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来客」1929年嘉兴中行大劫案

【「历史中的来客」1929年嘉兴中行大劫案】民国十八年(1929)4月底 , 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报刊上 , 先后刊登了这么一条骇人听闻的新闻:嘉兴中国银行遭太湖强盗抢劫 。 与此同时 , 嘉兴城内为防太湖强盗再次前来抢劫 , 全城实行宵禁 , 各街口、巷弄如临大敌 , 戒备森严 。
那么 , 当时的嘉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后来的结局又如何?我翻阅了当时江、浙、皖地区发行量最大的上海《申报》及有关资料 , 试着还原当年那起惊天银行抢劫案 。
要说到这起抢劫大案 , 得先简要地说一说当时横行江、浙、皖地区的太湖强盗 。
清朝中晚期 , 在太湖上有诸多盐枭 。 这些盐枭原本也是贫苦的农民 , 以贩卖私盐为生 , 但在当时 , 私自贩盐是官府绝对禁止的 。 于是 , 为了反抗官府的官盐专卖政策 , 这些贩卖私盐的农民就聚集在一起 , 共同贩盐 , 并购置了枪支等武器 , 以对抗官府的追捕 。 因太湖水面辽阔 , 便于隐蔽 , 横跨江浙两省不同的县域 , 久而久之 , 这帮盐枭就以太湖为中心 , 形成了打家劫舍的强盗帮 , 人称太湖强盗 。
这些太湖强盗不仅仅和官府斗 , 也经常在水上抢劫船民、渔民 , 绑票劫财 , 杀人放火 , 无恶不作 。 官府虽进行清剿 , 但打心眼里也害怕太湖强盗 , 常常是将他们从这个县赶至另一个县 , 没有从根本上剿灭 。 甚至有些官兵还和强盗串通一气 , 共同坑害老百姓 。 如此 , 到了民国年间 , 太湖强盗的势力越来越大 , 当时的太湖匪帮有人有枪有快船 , 作案逃逸速度极快 , 根本就不把官府放在眼里 。
再来说说当年的嘉兴中国银行 。
清末的咸丰十年(1860)四五月间 , 清军与太平军在嘉兴激战 , 导致嘉兴县城损毁严重 。 此后 , 嘉兴的商贸集市逐渐从城东移向城北 。 到了民国初年 , 嘉兴城区的市集以城北的塘湾街(今北京路)、北门大街(今建国北路)、中街(今中基路)最为繁盛 。 尤其是500多米的塘湾街依傍运河 , 交通便利 , 因此南货、北货的客商云集于此 , 热闹非凡 。 据民国十八年(1929)陆志鸿所著的《嘉兴新志》记载 , 当时 , 塘湾街上共有商店150家 , 以钱庄、旅馆及南货、北货、腌腊、水果行、颜料行、米行等批发行为最多 。 正因为塘湾街商贸繁华 , 日出斗金 , 民国三年(1914)8月 , 在这条街上的祥润弄口 , 创立了中国银行嘉兴支行 。 这是近代嘉兴第一家全国性银行的分支机构 , 专门办理商家的银票汇兑、银元存取、黄金兑现等业务 。
塘湾街的繁盛 , 尤其是嘉兴中国银行进出钱款这么多 , 引得太湖强盗眼红 。 更令这些强盗心动的是 , 银行所在的塘湾街 , 在北城墙外 。 虽说当时县城正在启动拆城墙 , 但北城墙尚未拆除 , 而城外的警卫力量相当薄弱 。 因此 , 太湖匪帮将抢劫目标锁定在塘湾街上的嘉兴中国银行 , 并派出许多眼线四处探查银行四周的情况 。
1929年4月28日晚上6时许 , 嘉兴城北的运河上驶过来许多条渔船和丝网船 , 大小不一 。 其中三四条船紧靠住停泊在杉青闸的嘉兴水警队炮舰“致果号” 。 这艘“致果号”平时也挺威风 , 除了在嘉兴水域巡逻 , 有时也驶到太湖去巡逻侦查湖匪行踪 , 可逮住的湖匪寥寥 。 这批太湖强盗娴熟地“跳帮”(指越过船间缝隙直接跳到对方船上) , 一下子就把留守在舰上的几名水警给制服了 , 缴了他们的枪 , 并将他们捆绑在舰舱里 。 另有一帮人在塘湾街南上岸 , 一路来到位于坛弄的警察分驻所 , 以极快的速度将所内警察制服 。 这样 , 北城墙外的警卫力量基本被解除了 。
晚上7时许 , 中国银行嘉兴支行附近的北门码头驶来汽船一艘 , 船上的20多名湖匪蜂拥上岸 , 径直奔往北门外塘湾街中国银行嘉兴支行 , 一批人分散于银行大门附近 , 并在周边设置了步哨 。 因这家银行在塘湾街的繁华地段 , 平日的警惕性不高 , 所以天黑后还没有关门 。 匪徒布置好后 , 部分匪徒持枪冲进了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