣关系而在疫情里人力过于富足 。
与传统的长期雇佣员工不同 , 在新经济中顺势而生的零工经济 , 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快速匹配供需方 , 形成了“临时”新工作模式 。 某种程度上 , 这种又被称作“聘请承包商”的模式 , 能为负债经营的科技公司节省许多人力成本:不需要支付社保、福利、甚至股权等 。 而且 , 对硅谷的科技企业来说 , 它还避免了相关机构对招聘、裁员比例的审查 。
以谷歌为例 ,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 , 截至2019年3月 , 它大约有12.1万名临时工、供应商和承包商 , 而全职员工只有10.2万人 。 在此次疫情里 , 包括谷歌在内的硅谷科技公司关闭了办公室后 , 或会雇佣更多承包商以及临时工——因为他们的医疗保障和福利低于全职员工 。
“疫情就像一次对风险的考验 。 ”元璟资本合伙人田敏对投中网说 。 企业很多问题在本次疫情里暴露 。 由“共享员工”引发企业开始思考如何灵活用工 , 是这次疫情中被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 背后 , 实际是用人成本以及人力资源的搭配博弈 。
金柚网助理总裁兼产品发展部总监陈鸿飞也向投中网表示 , 疫情是企业发展中会遇到的不确定性的风险 , 而人力资源合理的搭配则是对抗这种不确定性的风险抵御能力的体现之一 。 “企业的雇佣结构越丰富 , 管理水平一定越高 。 ”陈鸿飞说 。
那么 , 此次疫情会为不同行业的企业带来怎么样的用工管理经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 能被“标签化”的技能越来越多后 , 零工经济繁荣背后是大势所趋还是临时手段?极度灵活和极度稳定的利弊各是什么?
员工多了企业第一反应是优化 , 而不是“共享员工”
企业的发展问题在疫情里凸显 , 包括用人规模和方式 。
“在正常的生产经营里 , 大部分企业都处于招人状态 , 一旦员工多了 , 第一个反应是做优化 , 而不是借调到别的企业 。 ”陈鸿飞告诉投中网 , 此次疫情有特殊场景 , 涉及到企业能否开工、能否营业 , 才有员工“富裕过剩” 。
出于职业习惯 , 陈鸿飞关注的是如何实现“共享员工” 。 他表示“共享员工”从法律层面上不属于劳务派遣 , 而是一次外包服务 , 派出的员工仍和派出方企业仍保持合同关系 。 “以盒马的为例 , 可以理解成盒马向云海肴采购了一次服务行为 , 后者收取的是外包服务费 。 ”陈鸿飞解释说 。
从含义上理解 , “共享员工”和原来的服务外包或岗位外包的模式相同 。 这些原来由人力资源公司或是种第三方平台来提供服务外包的业务 , “但因为特殊时期 , 共享员工由企业双方自身完成了 。 而且因为有盒马这样知名度的企业宣传出来 , 所以大家会觉得是新形态 。 ”陈鸿飞说 。
一般情况下 , 企业和劳动力不总处于平衡状态 。 总有企业劳动力富裕有剩余 , 有企业在某个阶段需要新增劳动力 。 这时候 , 需要通过借助某一类模式或者平台 , 把这两类劳动力不平衡的状态恢复平衡 。
在盒马之后 , 陈鸿飞所在的金柚网也为诸如酒店等在此次疫情出现员工“过剩”与“紧缺”的企业提供“共享员工”服务 , 但服务周期只在1-3月内 。 他与投中网接触的多位企业家或人力资源专家都认为 , “共享员工”不具备复制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