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全安琪当选 2016 年密歇根州小姐?
全安琪当选密歇根小姐是大势所趋。选美比赛一向是美国主流价值观的体现,而当下的主流就是尊重多元文化,即使你发自内心地排斥白人/富人/美人以外的一切群体,表面功夫也必须做足。全安琪很聪明,一直在打少数族裔和新移民这两张牌,俨然弱势群体代言人,她不够美丽的外表反而成了加分项,桂冠不给她就是政治不正确。从另一方面来讲,她能当选也意味着选美比赛这玩意儿快走到头了。选美的核心就是单一价值观,当主流价值观日趋多元化,这类比赛的存在意义便被消解,必然走向衰亡。以下是文化史小课堂,长文+多图+文化批评理论预警。全安琪参加的密歇根小姐评比是美利坚小姐大赛(Miss America,以下简称美利坚小姐)的一部分,这个比赛是现今还在运作的最古老的选美活动,最早出现于1921年,是大西洋城用来招揽游客的手段,后来运营者发现比赛本身也有利可图,于是逐渐发展成一个产业。泳装展示是比赛的重头戏,因此早期又被称为Bathing Beauty Revue(泳装美人秀),直到1940年才正式定名为美利坚小姐大赛。
1923年选美比赛的海报,注意坐在王座上的国王和台下女选手的形象对比经常有人(包括老美)把美利坚小姐和美国小姐(Miss USA)弄混,其实后者可以算是前者的山寨,因为1950年的美利坚小姐冠军拒绝穿赞助商Catalina的泳装走秀,Catalina一怒之下干脆把钱撤回来创办了自己的选美比赛,这下你们没法拒绝了吧。总的来说,美利坚小姐在美国文化史中的地位远高于美国小姐,南加州大学传媒学院院长Sarah Banet-Weiser 有一本著作叫《世界上最美的女孩:选美比赛与国家认同》,就把美利坚小姐和美国文化联系在一起。有人认为选美比赛就是看外表,其实不完全是。美利坚小姐一直标榜自己评选的是“理想的女性”,一个在各个方面都能作为女性楷模的偶像。比赛主题曲的歌词是这样的:她在那里,美利坚小姐;她在那里,你们的理想。千百万少女的梦想,不仅仅是美貌,在大西洋城都可梦想成真她就是女性的皇后这首歌非常著名,在美国文化中的地位类似“We\u0026#39;re the Champion”,MAO(Miss America Organization,美利坚小姐大赛运营机构)甚至为此打过好几年官司,无论如何都要把这首歌和美利坚小姐绑定在一起。换句话说,美利坚小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主流文化对女性的期待,即“社会希望你们成为这样的女性”。
那么美国社会究竟期待怎样的女性呢?如果我们回顾过去一个世纪间美利坚小姐的发展历史,会发现这个标准在缓慢地变化。下图是1939年的美利坚小姐,代表那个年代的政治正确:白皮肤,金发或黑发(高加索人的特征),牙齿洁白整齐(说明家庭富裕),穿着肉色紧身衣,一眼看过去白花花全是肉,肌肉线条也不明显。至于教育水平和政治立场,没人关心。
1920年美国宪法第十九修正案通过之后,女性终于拥有了投票权,但直到60年代,男性仍然是美国社会的主导力量。教育资源长期向男性倾斜,只有男孩能享受高等教育,女孩最多读读女子中学,学的课程仅限于缝纫、烹调等家务技能,毕业以后想自食其力基本不可能,唯有早早嫁人伺候丈夫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唯一的价值就是肉体价值,所以早期的选美比赛只关注肉体美,不讲什么内在美,所谓的才艺评比也是唱歌跳舞之类,因为主流文化根本不相信女性也可以拥有优秀的智力和见解。我们现在去看二战前的老电影,例如《蓝天使》、《上海快车》、《潘多拉的盒子》、卓别林的一系列作品,会发现绝大部分女性角色要么是傻白甜的贤妻良母,要么是淫荡邪恶的风尘女子,典型的圣母-荡妇二元对立。你很难找到一个以智力见长的女性角色,更不可能看到事业型女性。
玛琳·黛德丽在《蓝天使》中的扮相和性别歧视并行的是种族歧视。美利坚小姐诞生之初有一条规定,“参赛者必须身体健康且为白种人”,这条规定直到50年代才被废除。在20年代的选美表演中,黑人是作为奴隶出现的。理想的美人必定肤白如雪,黑色、棕色和黄色的皮肤被视为丑陋。随着种族运动兴起,少数族裔才渐渐开始登上舞台。在1945年,也就是二战结束的那一年,美利坚小姐桂冠第一次颁给了犹太裔的贝丝.梅尔森(Bess Myerson )。她参赛期间曾被要求改名换姓以隐藏身份,但她坚持以自己的犹太姓名参选。她是这样对节目导演说的:“你要明白,我不能改变我的名字。我居住的那座楼里生活着250个犹太家庭。如果我赢了,我希望每一个人都知道,我是路易斯.梅尔森和贝拉.梅尔森的女儿。”这个犹太姑娘成功夺冠,却在全国巡回时不断遭受攻击谩骂,甚至被酒店和俱乐部拒之门外。她最终提前退出巡演,加入反排犹组织Anti-Defamation League,此后终身为犹太人权益而斗争。继梅尔森之后,陆续有拉丁裔、亚裔和非洲裔选手参赛,但都止步于州冠军,美利坚小姐的桂冠始终属于白种人。直到1984年,全国冠军才第一次颁给非洲裔的Vanessa Williams。她在采访中回忆:“在巡回过程中,许许多多的人专门来见我,告诉我‘我从未想到有生之年能看到这样的事情’。人们请求和我握手,我看到他们的眼睛里闪动着泪光——在那一刻,我明白我得到了多么特殊的荣誉。”然而,她也因此收到大量攻击乃至死亡威胁,不得不提前让出美利坚小姐头衔。
Vanessa Williams 1984年桂冠照,历史上第一位黑皮肤的美利坚小姐从60年代起,一浪接一浪的女权运动开始把矛头指向选美比赛。1968年9月7日,纽约激进女性组织(New York Radical Women)在美利坚小姐比赛现场外举行游行,抗议选美比赛把外表作为评判女性的唯一标准,这就是著名的“抗议美利坚小姐事件”(Miss America protest)。事后,抗议活动的发起人之一、著名诗人兼学者Robin Morgan解释了她们选择美利坚小姐作为靶子的原因:“这项比赛一向白得像百合花一样,充斥着种族歧视;获奖者还要赴越南劳军,为刽子手吹拉弹唱。整个活动就是一场商业把戏。再也没有比这更典型的美国价值观了——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军国主义,统统打包成一个‘理想的符号’,一个女人。”
当时正值越战期间,成千上万被征兵的美国男人公开焚烧他们的征兵卡片(draft-card)以示抗议。参加抗议的女性从中得到启发,当众焚烧假睫毛、化妆品、高跟鞋、《花花公子》杂志等具有性别歧视意味的物品,引起很大争议。后来有传言说她们焚烧文胸,事实上并没有。
这次示威游行获得大量媒体曝光,虽然以抨击和讽刺居多,但客观上帮助女权运动进入公众视野,让更多人了解女权主义者的存在和她们的诉求,由此成为女权运动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抗议事件的几个领导者,Morgan、Florynce Kennedy、Shulamith Firestone、Carol Hanisch都成为女权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从60年代到上世纪末,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外表不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了。美利坚小姐也随之不断调整运营策略,加入更多“才艺”元素和问答环节,给冠军的奖品也从一顶头冠变成了奖学金,装作很有内涵的样子,实际上推崇的仍然是傻白甜。所谓的问答环节有一个经典问题:“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答案一律是“世界和平”,假如沉思三秒钟然后眼带泪光地回答“世界和平”就会被视为知性女性的代表,这已经成为美国流行文化的一个梗了。(我记得南方公园玩过这个梗,谁有印象请提示我)进入21世纪以后,这种歧视女性的stereotype越来越卖不出去。2004年美利坚小姐大赛创下980万人次的收视率新低,ABC电视台随之表示我们不想跟你们玩了,你们另找别家吧。此后十年间,这位美国文化的梦中情人可谓颠沛流离,MTV乡村音乐台播几年,TLC教育频道播几年,收视率一路下滑,2009年收视率仅有300多万。MAO当然不想这样轻易的狗带,过去几年拼了老命向多元文化示好,2010年的特拉华小姐是光头,2011年的纽约小姐公开支持同性恋,2012年的蒙大拿小姐是自闭症患者,2013年的爱荷华小姐少了一条胳膊。2013年9月,美利坚小姐桂冠第一次授予印度裔选手,仍然在社交平台上被喷得一塌糊涂,有人抗议在911纪念日之际搞这种声色犬马的活动,有人把这位印度妹子当成穆斯林,还有人质问为什么不颁给堪萨斯小姐,人家不但是军人还有纹身呢。所以你看,跟其他州小姐比起来全安琪算是保守派了。值得注意的是,表现出位的都是州冠军,全国冠军仍然是偏保守的。
去年的冠军Betty Cantrell,这个长相现在看来很主流,搁上世纪三十年代能把观众吓死,皮肤这么黑线条这么硬,简直像男人一样。在种种努力下,美利坚小姐成功地把收视率拉回到七八百万左右,印度小姐那一届甚至突破了1000万,作为一家已经90多岁的老公司心脏病都快发了。然而主流电视台仍然一脸冷漠,随你们怎么折腾我们就是不买。去年MAO豁出去了,自打耳光邀请30年前被逐出舞台的黑阿姨Vanessa Williams 担任2016年度大赛总评委(年度冠军一般在前一年选出)。在开幕式上,MAO首席执行官Sam Haskell声泪俱下地为她1984年遭受的侮辱向她致歉。
评委席上的Vanessa Williams这些套路终于打动了ABC,今年三月,MAO宣布和ABC再续前缘,未来三年的美利坚小姐比赛都会在ABC播出。估计将来还会涌现出一大批千奇百怪的州冠军,到2019年没准就要选出AI了。But don\u0026#39;t worry,总冠军仍然会符合主流审美,把你们的抗议横幅收起来吧。这一切有用吗?我看悬。美利坚小姐的官方推特只有6万关注者,ins也就12万,连一个时尚博主的零头都不到。在youtube上搜美利坚小姐相关视频,播放量最高的不是泳装环节,而是Last Week Tonight的主持人John Oliver 2014年痛批美利坚小姐的一期节目,在节目中他毫不客气地质疑“这种东西怎么还会存在?”他还曝光赛事主办方承诺给冠军小姐的“奖学金”其实只发了很少的一部分,成为MAO近年来最大的丑闻。说到底,时代变了,所谓的“理想女性”单一标准不复存在,每一个群体甚至每一个个体都有权选择“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我想拥有什么样的品质”。崇尚肉体美,去看维密秀;崇尚歌舞才艺,去看《美国偶像》;崇尚智力,去看Jeopardy!,看全国辩论赛,看TED。每一个领域都有优秀的女性,她们未必方方面面都是优秀的,但是她们比所谓的美利坚小姐更符合当代社会对女性的期待。这就是多元价值观。巴托克有句名言,“比赛是给马准备的,不是给艺术家准备的。”当每一个个体都把自己当作艺术家来尊重,比赛就成了一个笑话。最后,我在答案正文里放了几个wikipedia的链接,希望大家能点进去看一看。这些人曾经是弱势群体,她们克服了一切不利条件,靠自己的努力从黑暗里爬出来,站到公众面前,为自己的群体争取权益。这些人是人类中的优秀成员。当你们嘲笑“政治正确”时,请先弄清楚你们在嘲笑什么。参考资料:Miss AmericaThe Most Beautiful Girl in the WorldThere She Is, Miss America: the Politics of Sex, Beauty, and Race in America\u0026#39;s Most Famous Beauty PageantLive from Boardwalk Hall: Miss America hopes for a Jersey Strong returnBeauty pageants are embarrassing
■来自的网友回复
人家是不好看,可是——————
- #崆峒养生汇#女性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气血充足?附补血食物!
- 古今江湖:古今江湖攻略:如何运用双手互搏机制,为自己打出可观伤害?
- [吊灯]吊灯带吊扇如何选购 吊灯带吊扇的特点
- 【装修】电线管品牌哪个好 电线管如何加工
- 「地漏」地漏如何挑选 地漏的品牌有哪些
- 肿瘤@体检意外发现肺部小结节,需要如何处理?
- 家庭医生在线:中医告诉你春捂捂的是什么,老年人和腰痛人士如何科学捂?
- :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到底有多强?如何支持非洲抗疫?国家卫健委回应来了
- #茅台镇#两大品牌齐升级,这家80年茅台镇老厂如何“再出道”?
- 『胸肌』如何用更小的哑铃练出更大的胸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