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是否正确?
我不知道这个问题如何能回答得有意义,难道现在科学家已经在超级计算机上建了大萌的模,遍历了定都洛阳、西安、应天、济南、怀来的所有解?大萌朝迁都之后几十年就亡国了吗?并没有,延续了二百多年,可见它在统治人民方面是成功的。似乎不能假定一个王朝可以无忧躺到二百多年,至少之前的北宋、大金、南宋(南宋的军队基本是重建的)、大元都不是,大辽庶几近之。明朝能在北京维持二百多年,不能说明“迁都北京是对的”,至少说明明朝围绕着新都北京而实施的漕运、边镇等等政策对应当时的局面还是有效的咯。虽然京军在弘治以后废掉了,可是蒙古人也足够弱鸡啊,不要紧。此外建都北京对北方居民也带来一些好处么。至少我个人觉得在北方有个大城市能够方便华北之人来游学还蛮好的。要知道建文朝的黑历史之一可是废除了北方五省的官学啊……至于扯到现代化的问题就更无聊了。这世上只有西欧进行了原发的近代化,只有英国进行了原发的工业革命。而这一切是建立在西欧人以强大武力为后盾、吸纳全球技术、占有全球资源的基础上的。这个过程里中国扮演了奢侈品、成瘾品生产国的角色,只需要有些近海兵船维持港口秩序,就自动有人上门买货,当然没什么发展海军的动力。郑和舰队也无非扮演一个武装丝绸推销员的角色。大萌官方根本没有做好消化买回的香料的准备,拿来抵公务员工资…我觉得期盼安南、日本、蒙古再强一些,或者大萌打打内战,进一步刺激山寨改进西方火器的步伐、促成军队近代化还现实一点儿,实在不行架空建文带兵流亡海外也行啊……天朝物产丰盈除了先进军事技术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本来就是真的。天朝和其它主要文明天区地隔,技术传入都吃不上热乎的(所以论证天朝一切技术本土起源的也很可以理解,祖先留下的怨念么),能搞出造福若干全人类的技术已经很厉害了好不好,你们不要埋怨祖宗了…这世上会有一个定都别处、比本位面统治得更好的大萌吗?这让我想起了新出的《建丰二年》。是啊,(我心目中的)王朝史就是这样成王败寇的学问。可是如果随便迈过界限,不就成为野老村言、键盘内阁了么。
■网友的回复
先说迁都的好处,打蒙古人方便了。重兵和粮草可以屯在北京附近。不是自己的儿子侄子叔叔统兵,而是自己统领全国最精锐的兵马,对于一个靠武力夺了侄子皇位的人,心里放心……这个是最重要的甩开了那帮南方人为主的官宦网络,自己能用自己的老班底了,干活更开心……说说正题放弃海权,那是是统治者、统治阶层、整个读书人的脑子二B了,管迁都个屁……如果不想放弃海权,北京离天津才多远?有着渤海那么平静那么广阔的一个大内海,东北大量的树林可以提供优质木料,为啥不继续造宝船?江南是经济重镇,不是首都了,更多人口、资源可以用来发展经济和生产了,经济发展更好不是?……那为啥会把海运停了……放弃海权,那还是因为脑子坏掉了、被狗啃了。心思全放在内斗争权上了。跟迁都没毛关系再扯点别的,为啥明朝放弃海权因为海军跟陆军最大的不一样,他几乎是自成一国的……海军非常强大,而且常年在外,将领不好选,皇帝怕他谋反,所以,就出现了马和等一票太监统军……太监无后而且名声不好,就算谋反,也不会有多少人相应……这样造成太监的势大,郑和下西洋成功后,太监的势力达到很高的高度,内廷超过外廷的实力,文武百官读书人不答应,一群下面少一截子的阉人腐人都爬到老子头上了,老子读了那么多的圣贤书而且还有JJ,怎能咽下这口气……就想起法子祸害海军……海图烧了,宝船烧了……图纸烧了……海运禁了……海军废了……一群流民一般的倭寇就能祸害整个沿海百年……玛德,一群杂种……应该把他们都阉了这些事情,就算不迁都,难道就不发生了么……
■网友的回复
著名的“历史学家”席德梅尔在《文明5》中说过,首都就要靠山沿河坐丘陵(佩特拉去死去死),分城才要沿海搞经济。从这个模型看明显北京更适合建都,燕山,永定河,虽然是平地,在西郊就是成片的丘陵,锤子和食物都不少,妥妥的建都首选地区啊,周围还有河北的麦,棉花,山东的盐,辽宁的铁,石头,内蒙的马,牛,羊,而且还临边境,我个人就非常喜欢首都堵口防御,后花园分城出兵打仗的模式。试想要是在南边建了都城,全是水田和沿河平原,粮食是不少,锤子上不来,好不容易造出来个诸葛弩,跑半天都跑不到边境去,没有北京堵口,后花园发展也发展不安生,北方的邻居搞不好隔一段时间就来烧你一座城。
■网友的回复
就说一件事,土木堡之变,北方空虚,为什么中国没有再次变成南北朝,瓦剌实力有限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原因是因为北京扼守住了蒙古南下华北平原的路径。如果明朝没有迁都北京,后果不堪设想啊。中原王朝的威胁从来是来自于北方,南京虽然富庶且有天险作为屏障,但是对北方的控制太差。加上京杭大运河的修建,中国南北贯通,北京在经济上的缺点被缩小,战略意义又十分重大,金人的崛起使得中原王朝面临的威胁方向向东边转移,北京恰好是一个能对蒙古和东北都起到很好控制作用的地方,只要北京不沦陷,中原和南方就能保证安全。
■网友的回复
作为一个南方人,我不得不说这样其实做得对。题主主要说明北京建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运粮成本,二是海权控制,那我们分开分析下。
首先是运粮成本,虽然我这里没有各地粮账记录,但是,这里涉及到两个小问题,1你不建都北京,就不用运粮了?当年北方为防蒙古需要必然需要设立大量军镇,那么军人需不需要提供粮食?另外北方需要粮食补给的城市也不少。所以定都北京,并不是多了一个巨型城市,而其实只是扩充了一些粮道罢了。2北京建都真的会使得国家成本变高?我们知道明朝大多数战争都在北方,你真打仗了,人,物,钱,粮都得临时往那运。因此,北京如果人口少的话,你连兵源都得从南京征集了,送到北京去。这运送的大量军队就不需要钱了?反之,北京作为首都,会带动大量北方人口增长,兵源就地征集会好很多,这个开支能节约多少?
其次是海权问题。在陆权至上的时代与国家讨论海权就是耍流氓。那未来还是太空时代呢,咱们干嘛不建都酒泉或海南?在骑兵纵横的年代,发展海军的效益太低。而且,大明的心头大患是蒙古,我搞海军干嘛用呢?去掠夺东南亚?中国由于疆域广阔,因此和西欧国家不同,常常处在领土管理能力的极限。我国家都这么大了,还有必要去收编,启蒙东南亚人吗?更何况,中国靠外交和贸易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真的发展远洋海军干谁去?周边有等体量的对手吗?而且倒不是中国不重视海权,而是中国自己的体量都等于好多国家和他们殖民地总和了。并且,那个年代,陆地意味着粮食,人口,资源,我占领下来,就可以安置管理,海洋能做啥?打鱼吗?
最后,就算是海洋环境,北京其实也好于南京。渤海是内海,周边就只有朝鲜,出渤海就能威胁到唯一在当时有点战斗力的日本。无论是自身条件还是战略位置都非常好。而南京(南京也不是沿海城市好吗),周边城市的出海口,虽然的确可以进行贸易,但是意义不大,能打谁吗?貌似没国家可以威胁,那做生意呢?这其实和首都在哪没问题吧。本人觉得这是闭关锁国导致的问题,而不是迁都的问题。当然了,其实那个时候闭关锁国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个是后话了
■网友的回复
文化也有一部分吧 从唐末到明初 幽燕地区已经和中原地区分隔了五百多年 人口和人文思维已经和内亚民族一致化了 和中原正统的儒家官僚文化格格不如 这也是朱棣能造反成功而别的朝代封王所做不到的基础 在明初浙东淮西中原人心中 他们看幽燕地区应该和我们现在看新疆西藏差不多 帝国边陲 野蛮而不知忠义 蒙金的带路党 对当地文化是不重视甚至迫害的 史天泽和张宏范家族就是在明初被清算的 结果引起当地人的强烈反弹 燕王顺势利用了当地人反南方的情绪 仔细看靖难双方的战役和实际控制区域 与唐末河北三镇对唐 辽对宋的区域几乎完全重合 恰恰说明经过长期的内亚民族统治后 当地人对大一统王朝的离心力很强 偏偏幽燕并不是越南朝鲜这一类可有可无的边缘 是中华帝国对抗内亚民族的前线 燕王也许看出了幽燕人的离心感 所以迁都于北京 防止一个新的有内亚背景的势力再次得到当地人的支持而拿下幽燕地区 另一方面把南方文人官僚大批带到北方 可以潜移默化改造当地人的文化 加强对中原儒家文明的认同 抵消内亚民族的影响
■网友的回复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虽然楼上有人觉得是bullshit,但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真的是热血沸腾啊。
■网友的回复
po一个别的问题的答案过来吧(捂脸)
抛砖引玉吧。我们可以遵循一个从一般到特殊的顺序来研究这个问题。首先探讨一下,在中国的历史上,一个合格的国都应该满足那些地理条件(人文和自然都考虑进去)?英国地理学家科尼希提出过一个"普遍规律",他认为都城必须包含三点优势:
一是"粮仓"。我们知道首都里至少必须有大量政府机构,附近必须驻扎大量军队以保证其安全。这些人员在大多数时间里一般是脱产的。所以在古典时代,首都周围必须有大量耕地和农民及时为首都提供大量食粮。因此首都必须有发达的农业经济。比如西周和秦汉时期的长安,坐拥八百里秦川,史称其是"沃野千里","资甚美膏腴之地"。
二是"交通枢纽"。首都必须控制和指挥全国,没有发达的水陆交通是无法满足这一需求的。这一点满足最好的是洛阳。洛阳处于"天下之中"的位置,当我们考虑传统汉地,特别是唐宋以前的汉地疆域时,还真的发现洛阳与四方边陲的距离好像差不多,便于统治。《史记丶周本纪》记载周公在考察洛阳时说:" 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何尊铭文上记载,周成王用"中国"代指洛阳,这是"中国"这个词组第一次出现。他的原话是:"余其宅兹中国,自之牧民。"(我决定住在这座天下之中的城市来统治天下)
三是"要塞"。国都周围必须有山河拱卫,以确保政府机关的安全。我们大家熟知的是,北宋初年赵匡胤曾经打算把首都从四战之地无险可守的开封迁到地势相对险要的洛阳,原因就是要"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但是赵光义以"在德不在险"加以阻挠,最后赵匡胤预言说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惮矣"。果然为了保卫开封而付出的大量军费成了北宋财政的巨大负担。但是洛阳也不是"要塞"的最佳选择,西安才是最好的"要塞"。秦地号称"百二山河","四塞之固"。刘敬认为:"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张良指出定都关中万一有事,可以"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 "。直到明初,有人在比较历代国都之后,仍然得出了西安最为合适的结论:"夫据百二河山之胜,可以耸诸侯之望,举天下莫关中若也。 "(《明史丶列传三》)
除了科尼希指出的"普遍规律"之外,受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还有几点因素是选择都城时经常考虑的。一是首都要尽量放在离自己的根据地或者基本盘近的地方。《三国志》有一段话:"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可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北京在历史上曾经是辽、金、元、明、清五个重要朝代的国都或者陪都。其中四个(金元明清)都明显出于这个考虑,辽国因为没有完全占据中国北方可以暂时忽略。金、元、清三代皆以外族而入汉地,其基本盘在东北地区或蒙古高原,都属于非传统汉族定居区。而北京正处于东北、蒙古与内地传统汉族聚居区的衔接位置。既可统治汉地,又可照顾北方基本盘。或许北京的这种衔接位置,使非汉族统治者产生了"天下之中"的感觉吧(所以金朝皇帝管北京叫"中都")。一位蒙古大臣也说:"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而朱棣的情况也类似,永乐北迁的主要原因是北平是朱棣作为燕王时的根据地,其支持者多在北而不在南,他对北平的亲近感也远远大于金陵。况且离开南京也使他得以远离建文旧臣以及指责他逼君篡位的舆论。
二是所谓的"王气"以及"形胜"。就是指都城的山河排布要有一定的气势和格局,符合美学的观点。这一点南京最为大家熟知。古代南京"大江当其前,南连重岭牛首、雁门诸山,凭高据深,形势独胜"(《读史方舆纪要》卷22)。这种据险临江的布局,既保证军事上的安全,又增加了国都的威严和气势。所以古代南京一直被视为"龙盘虎踞"的"帝王之宅"。
虽然可供建都的标准有那么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有一座理想的城市能满足所有的要求。比如南京周边经济发达,本身又是要塞,又是形胜,但是过于偏东,难以有效控制东北和西北地区,成为了重要缺陷。甚至,上述标准有些都是自相矛盾的。比如农业社会交通发达的地区大多是开阔平原,处于"四战之地",要塞的功能便被弱化了。这一点,洛阳体现地很明显,东周、东汉、西晋、北魏这些建都洛阳的王朝在其末年都陷入了四面被困的境地。所以,一般要对上述要素有所取舍,突出某一王朝在某一历史时期的主要需要。在明代初年,北京的主要地理优势,除了它是朱棣曾经的藩邸和大本营外,主要在于要塞和形胜这两个方面。
- 河北环绕京津却因各种因素始终难发展,河北想真正发展,除了迁都还能有什么别的法子?
- 空气那么差交通那么挤为何不迁都?
- 在明朝的南京当一名官员是什么体验(迁都北京之后)?
- 传染病:快讯!最新“疫情分布”:思明成低风险地区!街道全部从中风险名单中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