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疫情“黑天鹅”,或决定企业市场的下一个十年
持续的疫情 , 不断打乱企业的经营节奏 。
尽管复工的号角已然吹响 , 但对于市场来说 , 疫情所带来的后续影响并不会就这样轻描淡写地消逝 。
至少 , 在青岛德银负责人李鹏志的眼里 , 这场“考验”还远远没有结束:“往年春节后 , 都是各个工厂设备、配件采购的高峰时段 , 也是我们营收的一个高峰期 , 如今这些都不复存在了 , 然而比起短暂的业务影响 , 线下门店复工的遥遥无期更让人感到绝望 。 ”
作为山东省青岛市一家本地工业品服务商 , 李鹏志的企业主要是为制造业及工厂提供专业配套的工业品采购及相应的落地服务 。
不同于其他行业 , 工业品不仅商品品类数量庞大 , 长尾商品及非标品多 , 所以对安装、维修等线下服务依赖性较高 。 故而 , 此类服务商的经营模式多以线下渠道为主 。
这也是疫情期间行业普遍受挫的关键 , 回顾过去 , 客流量大、易聚集的线下特性曾让他们不得不忍痛暂停业务 , 如今 , 尽管复工的趋势正在不断推进 , 但基于同样的原因 , 销售业务短期依然难以开放 。
复工的浪潮之下 , 青岛德银遇到的这个矛盾 , 并非个例 。
01 企业复工难在哪儿?
对于这片土地上蛰伏一冬的许多企业来说 , 复工并不意味着一段旅途的终点 , 反而是全新征程的开始 。 而在这段企业冲出“黑天鹅”的道路上 , 困境、磨难依然在一旁静静窥伺 。
纵观整体环境 , 不难发现 , 所谓企业的“复工难”只是一种笼统的综述 , 而隐藏于这一表述之中的 , 则是一桩桩、一件件各不相同的需求案例 。
企业复工难在哪儿?一言以蔽之 , 难在财力、人力、物力 。
首先是财力 , 众所周知 , 此次疫情之下受创最深的便是线下产业 , 无论是餐饮、娱乐还是如前文中青岛德银这样的工业品服务商 , 均面临着收入清零带来的庞大经营压力 。 这之中 , 头部企业依靠自身充裕的现金流还能勉力抵挡 , 相形之下 , 小微企业的处境还要更加不容乐观 。
而在此基础上 , 一旦开始复工 , 线下产业的成本支出势必还要再度被拉升 , 而在严格的宅家防控要求下 , 另一边收入端的表现却未必能令人满意 。 此消彼长之下 , 收支逆差进一步扩大的风险仍然值得警惕 。
其次是人力 , 由于疫情的爆发时间正处在春节返乡高峰 , 大多数务工人员被迫就地隔离 , 多数地区的出入通道事实上已经关闭 , 相形之下 , 北上广深这些外来人口大省市的企业 , 无疑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用工荒”窘境 。
本文插图
最后则是物力 , 结合各地区因地制宜的防疫要求 , 不同企业上下游复工时间的差异 , 短期内 , 生产资料和防疫物资的匮乏仍将成为阻碍企业复工的又一大难题 。
另一边 , 尽管面临着重重阻碍 , 但国家对于复工的决心不容置疑 , 另一边 , 市场也在积极的进行着自救 。
针对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的财务缺口 , 早在此前 , 银保监会就已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 , 银行业和各地政府也在积极行动提供信贷政策支持 , 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救急 。
与此同时 , 在员工分散隔离的大背景下 , 不可否认的是 , 各省市本地同样有着居家隔离的劳动人口 , 目前 , 零售、科技端口的头部公司 , 已经在通过“共享员工”、“临时招募”等一系列举措试水 , 缓解眼前的人员压力 。
在此基础上 , 源自物力和资源方面的“木桶板” , 随即成为了保障企业复工的核心所在 , 放眼未来 , 谁能够着眼于产业上下游的协同 , 谁就能带领企业走出复工的“最后一公里” 。
02 数字供应链 , 京东的纾困之道
而解决这一痛点 , 最好的切入口无疑是供应链 。
什么是供应链?在《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中 , 作者这样回顾了他眼中“苹果力量”的源泉:
- 人民网@【战“疫”说理】疫情防控中如何有效实现经济复苏?
- 「百度」百度发布直播搜索大数据:疫情下电商及知识类直播增速明显
- 「新华网」中美举行网络研讨会分享抗击疫情经验
- 「新华网」亚行:新冠疫情将导致亚太发展中经济体今年经济增速放缓
- 中新网:美国多地延长应对疫情的临时政策
- 北京商报@我国外贸进出口形势可能还会进一步恶化,工信部:随着国际疫情进一步扩散
- 『行知至知行』PTA:加工利润提供探底空间
- 「泱泱世界里」粮食概念股走一波,要开始屯粮了吗?
- 疫情过后,中国将引领经济复苏
- 『新闻晨报』 全球疫情拐点何时到来?钟南山最新预判:全球疫情拐点或在4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