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是否正确?( 二 )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地形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东三面都有群山拱卫。其西为号称"神京右臂"的西山,属太行山脉。其北为属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与西山相交于南口一带,其东北仍为燕山山脉,有古北口的防御要塞。从两个方向将明朝前、中期由西北方向蒙古高原而来的蒙古骑兵和由后期由东北方向而来的满清军队御于都门之外。同时北京小平原东部临渤海,至少在1840年以前,几乎没有外敌敢进入渤海湾进攻北京。南部虽为平地,但是除李自成军队外,终明一代几乎没有敌人从南面侵略明朝首都。所以北京的地形对于明朝来说是十分理想的对西对北可以据险防御,对东对南可以有效地统治内地。
北京地形图(图片来源:https://xw.qq.com/cmsid/20190326A0L5MK00)
同时,北京也是龙盘虎踞的"形胜"之地。中国古代有"天子面南"的传统,明朝皇帝定鼎燕京,正好背靠燕山山脉,左拥渤海,右凭太行,面南君临天下。明代文献《读书一得》写道:
"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而太行之山自平阳之绛西来,北为居庸,东入于海,龙飞凤舞,绵亘千里。重关峻口,一可当万。独开南面,以朝万国,非天造此形胜也哉! "
同时,北京是明朝北疆最重要的防御要塞。这与明朝时代汉族与北族关系的"大气候"有关。自安史之乱之后,中国古典社会盛极而衰,战斗力总体上处于下降态势。但是汉地北方的少数民族,特别是东北方的少数民族,由于汉族先进生产技术的弥散和自身制度体系的封建化,其军事力量呈现强盛趋势。所以汉民族与游牧渔猎民族的主要对峙前线逐渐从汉唐时期西面的河套、阴山等地区转向东面的河北山西北部。明朝前期主要面临的外族压力来源于蒙古高原,后期的压力来源于东北方向的满清。这两个地缘板块(蒙古高原东缘和东北)与华北平原板块的交汇点正是北京一带。北京恰好处于这个三角形的中心位置。(百度上找了一张图,应该是地图知识局的)
所以,只要明朝想要保住黄河以北,那么其资源和兵力就要尽量向北平(及其周围的宣大蓟辽)倾斜,这是与明朝在哪里建都没有关系的事情。同时,国都与北平过远,会导致朝廷对边防军的疑虑增加。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中央政权和边防军几乎有"天然矛盾"。如果边防军主帅权力有限,被皇帝束缚住了手脚,那么结果请参见北宋。如果边防军手握重兵权利太大,又有可能举兵内向威胁皇权,例如唐之安禄山。靖难之战中,朱棣统率燕军(还有"朵颜三卫"等)战力之强悍,已经超过明朝中央军。当然朱棣本身实力有限,如果不是孤注一掷,那么很可能被朝廷碾压,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要知道,这是在明朝国力、控制力较强的早期,到了明朝晚期(比如天启崇祯时期),朝廷有没有力量控制住拥兵自重的北庭边帅,便是个未知数了。所以明朝建都北京,以天子主持边防,可以适当消解皇权与边军的矛盾,也可以就近组织防御蒙古人的入侵。
大家都知道,明朝建都北京被后人称为"天子御国门",这被现代人视为气节的象征,但是治理国家毕竟不是意气之争,如果真把国都放在都门边上,那是很危险的。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批评道:
有明都燕不过二百年,而英宗狩于土木,武宗困于阳和,景泰初京城受围,嘉靖二十八年受围,四十三年边人阑入,崇祯间京城岁岁戒严。上下精神敝于寇至,日以失天下为事,而礼乐政教犹足观乎?江南之民命竭于输挽,大府之金钱靡于河道,皆郡燕之为害也。
不过,黄老先生的意见似乎夸大了一点。首先,明成祖时代的北平,防守形势还是安全的,不存在"上下精神敝于寇至"的情况。洪武时代,明朝对北前线在开平(今锡林郭勒盟)、大宁(今内蒙古赤峰一带)附近,明军基本控制了长城以北直到大戈壁的几百里缓冲地,北平周围有辽东都司、北平都司、山西都司自己北平和山西行都指挥使司几大重镇保卫。明朝北庭防线崩塌,始于靖难之战。朱棣裹挟大宁的宁王朱权及大宁军队南下,使大宁为之一空。其后,成祖也没有恢复大宁和东胜两地的防守,标志了明朝防线南退的开始(其中原因争议甚大,在此不讨论)。不过成祖时代,开平仍在明军手里,加上永乐年间明军军力尚强,朱棣本人精于战阵,五次北征犁庭扫闾,使蒙古人望风而遁,此时我估计明朝上下更敝于成祖劳师而不是蒙古南下。永乐以后,明朝先放弃了开平,继而放弃了军事压制蒙古的国策,转而依托长城消极防守。这其中蕴含着国力、军力、经济、气候等多方面原因,难以归罪为"都燕"一端。事实上,明朝在从永乐十八年(1421)到崇祯二年(1629)的208年历史上,仅有三次国都被围的历史,即1449年土木之变、1550年庚戌之变和1629年己巳之变,这些情况还都与统治者自身失误有关系(如炫耀家乡的王公公,迎来送往的仇总兵和死守蓟门的圆嘟嘟),至于崇祯年间,大明朝已是风雨飘摇,我想没有人认为明朝灭亡是因为离满清太近吧。至于为什么在北京失守后不能组织起一个统一政权挽救大明,我想这个锅应该由崇祯、东林派、朱由崧和明末军阀们背,不能由北京城背。总的来说,明朝享国276年,其中200年以上在北京度过,应该说建都北京以及相关举措没有给大明朝拖太大后腿。南京当然是另一个极好的选择,但是历史是无法假设的。
不过,黄宗羲有一句话倒是说到了点子上:江南之民命竭于输挽,大府之金钱靡于河道。这构成了明代北京作为都城的重大缺陷:其经济和粮食依赖大运河的输血。明代北京人口统计口径不一,据《明代北京城市人口数额研究》一文估计,洪武年间北平人口约10余万,明仁宗洪熙年间达到80万,天启年间达到100万以上。从此而言,明中后期北京人口相对于明早期增加了5-10倍,其对于北京周边的粮食压力可想而知。而北京周围的粮食产量有限(况且北京冬天确实冷),必须靠其他地方输血。而东南的江浙一带已经成为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据《明代大运河的治理及其重要历史作用》一文指出,明代弘治、正德年间,运河每年向北京输粮400万石左右。这中间其他费用的产生也是惊人的,例如沿途的折耗、河道的疏浚、河道官员的中饱私囊都会加大运输成本。加之黄河经常决口,运河必须经常治理、修复,更加大明廷压力。所以早在明仁宗时代,朝野就掀起了一次要求还都南京的浪潮。户部尚书夏原吉就说:"当今江南民力困于漕运,请还都南京,以省供亿!"平江伯陈瑄也说"南京实国家根本",仁宗决定迁回南京,他决定恢复南京的"京师"称号,仍称北京为"行在",但是南京在洪熙年间多次地震(参考《南京地震与明朝定都北京》),仁宗在位时间太短以及迁都耗费甚大,正统年间,明英宗才正式改北京的"行在"地位为"京师"。不过,首都的人口集聚效应以及运河漕运的压力一直没能很好解决,成为了长期困扰明朝统治者的一大难题。
■网友的回复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是否正确?】 正确。如果不是我家棣棣迁都北京,明朝迟早要变成第二个南宋割据政权
■网友的回复
这个太深奥,我只是觉得他曾是燕王,他一生被篡位阴影笼罩,所以离开了自己的地盘他还会怕有人端了他,他在北京打蒙古人方便。。。
- 河北环绕京津却因各种因素始终难发展,河北想真正发展,除了迁都还能有什么别的法子?
- 空气那么差交通那么挤为何不迁都?
- 在明朝的南京当一名官员是什么体验(迁都北京之后)?
- 传染病:快讯!最新“疫情分布”:思明成低风险地区!街道全部从中风险名单中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