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初春野钓大水面湖库,做不到这些细节,鱼的踪影都很难看到


野钓@初春野钓大水面湖库,做不到这些细节,鱼的踪影都很难看到
文章插图
圈子里一直流行的说法 , 是春江水暖鸭先知 , 冬鱼因低温 , 窝了几个月 , 消耗了大量的脂肪 , 所以一旦水温回升 , 为了补充消耗一空的脂肪 , 鱼口会特别好 , 除了鱼瘦点 , 鱼口普遍会很不错 , 所以春鱼易钓 。
但实际上这个说法很片面 , 在春季野钓时 , 尤其是在大水面野钓 , 鱼情、鱼口 , 在春分之前 , 其实和冬季 , 尤其是初冬没什么区别的 , 都是属于鱼口轻 , 不好抓 , 活力也很差 , 但是依然有着鱼口;
大水面的浅水区域 , 没有给鱼提供食物的环境
唯独不同的是食口的味型上 , 初冬的鱼 , 喜食荤腥 , 因为荤饵能有效补充大量的脂肪 , 可以有效应对寒冬;而初春的鱼 , 则是因为水温回暖 , 不得不恢复活性 , 但是 , 此时因为惊蛰未到 , 虫卵没有破壳 , 春鱼的自然食物来源 , 是罕有荤腥的;
而因为水温在春季 , 是从水底开始恢复 , 也就是说 , 水藻最先并不是从浅水开始滋生 , 所以 , 春鱼就算因为水温恢复 , 开始进食 , 也不会从浅水开始 , 所以这也是初春在大水面垂钓 , 在浅水区域 , 罕见鱼踪的原因之一 。
野钓@初春野钓大水面湖库,做不到这些细节,鱼的踪影都很难看到
文章插图
湖库的浅水区域 , 水温变化温差太大
按照物理学说 , 这世界上所有的物质 , 都具有热容性 , 简单点理解 , 就是可以储备热量 , 物质的密度、材质不同 , 储备热量、流失热量的周期不同 , 而水的密度比较大 , 分子间隙也不大 , 所以水的热容比是很优秀的 , 相应的 , 水域面积越大 , 储热性越好 , 散热周期越久 。
比较直观的理解 , 就是大水面水域 , 水越深 , 水温变化的温差越小 , 对鱼来说 , 适应性越好;而浅水水域 , 地温、太阳直晒生温快 , 但是因为体量小 , 所以升温快、降温也快 , 如果在夏秋季 , 这倒也不是什么大事 。
但是在春季 , 尤其是春分之前 , 气象多变 , 日夜温差大 , 夜长日短 , 这种种客观因素 , 就导致浅水区的水温变化极大 , 对小杂鱼来说 , 还愿意到浅水区嬉戏、觅食 , 但是对体型略大点鱼 , 哪怕是两鲫 , 都很难适应水温 , 所以往往会在较深的水域栖息、游曳 , 那么在浅水区 , 自然难觅鱼踪了 。
知道原因 , 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 春分之前的鱼难钓 , 但是并不是不能钓 , 鱼猫了一冬 , 钓鱼人又何尝不是一冬未动 , 心痒难耐 , 所谓世上无难事 , 只怕有心人 , 钓鱼人最不缺乏的就是信心和耐心 , 所以 , 我们在初春出钓 , 只要做到这么几点 , 就算渔获不够多 , 也不至于空手而归:
野钓@初春野钓大水面湖库,做不到这些细节,鱼的踪影都很难看到
文章插图
大水面初春野钓 , 不钓早晚 , 只钓午前午后
大水面出钓 , 因为上述的原因 , 在浅水区鱼群很少出现 , 但是并不是没有鱼 , 而鱼群往往都是在午前午后 , 也就是10点半开始一直到下午4点半这个时间段 , 还是有部分小体型鱼在浅水区觅食、取暖;
所以出钓的时间段 , 不选早晚 , 只钓午前午后 , 只要选准了时间段 , 至少还是有上鱼的概率和可能的;但是 , 仅仅选对了时间段 , 并不能保证一定有渔获 , 还需要钓深、饵料上多下功夫;
初春野钓 , 饵料仍然以腥味优先 , 但是要以藻腥为主
【野钓@初春野钓大水面湖库,做不到这些细节,鱼的踪影都很难看到】野外水域 , 对鱼来说 , 最充沛的腥味饵料来源 , 就是随着水温回暖的各种藻类 , 这一点 , 是很多新手都会忽略 , 往往会采用虾粉、红虫粉来调腥 , 腥味浓度是够了 , 但是要么就是不聚鱼 , 要买就是小杂鱼疯狂闹窝 。