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医刀#武汉前线纪实 | 重症医学救援不相信眼泪,在困境中破局,在坚持中重生!


#温柔医刀#武汉前线纪实 | 重症医学救援不相信眼泪,在困境中破局,在坚持中重生!
本文插图
#温柔医刀#武汉前线纪实 | 重症医学救援不相信眼泪,在困境中破局,在坚持中重生!
本文插图
#温柔医刀#武汉前线纪实 | 重症医学救援不相信眼泪,在困境中破局,在坚持中重生!
本文插图
首批医疗队刚刚抵达武汉前线的时候 , 当地院区还没有建好 , 段军一行的首要任务就是将普通病房改造为满足收治传染病需求的隔离病房 。 而病房改造完成之后 , 医疗队紧接着又遭遇了另一个难题:
医疗设备严重不足 。
“不足到什么程度?没有插管设备 , 也没有呼吸机 , 病人如果要插管只能转院 。 但转院又要耗费大量的沟通时间 , 同时负压转运车、救护车也无法提供 。 ”
而今回忆起来 , 段军依旧心有余悸 。
【#温柔医刀#武汉前线纪实 | 重症医学救援不相信眼泪,在困境中破局,在坚持中重生!】突发的疫情 , 暴涨的病例 , 大量新开的定点医院……设备的调度和配置在前期一直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 , 但救治工作已经不能再耽误了 。 “我们就下决心 , 从医院后方调用了接近2000万的设备 , 也联系了厂商对我们进行设备上的帮助 。 ” 段军介绍道 , 包括GE的Venue?、呼吸机、经鼻高流量氧疗机等等 , 都是厂家帮助给我们的 。
人手不足的短板也很快得到了缓解 。 “我们首批医疗队20个人 , 第二批又来了几十人 , 最重要的ICU和呼吸科医生 , 以及重症、急诊、麻醉、呼吸相关的护理人员也都配备了 。 ”
作为战疫医疗国家队 , 中日友好医院抽调了全院的精锐部队和重症、传染、呼吸学科的最强阵容 。 而这样“王见王”的组合 , 更需要梳理高效明确的合作机制 , 才能最快施展出“1+1>2”的威力 。
段军介绍说:“ 王辰院士大局观很好 ,可以在整个病情进展的方向把控上 , 为我们做指导;曹彬副院长负责在感染等方面 , 根据他临床的专业给出意见;我和詹庆元主任处理具体病人的管理和沟通 , 整体的工作协同模式很顺畅 , 也很系统 。 ”
不同于其他医院的6小时倒班制 , 中日友好的医疗队是分为白、夜两班医疗组:白班的医护人员会把病人的诊断和监护工作做好 , 夜班的同事则负责一些危重和突发情况 , 确保对病人的诊断和救治能有良好的延续性 。 段军自豪地说 , “虽然我们医疗队在所有医疗队中人数最少 , 只有25个大夫 , 80个护士 , 但基于良好的协作分工 , 还有就是流程上的梳理 , 工作效率很高 。 ”
#温柔医刀#武汉前线纪实 | 重症医学救援不相信眼泪,在困境中破局,在坚持中重生!
本文插图
#温柔医刀#武汉前线纪实 | 重症医学救援不相信眼泪,在困境中破局,在坚持中重生!
本文插图
段军强调 , 良好的分工是破解前线困局 , 让有限设备和人力最大化发挥的关键 。 流程化、分工协作的战疫理念 , 更被中日友好的医疗队渗透到救治的各个环节 。 其中让段军尤为自豪的 , 是将GE医疗的两款超声设备组成“左右护法” ,融入整体救治的流程设计 。
超声设备对这次疫情防控工作意义重大 。 段军表示 , “戴着护目镜、手套 , 身穿防护服 , 耳聪目明做不到 , 视触叩听都受影响 , 只能靠超声 。 ”而在超声设备辅助诊疗的整体设计上 , 中日友好医院医疗队也分为了两个环节:一是超声筛查 , 二是超声检查 。
段军介绍说 , 在实际的救治过程中 , 很多新冠肺炎病人容易由轻症转为重症 , 又从重症转化为危重症 。 病程快、起病急 , 需要以心脏/肺为核心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两大氧输送系统方面的功能评估来给出预警 。 “我们就有两个病人是严重的病毒性心肌炎 , 但是心率并不太快 , 氧也不缺 , 不做筛查根本看不出来 。 ”
而要实现这一需求 , GE医疗专业开发的手持可视化超声听诊器Vscan无疑是最佳配置 。 “Vscan专门负责筛查 , 区分哪些病人是重症 , 哪些病人是危重 。 我们称之为‘诊断前移’ , ”段军解释道 , “之前我们通过Vscan筛查 , 至少预警三个病人由重症转为危重症 , 最终三个人都抢救过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