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科学家如何寻找战“疫”之“核”新方法?


「科学家」科学家如何寻找战“疫”之“核”新方法?
本文插图
“基础研究、科学研究需要长期坚持 , 这样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才有可能很快拿出解决方案 。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对此体会尤为深刻 。
病毒不计其数且长久存在 。 时至今日 , 人类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 但人们对于病毒的认识依然有限 。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 。 最新一批科研成果在短期内能应用于战“疫” , 大都基于十多年坚持不懈的科研努力 。
清华大学教授王喆垚和团队攻坚低成本、基于红外焦平面芯片的热像仪技术十年之久 , “立项时是解决有和无的问题 。 ”他指出 , 如今思考的是如何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成本 , 将这种大范围、无接触测温的技术推向广泛应用 。
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王新泉课题组和医学院张林琦课题组在新发与再发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中和抗体筛选和鉴定、疫苗开发等领域开展合作近十年 , 最新准确定位出新冠病毒RBD和受体ACE2的相互作用位点 , 对药物开发以及疫苗设计有很大帮助 。
“一方面是兴趣 , 另一方面个人认为冠状病毒一直有可能对人类造成很多健康威胁 。 ”王新泉已研究冠状病毒有8年之久 , 他说 , 知识、技术积累得越多 , 应对新病毒的准备就会越强 , 就不至于措手不及 。
【「科学家」科学家如何寻找战“疫”之“核”新方法?】要避免措手不及 , 清华大学教授张林琦认为 , 要“主动出击 , 主动应对”:首先要提高防控和风险意识 , 其次要健全相应机制和资金配套 , 再次要确保人才跟进 。
作为中国一流大学 , 清华大学有着人才、学科等多方面优势 。 身为副校长的尤政指出 , 避免遇到新问题措手不及 , 解决科技攻关“卡脖子”问题 , 需要建立“1+N”的体制机制 , 即一个人搞基础研究 , 后面要有若干的支持 。 “不能让研究成果停留在写文章阶段 , 而是要‘写在大地上’真正落地 。 ”
他谈到 , 针对此次疫情 , 学校建立了一支科技攻关突击队 , 并设立专项基金 , 未来三年拟投入1.5亿元(人民币 , 下同) , 今年首期投入5000万元 , 提升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能力 , 也助力中国提升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水平 。
应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挑战 , 需要果断、及时的举措 , 需要科技的支撑 。
尤政表示 , 最近正在结合国家战略需求 , 对相关学科结构和科研攻关进行长远布局 。 一方面为基础科学研究创造良好的创新生态 , 让科学家尤其是青年人安心做研究 , “不要为经费发愁 , 不要为待遇发愁 , 不要为资源发愁”;另一方面 , 针对国家战略核心技术和国际科技前沿问题组织团队进行长期攻关 。
坐拥上百家科研院所的北京市 , 六年来加速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 提出2020年要初步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
其中 , 教育主管部门积极行动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于2012年在北京高校建设了13个北京实验室 , 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用设备、生物医药材料等“高精尖”产业领域 。 七年多来 , 实验室累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200余项 , 科研总经费达25亿元;2015年起至今 , 建设了22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 , 在5年建设周期内 , 每年给予每个中心5000万(人文社科类)或1亿元(理工类)的经费额度 。
要想“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科技 , 拿出更多硬核产品” , 在王新泉看来 , 让科研人员甘愿“坐冷板凳” , 坚持某一方面的研究 , 这个非常重要 。 他说 , 团队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筛选能够阻止新冠病毒和受体结合的抗体或者小分子药物 , 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 需要更多科学家不断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