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三全陈泽民:“中国速冻食品之父”的创业人生( 三 )


有人主张利用专利保护 , 对这些企业进行追究 。 但陈泽民却说 , “速冻食品是个技术门坎很低的行业 , 专利官司打不胜打 , 耗费精力得不偿失 。 中国的速冻食品业正处于起步阶段 , 仅靠一个三全是无法满足巨大的社会需求 。 海外的速冻食品工业比我们先进得多 , 你挡住了身边的同胞 , 也挡不住别人登陆上岸 , 与其让海外企业长驱直入 , 倒不如本土同胞齐心协力 , 把市场迅速做大 , 在较短的时间里形成有一定抵抗力的民族速冻产业 。 ”
当时除了大陆地区的众多同行 , 台湾地区的速冻食品品牌也开始进入大陆市场 。 比如卖水饺的台湾的龙凤食品进入大陆后 , 很快就将产品线延伸到速冻汤圆领域 。 而与这些企业相比 , 三全不论是技术还是规模都要比对手小很多 。
面对小作坊和大品牌的围攻 , 陈泽民带领三全走向了技术创新的道路 。 当时 , 一套进口的速冻机需要1000多万元 , 但陈泽民根据以前的一些知识 , 自己买材料 , 自己设计制造 , 只花了三十万 , 就搞出了国内第一条速冻汤圆自动化生产线 。 三全的日产量也很快提升到二三十吨 。
除此之外 , 陈泽民还改良了汤圆的生产工艺 , 发明了“两次速冻法” , 并申请了专利 。 这个工艺先将汤圆的心冻成硬球 , 用面包成汤圆 , 然后再进行一次速冻 。 这个工艺如今看似很简单 , 但当年却极大保证了三全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 让三全在行业众多竞争对手的纠缠中 , 脱颖而出 。
技术创新之外 , 陈泽民进行了持续的品牌的打造 。 当时三全还是一个小企业时 , 陈泽民就大胆地决定在央视投放广告 。 随着“三全凌汤圆 , 味美香甜甜”的广告 , 三全产品从郑州很快走向了全国 。
在企业经营上 , 陈泽民追求稳健地滚雪球式发展 , 每年赚到的钱 , 他都会用于第二年的扩大再生产 。 虽然经营思路略显保守 , 但凭借广受欢迎的产品和先进的技术 , 三全的发展速度并不慢 。 1995年 , 三全成为国家工商局认定的“全国500家最大私营企业”之一 。 1997年 , 国家六部委将“三全食品”列入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民族品牌 。 2004年 , 三全销售额达到14亿 , 列中国私营企业纳税百强第61位 。 2008年2月20日 , 三全食品在深圳交易所成功上市 , 市值50多亿 。 有了充裕的资金后 , 三全的发展速度更是日新月异 。
2013年 , 三全收购了老对手 , 台湾地区第一大速冻巨头龙凤食品的全部股权 , 市场占有率直逼整体市场的1/3 。 也是这一年 , 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 , 陈泽民登上了河南首富的宝座 。
从一个小小的速冻汤圆开始 , 陈泽民一手开创了中国上百亿的速冻食品市场 , 被业界公认为“中国速冻食品之父” 。
4
经营之道
如今的三全已是中国生产速冻食品规模最大、市场网络最广、市场占有率最高、技术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 。 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第一只速冻粽子都出自三全 。 三全还拥有行业内唯一一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 唯一一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三全”品牌也是速冻食品行业内唯一一个既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又取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 。 2019年 , 三全营收达到了59亿元 , 市值更是达到了近150亿 。
在市场上 , 三全的产品已从中国百姓的餐桌走向了欧美、日韩、澳洲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 2019年3月的博鳌亚洲论坛上 , 三全食品旗下的水饺、汤圆、油条、老面馒头、玉米发糕、春卷、馄饨等26款速冻食品成为大会专供产品 。
年近50才开始创业的陈泽民 , 何以把一个小小的汤圆 , 做成如今的大事业?陈泽民认为关键是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产品上 , 用在如何为消费者服务上 , 这样有了好的产品 , 好的市场 , “你越不想挣钱反而会越挣钱” 。 事实上 , 当年三全汤圆能在市场迅速走红 , 除了口味之外 , 与陈泽民对产品的关注紧密相关 。 为了制作最好的汤圆 , 从原材料到工艺制作 , 陈泽民都亲力亲为 , 糯米粉用的是当时泰国5000元一吨的最好的糯米粉 , 猪肉是找正规肉类加工厂 , 就连汤圆里的花生他都自己去挑挑拣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