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会得癌症吗?
理论上从爬行动物开始,鸟纲与哺乳纲的动物都会发生癌症(类似人类的),癌症是一类多细胞组织联系紊乱疾病,人类是由于获得寿命相对较长,从而被观察到癌症较多,其他动物如鲨鱼也是会得癌症的,只不过很少有人去研究关注,相对而言,就现在癌症的定义与理解而看,一些低等动物,原虫、海绵、海鞘啥的还真没有癌症的发生,它们不具备发生癌症的足够复杂的结构与细胞数
■网友的回复
【动物会得癌症吗?】 动物会不会得癌症?会!其实动物和人类一样,也与癌症进行着殊死搏斗。例如喜爱的狗狗,患癌症的可能性就是人类的10倍。
这里要介绍的,是动物界的两个极端:一种与癌症绝缘,几乎从不得癌症;另一种动物的癌症可以传染,因为癌症,它们面临灭绝的风险。
第一个主角,是下面这个长相奇特的啮齿类动物——裸鼹鼠。外表上看,裸鼹鼠最特殊的地方就是没有长毛、粉红色褶皱的皮肤直接裸露着。
对于裸鼹鼠的长相,我们编辑部有着巨大的分歧。一些人觉得这种动物没有毛、皮肤褶皱,所以很丑,但我觉得还是很可爱的——至少称得上“丑萌”。
抛开裸鼹鼠的长相不谈,它们有着很多令人羡慕的生理特征。例如,它们可能从不会衰老。
举个例子,80岁老人的死亡几率显然高于50岁的人。随着衰老程序的开启,到达30岁后,人类的死亡率每8年提高大约一倍。但是,这个规律却不适用于裸鼹鼠,因为无论多少岁,它们每一天的死亡率都在万分之一附近。直到现在,科学家还没有在裸鼹鼠身上发现衰老的迹象。目前发现,裸鼹鼠的寿命可以超过30岁,而其他啮齿类动物很少有能活10岁以上的。
裸鼹鼠的“不老之身”还是个谜,而对于它们另一项特异功能,科学家已经有了一定的发现。
裸鼹鼠几乎不得癌症。
当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培育裸鼹鼠细胞时,他们有了两项发现:
1. 这些细胞不会聚集在一起;
2.在培养皿中,出现了很多粘稠的物质。
这个发现非常重要,因为癌细胞总是聚集成团,但裸鼹鼠细胞间的接触却被抑制了,这是一种癌细胞缺少的抗癌机制。是什么物质造成了这一效果?这种粘稠的物质自然成了被怀疑的对象。科学家发现,人工去除粘性物质后,细胞开始聚集成团块,这时的裸鼹鼠细胞具备了形成肿瘤的潜能。
进一研究步发现,这些粘性物质是细胞生成的透明质酸。透明质酸是皮肤和软骨的重要组分,存在于所有动物中。既然如此,为什么只有裸鼹鼠才能隔绝癌症呢?
这是由于裸鼹鼠体内分解透明质酸的酶活性较低,因此透明质酸得以积累。裸鼹鼠体内透明质酸的含量更高,分子大小也是小鼠、大鼠、人体中的5倍。
这项研究也给了我们抑制癌症的新思路。如果我们能增加人体中透明质酸的含量,或是减少酶对透明质酸的分解,或许能找到抑制癌症的方法。
最后提一下,裸鼹鼠即不会衰老,也不会得癌症,那它们是怎么死的?
在野外环境中,和其他动物一样,裸鼹鼠通常死于天敌攻击、饥饿、缺水或是感染。而在实验室中,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找到裸鼹鼠的死因。有人发现,死亡的裸鼹鼠往往出现口疮,这意味着它们难以进食、饮水、产生足量唾液,并且遭受感染。但它们真正的死因是什么,仍有待进一步破解。
相比于幸运的裸鼹鼠,另一种动物——袋獾就要惨得多。
上世纪90年代,在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人们在一种有袋目哺乳动物——袋獾身上观察到一种奇怪的疾病:染病袋獾的脸上会长出巨大的肿瘤,然后化脓溃烂,导致难以进食,通常在感染后六个月内就会失去性命。(图片可能引起不适,这里就不放了)
很快,人们发现这竟然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癌症。由于致命的面部肿瘤,这袋獾的种群数量正在急速下降,甚至面临灭绝的危机。
为什么在袋獾身上,癌症成了一种传染病?
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什么癌症在人类,或者其他动物中无法传染。
关键在于免疫系统的识别。一旦癌症进入新的宿主体内,癌细胞表面有一些特殊的蛋白片段,这就像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我是外来者”。当新宿主的免疫系统发现带有标语的细胞,就会对其进行围剿。
这些“旗帜性”的东西就是袋獾所缺少的。所以当癌症到达它们体内时,免疫系统就会难以识别异体细胞,以致不会启动杀伤程序。
这些“旗帜性”蛋白由多种基因编码,其中包括一种多样性很高的基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这类基因是在早期脊椎动物中进化出现的,一些生物学家认为,它们之所以变得如此多样,就是为了确保癌症不会传染。悲惨的是,袋獾缺少这样的基因屏障来阻止癌症传染。
而且,在性交或打斗时,袋獾经常会撕咬同类,而且常常咬在脸上。因此,它们的行为正好创造了一个极佳的机会,使肿瘤细胞可以通过附着在牙齿上,或者直接接触对方面部的伤口,轻松地完成转移。
幸运的是,人类的遗传多样性极其丰富,而且可以避免导致肿瘤传播的行为方式,因而我们看起来还算安全,不大可能重蹈塔斯马尼亚袋獾的覆辙。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理论上,传染性癌症有可能出现在因种群数量下降而导致遗传多样性减少的类人猿群体中(比如黑猩猩、大猩猩、红毛猩猩)。如果这些动物被人类群体捕获,而在这些人体中,恰好有人的免疫系统存在缺陷,那么这种近距离接触就可能使肿瘤细胞转移到人类身上。
■网友的回复
一项研究显示,10 岁以上的宠物狗有 45% 都死于癌症。更可怕的是,有些癌症具有传染性,受传染性癌症所害,塔斯马尼亚岛袋獾数量在 20 多年中减少了约 80%。袋獾是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最具代表性的动物之一,也是现存最大的食肉有袋动物,是当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捕食者之一。但这种动物正受到一种可怕疾病威胁。
扩散的死亡阴影1996 年,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动物保护工作者注意到,袋獾种群正在急剧减少。就在同一时间,一名摄影师拍摄到几只面部长着肿瘤的袋獾。科学家研究后发现,造成袋獾大量死亡的正是这种面部肿瘤。癌细胞首先出现在袋獾口腔,然后扩散至面部和颈部,甚至转移到全身。通常在几个月内,大多数患癌袋獾就会因口腔肿瘤过大无法进食,最终饥饿而死。
这种癌症的发病率高得可怕,影响区域也不断扩大。一些科学家推测,这种癌症可能是由某种病毒感染造成,因为似乎只有病毒传播才可能造成疾病迅速蔓延。但在 2006 年,科学家对袋獾面部肿瘤细胞进行分析后发现,所有癌细胞内的染色体都发生了同样的畸变。而且,不同个体的癌细胞有着高度遗传相似性,但与患病袋獾本身的基因却不一致。这表明,袋獾面部肿瘤细胞有着单一的起源,而这些癌细胞可以在不同个体之间转移。也就是说,这种癌症是可以传染的。
事实上,袋獾面部肿瘤并非是唯一一种传染性癌症。己知最古老的传染性癌症出现在人类的伙伴——狗身上。大约 8000 年前,「犬传染性性病瘤」就开始在美洲的犬只中传播。2015 年,科学家发现美国新英格兰海岸的砂海螂(一种海洋双壳类动物,又称软壳蛤)因一种传染性白血病大量减少。一年后,又发现另外 3 种携带传染性癌症的双壳类动物。
科学家开始意识到,传染性癌症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普遍。研究人员想了解,哪些物种可能被传染性癌症影响?更重要的是,癌症是怎样成为一种传染病的?
与免疫系统「捉迷藏」早在 2006 年,科学家就发现袋獾面部肿瘤细胞都来自于某只雌性袋獾。2014 年,新研究揭示了另一种袋獾面部肿瘤细胞系。它似乎近几年才出现,来自一只雄性袋獾。科学家将新发现的细胞系称为 DFT2,将之前发现的那种称为 DFT1。
根据这些癌细胞产生的蛋白质,科学家推测这两种癌症都与「施万细胞」有关。施万细胞是周围神经系统中的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纤维起绝缘、支持、营养等作用。当神经元受损时,其周围的施万细胞会分泌某些蛋白质,促进神经元修复和再生。如果与这种修复机制相关的基因发生突变,施万细胞就可能异常增殖,形成癌瘤。两种癌细胞中都出现了这类突变,因此科学家认为袋獾面部肿瘤细胞源于异常的施万细胞。
免疫学家认为,在不同袋獾个体之间传播的癌细胞和寄生虫很像。在「寄生虫」的传播中,有四个因素在中间起着关键的作用。首先,肿瘤细胞需要一个转移到新宿主身上的途径;其次,它们必须在转移过程中存活;第三,该物种必须有一个有利于外来细胞入侵的免疫环境;第四,癌细胞必须有逃避新宿主免疫攻击的机制。
袋獾经常相互撕咬、打斗,很容易将癌细胞传播给同类。而这些外来的癌细胞如何在袋獾体内「生根发芽」,是其致病和传染的关键。正常情况下,脊椎动物的免疫系统能识别和排斥外来细胞。不同个体的细胞表面存在特异性抗原,被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EHC)。MHC 就像是细胞的「身份证」,只有来自同一个体的细胞才能被免疫系统「放行」。外来细胞的 MHC 则会激活 T 细胞,引起免疫系统攻击外来细胞。而袋獾的基因多样性很低,因此 MHC 的多样性也很低。科学家推测,这可能是袋獾免疫系统无法识别外来癌细胞的原因。
但在 2011 年,科学家通过异体皮肤移植实验推翻了这一观点。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网友的回复
谁告诉你动物不得癌症癌症会传染:袋獾的悲惨遭遇(重口图慎入)其他野生动物,较少被观察到患癌症,往往也是因为很早就被捕食掉或者其他原因横死,根本到不了肿瘤恶化的年岁。
■网友的回复
动物太得癌症了。无数的毒性试验,比如某种物质的致癌性,都是通过长期大剂量喂养小白鼠导致肿瘤的出现来观察到的。
■网友的回复
说高等动物才会得癌症的,看看这篇paper:1.\tArriagada, G. et al. Activation of transcription and retrotransposition of a novel retroelement, Steamer, in neoplastic hemocytes of the mollusk Mya arenaria.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4). doi:10.1073/pnas.1409945111
蛤这么低等的动物也会得类似白血病的疾病:
The disease is characterized by thepresence of abnormal, rounded, rapidly proliferating hemocytescontaining large pleiomorphic nuclei and multiple nucleoli.
这个病的特征也是不可控的细胞大量增殖,你们说算不算肿瘤,算不算癌症?
■网友的回复
会的,金毛得淋巴瘤的概率是其他种类狗的5-10倍,以至于连期望寿命只有10-12岁,比其他大型狗少两年。
■网友的回复
猜想也看基因。
比如生长环境不同的野猪和家猪,野猪的免疫力就相对大;而圈养的家猪,如果长期只喂些剩饭剩菜,躲过生病,被人宰杀等因素,也躲不过亚硝胺在体内积累带来的胃癌吧
■网友的回复
我记得在里看过一篇文章(有人知道是哪篇可以写在下面,谢谢),里面写了一个艾滋病病人,被发现得了一种没见过的肿瘤,医生无论用什么药都无法阻止肿瘤进展,后来在病人死后,才研究明白,原来是病人得了猪肉绦虫病,而这个猪肉绦虫得了肿瘤,可是因为这个艾滋病病人的免疫系统没法防御“外来的”肿瘤细胞,使来自猪肉绦虫的肿瘤在这个病人的身体里不受控制的生长,导致病人因为猪肉绦虫的肿瘤而死亡。
■网友的回复
会得,而且还能通过性行为传播。犬科的性传播肿瘤是已知最古老的哺乳动物肿瘤世系。一种通过交配传染的癌症,可以像寄生虫一样,通过肿瘤细胞在全世界的狗身上传播。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罗宾·韦斯(Robin Weiss)和他的同事们研究了可以在犬科中通过交配传染的肿瘤,这种恶性肿瘤是在家犬中发现的,也可能存在于灰狼或者丛林狼(coyote)等家犬的近亲当中。他们对采自五大洲的狗类组织样本所做的DNA分析表明,肿瘤细胞并非这些狗与生俱来的。事实上,这些细胞的基因彼此之间几乎完全相同,与原产于中国或西伯利亚的狼或与它们有极近亲缘关系的狗身上的细胞很相似。根据这些细胞的累计突变次数来判断,它们的起源可以追溯至200~2,500年前,是已知的最古老的癌症世系。这将有助于了解肿瘤是如何躲避免疫系统,并存活下来的。相关论文刊登在2006年8月11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
- 癌症■不瞒你说:最难治愈的癌症中,这5种“榜上有名”
- 『医路向前巍子』吃这个当晚餐,男子病危进ICU!医生:这个病被叫做“不死的癌症”
- 医平方■坏情绪,不该成为癌症患者治疗中的绊脚石!
- 抗癌健康圈:为什么同样是癌症,有的人没过几月就离世,有的人却还能长寿?
-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新冠肺炎疫苗5月底可进入动物试验阶段丨权威发布
- 「医圣讲健康」三甲院长联合呼吁:每天1杯,两周得心梗:癌症帮凶,你却天天吃
- 动物之森:有人用动物之森复原了《闪灵》
- 『癌症』这个没有癌症病人的岛国,是怎么做到患癌率为0的?看看4点原因
- 鸽子中医@鼻塞可能是癌症警讯!8大必知鼻咽癌症状:单侧鼻塞、鼻涕有血丝
- 「临床营养科谭涛峰主任」癌症患者消瘦怎么解决?清除恶液质,应该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