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会是长期稳固的大一统政权吗?( 三 )
但是怀庆战役的发动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最终形成的局面是——满清两路大军汇集西北,大顺政权战败放弃陕西走向了覆亡之路,最终在茅麓山上迎来自身壮烈的终结。
欲说明这一局面的产生,需要从甲申年五月说起,在山海关之战中战败的永昌天子李自成匆忙登基后放弃北京,率领身边的主力向国都长安撤退,在五月初六进入山西,虽然在五月初八日左右的庆都之战,后卫部队遭遇惨败,毕竟主力得以保全。但此时山海关战败影响还在继续,大顺政权派驻蓟镇、宣府、大同的两万多野战军在五月初被投降大顺的前明文武同时(五月初在遵化、五月初八在宣府、五月初十在大同)突袭消灭,如果仅论兵力数字,其损失甚至不次于山海关之战本身。同时华北各地“饮恨未发”的缙绅们纷纷起兵摧毁大顺的地方政权,这些起兵在顺军兵力空虚的北直隶、山东、河南东部基本成功,而在顺军兵力尚多的山西、陕西、豫西一带则基本遭到了镇压。最终李自成于六月初退回陕西时,局面趋于明朗,大顺政权全部或大部控制山西、陕西、豫西三府、湖北四府,由于弘光政权的混吃等死,山东、豫东处于权力真空状态,北京周边则处以主力入关的满清控制下。
这里再说一下此时各方的兵力对比:占领北京的满清其主力进驻北京,辽东的家眷、奴隶搬迁工作也马上展开,大略而言在1644年秋八旗能动员的兵力没什么大变化还是大约十一万左右的成年男丁,外藩蒙古的近五万户亦能提供数万骑兵。
依据如前述。
投降满清的北方明军情况——关宁兵于山海关降清,辽东总兵官吴三桂的三万多宁远兵经过山海关之战伤亡过半大约剩余一万多人,山海关总兵官高第的一万多山海关兵剩余数字不详,吴三桂的部属被安置在宁远、锦州一带。
蓟镇除了西协总兵唐通领本部经过山海关的一系列战斗约剩余数千人外其余的一、两万兵马在原驻地突袭消灭大顺驻军后降清。
宣府、大同的约五万人(其中大同的三万多人其主力日后随姜瓖反清)左右在山海关之战顺军战败放弃北京消息传来后突袭消灭大顺驻军后降清。
另有一些零散兵力分布各处——原保定、山西、河南的少数明军也都陆续在甲申年夏秋投降了满清。董学礼的一、两千人在甲申年夏降清,滞留于胶东的一部明军也在觉罗巴哈纳、石庭柱收取山东时降清。
至十月满清大举出兵前,投降满清的具备野战能力的前明边兵已经达到十万人以上。
依据如下——吴三桂、高第、姜瓖、孟乔芳、吴孳昌、董学礼等人的奏章及相关档案文献。
PS:这里忍不住吐槽两句,北方的前明边军可谓自带干粮效忠满清,从档案史料看,宣大的边军从五月投靠满清到九月准备大举出兵前,没有从北京得到一两银子,一直是自己给自己发饷,其中大同镇姜瓖发了三个月饷九万二千七百四十两九钱三分(其中有一万二千余两主要是姜镶自掏腰包儿),宣府镇王应晖发了四个月饷四万八千余两+四千八百余两的开拔费+六百余两的草干银,还倒搭(发去北京)两万余两。
大顺政权的兵力分布情况——退回陕西的大顺政权兵力损失颇重,山海关之战及后续追击战及叛乱导致总共十一、二万人的大顺东征军共损失四、五万人,其中李过的后营主力和部分前营、中营、左营兵力进驻陕北延安、榆林,李自成亲率的中营、左营可能还有前营主力驻军关中,恢复兵力。没有参加东征北京的袁宗第右营主力两多万人在河南镇压刘洪起后进驻晋西南。陈永福在太原约有万人左右。五营在西北的边防兵力及河南、湖北四府的留守兵力约有数万没有损失,但被牵制于防区无法机动。其时顺军“老本”部队大略在十三、四万人规模,其中能用于机动的部队——分处关中、陕北、晋西南三地的中营、后营、左营、右营主力大约八、九万人。
依据如下——由于资料缺乏,推测成分比前文高很多。山海关之战清军缴获马、骡五千六百,这个数目大约占参战顺军马骡的四到五分之一,同时各部队主官(五营二十二将级别)也没有人阵亡或被俘,表明军队组织基本完整。当然炮灰部分损失的比例会高一些,比如徐应芬所见的以宣大降兵(骑兵)为主的一小队十六七人,战后回到驻地的剩下九人。那么个人估计其兵力损失大约在几分之一的范围内,即大约损失一、两万左右。安肃、庆都的后卫战,清军缴获马四百零七,表明殿后的是少部分兵力。山海关之战及后续追击战共损失大约两、三万人。
宣大、蓟镇顺军嫡系部队——“老本”两万多人遭到自身上级、同僚的突袭全部损失,驻军人数出自李鑑、姜瓖奏章及光绪《永平府志》。
投降大顺政权的原明边军分布情况——延绥、宁夏、甘肃、固原、各镇经过郏县、潼关、榆林、甘州诸战损耗,剩余的五、六万人仍然在顺军嫡系部队的监视下驻防沿边。
另有一些零散兵力分布各处——原明柳沟副将郭升的数千人从山东撤向陕西,白广恩的数千人大约在随顺军主力行动,唐通的数千人在保德、府谷一带驻防(八月末突然叛变),马科部的约数千人正出征四川。
这些前明军投降时间甚短,只经过简单整理、重分,在大顺政权山海关之战失败放弃北京后,处于观望状态,军心不稳,其服从性和积极性都十分缺乏。
依据如下——唐通、孟乔芳、董学礼等人的奏章及相关档案文献。
明军分布情况——著名的四镇,援剿总兵高杰的三万多人(九千骡马)在徐州淮北一带(高杰部在甲申年冬一度向河南进发,睢州之变后趋于分裂,退回淮河一线),山东总兵刘泽清的两万人左右在淮安,江北总兵刘良佐的一、两万人在凤阳一带,一字排开于淮河一线,庐州总兵黄得功的两、三万人处于淮西庐州二线,还负担有防备左良玉部的责任。这大约十万人就是刚刚成立的弘光政权所能依靠的主要野战兵力。
尚有一些可供调遣的规模各在数千左右的零散兵力分布在南直隶境内,如卞从善、张天禄、张天福等部,总兵力约数万规模。至于匆忙组建的南京京营及水军的几万人则与甲申之变中消失的十万账面儿北京京营一样,除了吃粮、领饷,没有别的用处。
另有一些独立倾向颇重的军队——平贼将军、湖广/援剿总兵左良玉的四、五万人在九江、武昌一线积极袭扰湖北四府的大顺政权驻军,福建总兵郑芝龙的郑氏武装主力数万人在福建沿海,其弟镇江总兵郑鸿奎领一部分兵力在镇江。至于湖广(高斗枢四、五千人在郧阳困守)、四川(张献忠放弃刚刚扫荡的湖南、赣西正在向四川进军)、云贵(沙定洲之乱正在酝酿中)、两广的少数明军及西南土司的兵力,数量即少,距离复远,只有极少数勤王之师到达南直隶,对眼前的局面没什么影响。
从甲申年夏的兵力对比来看,大顺政权的兵力已经不足以与满清全力争夺山西。个人推测李自成可能采取了派少数部队占领要点迟滞敌人,主力在二线争取尽快恢复兵力的策略。
满清在北京初步稳定后,开始派兵收取周边的北直隶、山西、山东、豫北诸地,其中山东、北直隶基本兵不血刃轻易收取,而山西因为顺军在太原进行了抵抗,费了一番周章,收取山东的觉罗巴哈纳、石庭柱转向山西,最终在十月初,叶臣、觉罗巴哈纳、库鲁克达尔汉阿赖、伊拜、祖泽润、刘之源、吴守进、金砺、佟图赖、石廷柱、巴颜、李国翰共十二个固山额真汇集太原城下,经过短暂而激烈攻防夺取了太原,继而基本占领了除平阳南部以外的山西。
这一变化影响到了多尔衮的决策细节。从目前所见的满清往来军机公文,如《署宣府总兵王应晖揭帖——明清史料丙编第五本》等档案史料来看,多尔衮最初制定西征大顺政权的时间与路线不是十月出兵取道陕北,而是九月出兵,主力经宣、大南攻太原,在固关、潼关等方向进兵的偏师配合下自山西取关中,只不过由于汉军八旗会攻太原打跑了陈永福,才没有在九月成行。十月阿济格正式出兵西征,其部署是阿济格率八旗兵+外藩蒙古兵+吴三桂的原明宁远边兵+宣大、山西边兵自从晋北渡黄河自陕北入边,阿山率领驻平阳的部分八旗兵、外藩蒙古兵、宣大边兵牵制潼关方向,两路配合西征大顺政权。
而多铎率领由八旗兵+外藩蒙古兵+山海关边兵+蓟镇、保定兵组成的南征军则沿运河南下,与先期紧急派往山东平定青州之变的镶红旗满洲梅勒额真和讬、镶白旗汉军梅勒额真李率泰和派往替换豪格的阿巴泰所率的正白旗蒙古固山额真准塔、正黄旗满洲梅勒额真谭布一同南下,征伐弘光政权。
初始出兵阵容:
西征军
阿济格 英亲王
罗洛浑 衍禧郡王 瓦克达 贝子
满达海 固山贝子 博和讬 固山贝子 吞齐喀 固山贝子
谭泰 正黄旗满洲固山额真 觉罗巴哈纳 正蓝旗满洲固山额真
都类 正红旗满洲固山额真 阿山 镶白旗满洲固山额真(后转隶多铎军)
库鲁克达尔汉阿赖 正黄旗蒙古固山额真 武赖(吴赖) 镶黄旗蒙古固山额真
伊拜 镶白旗蒙古固山额真 巴特曼 镶蓝旗蒙古固山额真
马喇希 镶红旗蒙古固山额真(后转隶多铎军)
阿喇善 镶黄旗满洲梅勒额真 务达海 镶白旗满洲梅勒额真
罗弼 镶红旗满洲梅勒额真 阿哈尼堪 镶黄旗满洲梅勒额真(后转隶多铎军)
谭拜 正白旗蒙古梅勒额真 明安达礼 正白旗蒙古梅勒额真
阿济赉 正红旗蒙古梅勒额真
祖泽润 正黄旗汉军固山额真 刘之源 镶黄旗汉军固山额真
石廷柱 正白旗汉军固山额真 巴颜 正蓝旗汉军固山额真
李国翰 镶蓝旗汉军固山额真 金砺 镶红旗汉军固山额真
吴三桂 平西王 辽东总兵 (约万余 )
尚可喜 智顺王 (两千余 )
姜瓖,大同总兵 (确数不知)
唐通,定西侯 (约三千) 高勋,宁武/山西总兵 (约两千)
康镇邦,宣府副将 (约数千) 王大业,原大同东协副将
南征军
多铎 豫郡王
豪格 肃亲王 (后替换返京) 硕赛 承泽郡王
博洛 贝勒 尼堪 贝勒
尚善 固山贝子 和托 固山贝子 汉岱 固山贝子
屯齐 贝子 镶蓝旗满洲固山额真(顺治二年正月) 拜音图(拜尹图)镶黄旗满洲固山额真
富喇克塔 正蓝旗蒙古固山额真 恩格图 正红旗蒙古固山额真
图赖 议政大臣
伊尔德 正黄旗满洲梅勒额真 叶克书 正红旗满洲梅勒额真 (后替换返京)
硕詹 正红旗满洲梅勒额真 和讬 镶红旗满洲梅勒额真
鄂罗赛臣 正蓝旗满洲梅勒额真 额孟格 镶蓝旗满洲梅勒额真
济席哈 正红旗蒙古梅勒额真 库尔禅 正蓝旗蒙古梅勒额真
佟图赖 镶白旗汉军固山额真 吴守进 正红旗汉军固山额真
李率泰 正蓝旗汉军梅勒额真
孔有徳 恭顺王(约三千余)
耿仲明 怀顺王(约两千余)
高第 山海关总兵(确数不知) 孔希贵 蓟镇总兵(约数千)
吴胜兆 倒马关副将(约一、两千) 土国宝 原总兵 (约一、两千)
两路出兵参战的外藩蒙古各部
科尔沁、阿霸垓、扎鲁特、鄂尔多斯、郭尔罗斯、土默特、巴林、四子、扎赖特、乌朱穆秦、苏尼特、翁牛忒、喀喇沁、吴喇忒、敖汉、柰曼、阿噜科尔沁。
补充:两路会攻陕西后其他八旗主官大体位置
从阿巴泰在山东者
阿巴泰 饶馀郡王
准塔 正白旗蒙古固山额真 谭布 正黄旗满洲梅勒额真
从豪格先发山东者
豪格 肃武亲王(其时在黄河北岸因兵力单薄不敢过河接应许定国)
叶克书 正红旗满洲梅勒额真 彻尔格(车尔格) 户部承政
北京留守者
睿亲王多尔衮
郑亲王济尔哈朗
叶臣 镶红旗满洲固山额真 自山西回京留守。
英俄尔岱 正白旗满洲固山额真
巴都礼(巴都里) 镶蓝旗满洲固山额真 (顺治元年末卸任,三年病死)
这次出征满清已经把手里的所有机动兵力全部派出,满、蒙、汉八旗兵的主力,三顺王、续順公兵,外藩蒙古各部兵,新降的关宁、蓟镇、宣大、山西、保定前明边兵。北中国的满、蒙、汉各族老爷们实现了大联合,长城内外统治阶级的军事力量都站到了同一阵营。从档案文献等史料看,上述各部分除了最低留守兵力和不适于出征的老弱,机动兵力都已派出。比如,在多铎部准备班师时,为了派出换防兵力,不得不从刚刚结束远征回京的阿济格部内抽调人员。
”八月二十日。谕固山额真以下诸官曰:各牛录未出征所留之护军一、御林军一,现作速遣派。再,随武英王出征返回之章京、兵丁等,劳苦是实。然逢此际而不出征可乎?故应整治器械,其无马者,应火速买马后前往。“——《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中册。
”摄政王多尔衮、遗书定国大将军和硕豫亲王多铎等曰。……大兵日久劳苦。王可亲率诸将士还京。今已遣多罗贝勒勒克德浑、固山额真叶臣、总督洪承畴等代王,俟贝勒勒克德浑等到日,一切事务交付伊等。王所统将士可留满洲每旗护军参领一员,每甲喇护军校一员,每牛录护军二名,骁骑营每甲喇下章京一员,不留兵。汉军每翼梅勒章京一员,每旗章京一员,每甲喇骁骑校一员,每牛录马兵五名,益贝勒勒克德浑等军。红衣炮留置南京,炮手绵甲兵俱带回。勒克德浑已尽率此处护军南行,王处所余护军俱带回。“——《顺治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